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矿井“二维对标管理”的研究与应用

2018-01-09李见文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7年19期

李见文

摘要 面对新形势表现出来的新常态、新特点,孙村煤矿立足于企业当前改革脱困、创新发展的实际需求,整合现有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对精细化对标管理与标准化对标管理的再整合、再培育,自主创立的“二维对标”管理模式,以“稽核精确、设计精心、流程精准、组织精益”为着力点,重点打造工艺对标、工序对标、工具对标三大对标平台,最大限度促进了矿井管理提质、生产提效。

关键词 精细化对标 标准化对标 深化企业改革

一、具体措施

(一)立足精细化,实现对标管理的正向牵引

实施以精益、精准、精确、精心为内容的精细化对标管理为牵引,重点在制度建设、转机强企、项目管理、科技创新等领域开展定向对标。

1.稽核精确,规范执行抓落实。大力借鉴倡导“管理制度化、制度简约化、信息表格化、表格档案化”的自主管理作法,重点关注制度稽核在制度、对标梳理过程中设置的管控点,引入“就源输入、多次应用、环环相扣、相互勾稽”的“复合式”精细对标理念,率先在物资管理、合同管理等方面,设定对标审批权限、统一数据表述规则的表单,推动制度有效落实。

2.设计精心,系统优化降成本。以从技术角度入手,坚持“新矿井设计,系统再优化”的理念,对生产、运输、辅助三大系统进行配套改造,严格落实设备“生命周期对标管理”,持之以恒的执行强制性检修、超前维护,备用件、配用件,后路运煤系统、乳化液泵站供液系统、物料供应系统等局部生产辅助体系进行对标改造,以最少的工程满足生产。

3.流程精准,价位对标控支出。建立客户资源对标数据库,对200多类井下常用设备和1000多种生产零部件的价格、资质、供货进度进行动态调整和对比,明确“制定计划-申请预算-价位对标-集中购置”管控流程。设立“机修车间”,实现维护成本逐年降低。

(二)规范标准化,促进改革创效的比对提升

坚持以企业的目标、方针为中心,通过技术对标、管理对标、现场对标,发挥利用资源优势,激活发展潜力。

1.创新标准化“工艺对标”平台。借助技术比武、劳动竞赛、创新评比等“标准化”工艺对标平台,以“采掘单位大胆创新采掘工艺、辅助单位推进装备升级、井上单位积极开展劳动竞赛”为目标导向,每月举办“创新项目评审”,开展“上门取经、经验交流”活动,针对井下“20多类、120多项影响生产提效、采掘提速的“卡脖子”问题。

2.创新标准化“工序对标”平台。“二维对标”管理独有的教育引导机制,引导干部职工积极开展主题教育、集中研讨,进一步查找矿井产量、进尺、效率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主动按照“明确目标一确认时间一拟定计划一分派责任一对口保障”的顺序抓好工作落实,明确责任人、整改完成时间。

二、产生效益

(一)创效机制逐渐形成

创新对标平台的建立,让每月15万元“四创三优”创新基金的激励作用得以充分发挥,2017年上半年,共评审项目443项,发放奖励80万元。例如全面推广注浆锚索,截至目前年累计使用4万余套,彻底破解了巷道过断层、复合顶板、高应力区及过采空区的历史性支护难题,巷道修复取消了架棚,实现钢梁零投入,支护成本每米同比下降397.2元,矿井综合单进同比提高11.6%。

(二)人才红利得以释放

一大批以大学生、技术骨干为主力的“创客团队”不断涌现,逐渐形成“人才+项目”“人才+课题”连锁机制。例如通过对“注浆锚索支护”、“单轨吊辅助运输系统”、“洗选厂自动化改造”等30余项涉及矿井发展的重大课题进行攻关,锻造了一支“懂生产、会经营、善管理”的跨界型人才队伍,实现由原来的专业型人才向经济实体模拟法人的转变,使矿井管理水平发生质的飞跃。

(三)机构设置精干高效

借助走出去对标学习的有利时机,积极借鉴民情企业在管理中的好经验、好做法,逐渐将“民营机制融入国有体制”,完成了历史上用时最短、调整幅度最大、精减人员最多的一次机构人事改革。原来12个部室被整合为4个,23个基层单位合并为5公司3个项目部;中层干部由原来的238人,减少到71人,167人职级装入档案。矿井呈现出“机关精干、项目部做实、区队高效”的管理运作格局。

三、应用前景

(一)渠道的拓宽带动效益的助推

“二维对标管理”体系型建设能够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完全可以将“治亏”“降本”“财务创效”“全面市场化建设”等内容纳入“对标素质提升计划”,能够完善以“市场化+管理、市场化+成本、市场化+创新、市场化+人才”为内容的全面市场化体系建设,减少经营“容错率”,拓宽创收渠道。

(二)领域的延伸促进多元的互动

可以预见的是,2017年“二维对标管理”模式将逐渐向党建领域的延伸,尤其是依托“聚智青年创客”联盟、创新工作室等对标平台,发挥党员干部学历、技术优势,年底前预计可完成攻克生产技术难题10项、完成课题立项100项、完成创新项目1000项的目标,全面打响“红领创客”对标品牌。

(三)资源的整合形成发展的合力

精细化、标准化“二维对标”创新平台的激勵带动作用将进一步得到深化;伴随着“创新工作室”、双效区队建设等活动的开展,以项目为载体的“产学研”对标合作模式、以技术为纽带的“技术经济一体化”运作体系和以人才为支撑的资源整合架构将逐渐形成,企业综合竞争力也将随之进一步增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