经验和教训也是对我人生的一个积累
2018-01-09牛耕
牛耕
王欣 云歌智能创始人、 CEO
王欣刚出来的时候(注:因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他被判3年6个月有期徒刑),觉得世界都是新的。很多朋友招待了他,拥抱了很久。他们聊得也挺商业的,包括互联网、产品等。
“断奶”那么长时间,在里面他只能看一下书,偶尔听太太转达一些情况。2月的时候资本寒冬还没那么大反馈,后来创业环境上,流量都跌得比较严重。大家开始把企业做重,比如小鹏去做汽车,YY开始做海外市场。
创业是最好的放松
在2018年,我有一个决定很重要:是休息一段时间,还是马上创业?所有人都劝我先休息一段时间,吃了这么多亏,这么多苦,要先缓一缓。我自己想一想,觉得创业对我是最好的休息。所以我马上就开始创业。反而是他们说,我应该到处出去旅游,放松一下。
对我来说,最好的放松是时间投入到产品里。大家觉得我被耽误了很久,但我不觉得。我自己的体会是,人生是靠积累的。大家归宿都是一样的,都是活一辈子,但积累的东西不一样。我觉得经验和教训也是对我人生的一个积累。
这些年来,我感动的事情蛮多的,家人一直都陪伴我,不管我在低谷或创业,任何决定都支持我。即便这么多年没见,一旦创业我大部分时间又要放在企业,陪小孩和家人的时间又少了。家里人都支持我,说你的创业状态是一个最好的状态,要保持这种状态。家人看着你创业很开心,也就满足了。
我有一部分快播的同事过来了。他们一直在等我,希望我能带他们做一些事情。我一个钓友的女儿,原来是快播的会计。她找了很多工作,都不是很顺心,家里也不缺钱,干脆就不找了。她爸问她,你怎么不工作了?她说:“这些公司都不好,我要等王欣回来,哈哈。”
我为什么决定马上要创业,这也是个很大的因素。他们说王欣你好好休息,其实是站在我的角度上为我考虑的。但他们自己内心会想,王欣能不能马上带着我们一起来做些事情?我们决定做云歌,几乎是2月出来后一个星期之内就做了决定。
我从来没觉得,当初举报的人坐在我的对立面,我们是做技术,是服务于他们的。可能是我们做得还不够好,他们还不能接受我们。我们觉得以后我们要做得更好才行。
互联网还有空间
互联网上的内容版权更集中了吗?其实这个世界一直在变,视频内容大家只看到头部视频內容,就是说IP内容,电影、电视剧。但最近几年发展更好的其实是PGC内容和UGC内容。大家看视频产业的眼光应该宽泛一点。原来版权方守住的市场是一片很小的市场,更广阔的市场并没有被挖掘出来。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传统视频网站用户几亿,加起来市值也没有快手和抖音大啊。大家守着这块地,固步自封时,容易忽略用户现在真正的需求。
我们就有视频社区的想法在尝试。UGC、PGC上面不会有太明显的版权问题,但很多玩法没有被挖掘出来。比如维度上,IP内容肯定是收费趋势,PGC很多也是走收费的。UGC内容很多是免费的,有没有收费模式?大家觉得好像不可能,但越是这种情况,有人趟出来了,他就是传奇。
如何看待快播?我们也自己在总结,确实是我们自己做错了,我自己也承担了责任,我们得认。这个没有什么好狡辩的,错了就是错了,我自己来扛这个责任。更深层次的反思是,我们企业的使命和愿景不够伟大。当时我们想免费地让更多人看到片,帮助了一部分人,这个愿景可能小了一点。
愿景很重要。现在云歌的愿景,包括企业文化都比较好。我们的每一个产品的愿景都是:人人都能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通道。我们的产品是帮助每一个人成长,不是让一小部分人获益,损害大部分人。而是每个人获益。帮助整个社会或行业获益。
举个例子,我们有个产品还没推出来,是个商业社交的产品。未来的大方向是个体经济的崛起,更多的企业和雇员模式,被平台和雇员取代。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立经济体,去中心化地做生意,有信用的沉淀。这样的平台能改变很多人的生活状态。
现在个人去一个企业,要面对中介,很大一块收入被剥削了,事实就是如此,因为信息不对称。我们用技术能调整这种不对称,同时能做到去中心化。
“我一定会做不一样的事”
在2018年,我觉得成就谈不上,现在在摸索。最重要的是,有很多创业合作者走到一起来了,他们会在我们的新公司找到自己的空间,感受到创业的氛围,这是比较好的一种环境。我们了解这些创业者,给他们空间。我们有几款项目都在跑,但项目是比较独立的。我们更像一个比较特殊的孵化器,点子都有我参与,大家一起来做,发展好的话可以独立发展。
