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管理体制下的国企政工工作浅析

2018-01-09郝军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7年19期
关键词:政工工作国有企业对策

郝军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我国各行各业均呈现出一定发展趋势。国有企业为顺应时代发展,提高自身竞争力,建立现代管理体制,促进国有企业的有效发展。本文将对国有企业政工工作实施现状进行研究,制定有效的管理手段,实现国有企业政工工作与企业管理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 现代管理体制 国有企业 政工工作 对策

在国有企业中,政工工作作为一大特色,对企业发展发挥一定促进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企业政工工作遇到的挑战越来越多。笔者分别从:国有企业政工工作实施现状研究、现代管理体系下国企政工工作对策分析,两个方面来阐述。

一、国有企业政工工作实施现状研究

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政工工作实施中还存在诸多问题,笔者将对国有政工工作开展中的各种问题进行阐述,详情如下。

我国实施改革开放前,国有企业政工工作一直处于特殊地位,并被国有企业视为“权力部门”,然而改革开放的推行,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国家发展总方针,基于这种发展趋势下,国有企业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引入其中,且企业工作重心也逐渐转移到企业生产方面。在整个过程中,国有企业政工工作职能、定位均发生了变化,政工工作由“一线”退居“二线”,地位逐渐降低。最终导致企业政工工作实施越来越不被重视。

其次,改制后,国有企业政工部门规模逐渐萎缩,一人兼管多项工作的现象日渐突出,这一现象也导致职工对企业政工工作的兴趣不大,而原本政工部门的员工则纷纷转岗。据笔者研究发现,部分政工干部因工作不重视而选择转岗,这种情况导致国有企业政工队伍不稳现象发生,将会对企业今后的发展造成威胁。

就目前来看,国有企业在政工工作方面缺乏创新意识,导致政工工作效果难以发挥,企业生产经营部门与政工部门存在突出矛盾,对于“谁为主、谁为辅”争论不休,而政工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实践经验不足,最终导致政工工作实施水平难以提高。

二、现代管理体系下国企政IT作对策分析

综上,笔者对国有企业政工工作实施现状进行了研究,从中发现诸多问题,基于现代管理体系下,国有企业应采取行之有效管理对策,促进国有企业政工工作的有效落实。

(一)用科学理论进行武装

国有企业在政工工作实施中,应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任务,通过科学发展观、党的纲领相关知识的学习树立新观念,掌握更多新技能,夯实干部自身理论知识,促进其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的全面提升,这对于国有企业政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深化思想品德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作为促进员工素质水平、职业道德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是企业管理必须实施的教育环节。在现代管理体系下,国有企业应对思想品德教育加以深化,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企干部民族自豪感,积极引导干部爱企业、爱岗位、爱集体,引导职工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三)抓好形势政策教育

在国企政工工作实施中,应抓好形势政策教育,这是促进企业政工工作落实的关键手段。企业领导应帮助基础职工正确认识形势,全面理解党和国家政策方针,把职工利益安排讲明白,将集中性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结合在一起,促进形势政策教育的有效落实。

(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作在企业管理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政工工作得以落实的有效手段,做好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关键举措。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当地文化资源,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以及企业制度相符合的企业文化,对精神文明进行创建,為企业提供更多活动载体。

立良好的工作态度

(五)树立艮好的工作态度

基于新形势工作背景下,国有企业应加强对政工人员的管理,及时转变原有工作方式,对自身基本工作职责任务一一明确,提高政工人员自身素质水平,在工作处理中应秉着认真严谨的态度,此外,还应对工会组织管理机构加以优化,实到每一位政工职工人员的具体工作上,加强职工人员的实践的工作培养,并在工作中树立与人为本的的思想理念,同时树立良好的工作态度,从而构建良好的工会政工工作的企业文化发展。在政工工作中,要重视培养政工人员的思维能力,加强重视自身的思想观念,并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及工作的效率水平,从而提高企业单位的工作发展效率,加强企业的经营发展。

三、结语

综上,笔者对国有企业政工工作现状进行了分析,尽管大部分国有企业均对政工工作给予了一定重视,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政工工作实施效果不容乐观,基于此,国有企业应对政工工作加以重视,用科学理论进行武装,深化思想品德教育,抓好形势政策教育,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树立良好的工作态度,只有全体企业员工共同协作、共同努力,才能够使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前行。endprint

猜你喜欢

政工工作国有企业对策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