我一定会做跟别人不一样的事情,肯定不会抄别人的产品,我也不知道怎么去抄,也打不过人家。我告诉很多我们的同事,我们一定要尝试一些从零到一的过程,哪怕这个过程很难,成功率很低,我们也要去做。学别人,成功率就是0。我对他们的要求就是好学,有学习能力,好奇心强。我反而没有技术要求,因为以前的经验有点扯,老经验用到新战场上不合适。
在8月8日,我们有个内部产品发布会。我当初被扣押就是8月8号。其实选这个日子很巧,每个月8号都是产品内部发布会,有大有小的产品。大的话大家一起出去,会场演讲。小的话内部一起吃个饭。生活要有仪式感,但选这个日子并没有特别的纪念意义。
在会上我们说了两点。第一,现在的创业环境跟原来不一样,大家觉得机会少了。其实机会并没有减少,是市场更细分了。创业要有更多尝试。如果单纯组合出产品,成本更低了,你拿出一个产品来验证,最少可能几个星期就能知道有没有价值。我们希望多尝试,多条腿比较好,但内涵要保持住,跑通了再往后跑。
第二,每种尝试的小团队战斗力是比较强的。每个人都在创业,不只是王欣在创业,每个人都在调整产品策略,找自己的产品感觉。这个过程对大家的帮助是很大的。如果我带着做一款产品,我的成功概率可能更大一些。但多种尝试的话,每个人都在很短时间内获得更多帮助。你不止看到自己产品的问题和失败,而是能看到更多产品,会有5份或7份的积累,可能你一年就能做到别人7年的经验。
关于监管,没什么好说的。一定要严格符合监管,不然死路一条。但监管之下, 如何能够创新,反而是更重要的。监管一定不会阻止创新,只会告诉你数据要保存多久,要实名验证,这跟创新没有矛盾。
目前,云歌还在产品验证阶段,希望能在农历年之后把产品推上市。
改变了什么
错了就是错了,我自己来扛这个责任。更深层次的反思是,我们企业的使命和愿景不够伟大。
这些年来我有一些变化。我在失败方面的积累更多一些,对知识的积累更多一些。原来创业有运气的成分,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快播怎么就火了呢?今天知道原理,亲身经历和理论知识,做很多事情会更稳重,而不是创造奇迹。站在战争的角度,用一万人打败十万人是创造奇迹;今天我要学会如何用十万人干掉一万人。
比如快播用户的增长,是什么原理决定的?是什么商业模型?其他产品有哪些?原来我觉得好像只有我们自己。这其实是一种2B2C的模型,把产品给到小B站长,站长又对应用户,我们共同拥有这些用户。产品设计上符合哪些点,能吸引到用户?原来我们是不知道的,现在都能总结成书上的一句话,比如《影响力》里提到,产品吸引到人有六个法则,现在我们做任何一个功能都能对应上其中一个。原来做产品靠敏感,今天有了理论基础。
我在微博上发了个帖子,今天做产品要有三种感觉:一是产品感,二是社交感,三是商业感。产品感今天没那么重要了,产品经理已经很多了。更重要的是商业感和社交感。商业感和传统行业有关,商业革命的创新都来自传统行业的变化。
我见了很多非互联网行业的人。互联网行业信息已经足够了,反而是传统行业的很多机会不容易发现,需要我这样的產品经理去找到他们的共性,这对找到商业感是有帮助的。我会花很多时间去跟传统行业的人沟通。前段时间我还在“在行”上开了一个号。
现在我几乎不见投资人。对于投资人,我原来一些很偏激的观点是错的,要求投资人懂技术。他们会迎合我,专门找懂技术的人跟我聊。现在其实是交朋友,他能做你的朋友,就能做你的投资人。但我不觉得“有人以为是朋友,最后发现不是朋友”。所有人都应该是你的朋友,但你能不能成为别人的朋友很重要。有些人,朋友好的时候是一种状态,不好的时候是一种状态。
关于互联网精神,我也不觉得它在消失。互联网精神会变成主流。我发现,人和人的差距没那么大。
大家可能觉得王欣很聪明,我的经历告诉我王欣不是很聪明,背东西也好,学东西也好。差距是人的积累,可能会改变人的命运。有的人可能很有个性,技术很好但情商低,并没有获得他应得的部分。我们应该通过一个平台改变这些事情。比如在企业里面,不仅要会做事,还要会“做人”。这是个很复杂的事情。作为平台创业者,我们应该更多思考这些事情,基础设施应该改善这些。
我想对所有人说两个字:谢谢。对家人、同事、用户、媒体,你们都在帮我,我挺感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