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方农牧交错带干旱化特征分析

2018-01-09龙晓斌刘亚南胡鲲周玉兰

农家科技 2017年10期
关键词:时空特征

龙晓斌?刘亚南?胡鲲?周玉兰

摘 要:本文研究了气候变化背景下近50年北方农牧交错带干旱化特征并对其变化趋势分析,研究表明:北方农牧交错带平均年降水量371.4mm,近50年呈下降趋势。其中7、8月降水量下降显著。50年平均年降水量东北部地区最少,中部地区次之,西南部最多,降水倾向率西南部最小,其次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最大。全区平均干旱指数0.004,下降趋势明显。平均干旱指数中部最低,西南部次之,东北部地区最高,干旱指数越低代表干旱程度越大。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干旱指数下降较大,变化率-0.50/10a,西南部地区下降较小,为-0.34/10a。近十几年研究区干旱化在中部和东北部地区表现最严重。

关键词:干旱化;PDSI;时空特征

一、基于降水量的研究区干旱化分析

1.研究区降水量年际变化

综合研究区28个站点年降水量数据计算北方农牧交错带降水距平百分率,过去50年北方农牧交错带平均年降水量371.4mm,降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图1),年际波动大,未通过显著性检验。1999年起降水量呈明显下降趋势,除2003、2008和2010年接近平均值外,其他年份降水距平百分率均为负,说明年降水量均低于50年平均值。

2.研究區降水量年内变化

近50年研究区降水主要集中5-9月(图2),总降水量为全年降水量85%以上。其中6-8月多年平均降水248.1mm,占全年降水67%左右。7月为全年降水最多月份,为102.5mm,几乎占全年降水28%。其次是8月,降水量86.8mm,为全年降水1/4。但在12月-次年2月降水不足10mm。

近50年中各月降水量未表现出一致增加或减少。其中7-11月降水倾向率降低,12月-6月上升,2月除外。7月降水量下降最大,达-6.847mm/10a,且下降趋势显著,通过99%显著性检验。进入冬季后,12月降水量呈增加趋势,降水倾向率0.327mm/10a,虽上升量不及7、8月下降量,但显著性通过99%检验。夏季6月和其他两个月表现出不同变化趋势,且都显著,而夏季是研究区降水最多季节,其降水显著变化可能会造成此地农作物产量50年内发生较大变化。

二、基于干旱指数PDSI的研究区干旱化研究

1.干旱指数PDSI研究区年代际变化

通过计算研究区近50年各站点PDSI可知,近50年干旱指数下降趋势明显,通过99%显著性检验,下降率为-0.046/a。研究区平均干旱指数为0.004。分析研究区1961-2011年PDSI可看出,全区干旱情况波动较大,处于正常干湿状况年份较少,大部分年份干湿变化明显,表明研究区内气候稳定性差。PDSI年际变化呈明显周期性,1961-1979年PDSI值大部分为正值,研究区此时段气候湿润。70年代后期向湿润转折,研究区变干趋势消失。从1980年,研究区PDSI由1979年2.43骤然降为-1.93,PDSI骤降,到1983年干旱又好转,并在后三年中转为正值重新恢复湿润状态。进入1990年,PDSI值有明显上升趋势,除1997为轻微干旱年份外,其他所有年份PDSI值都在1左右,研究区进入较湿润时段。从1999年开始,研究区干湿情况向反方向发展,除2003和2004年干湿适宜外,其他10年PDSI值均呈轻微到中度干旱,各个年份并无显著差异性变化,研究区干旱情况异常严重。

分析此地区干旱指数年代际变化:整个北方农牧交错带干旱指数有明显减小趋势。60年代PDSI指数为0.91,处于干湿适宜年代,未出现干旱,70年代干旱指数下降为0.17,气候明显向干旱发展,但仍处于正常气候状态,80年代干旱指数继续下降,为0.02,气候继续变干,90年代干旱指数明显上升但未超过60年代,为0.51。2000年后干旱指数急剧下降,由0.51下降为-1.60,研究区气候转入轻旱状态。

2.北方农牧交错带干旱化年内变化

分析各月近年干旱指数变化率及显著性情况得知:一年中除6月PDSI不显著增加外,其他各月PDSI都呈显著下降趋势,均通过99%显著性检验。8-10月干旱化最严重,8月干旱指数下降最大,为-1.08/10a,7月次之,为0.521/10a,夏季降水是研究区作物最主要水分来源,7月和8月干旱情况直接影响作物后期生长。干旱指数变化率在1-5月和9-12月变化率都为负,而降水量不呈持续增加或减少趋势。说明蒸散变化也是制约研究区干旱关键因素。

针对研究区夏秋季降水分析:夏季降水量最多,PDSI变化不同于其他三季各月同步性,6-8有各自变化趋势。综合分析夏季各月PDSI可知,6月无明显干旱化趋势,7、8月干旱化在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80年代前期及90年代末至今。同时,年际PDSI变化趋势与7、8月基本相同,与7、8月为全年降水最多月份相关。秋季PDSI同样保持一致性。在各年代间变化趋势与7、8月基本相同。

三、结语

研究区近10多年降水量下降显著,表现明显干旱化趋势。年内7、8月降水量显著下降,其变化主导全年降水量变化趋势。6月和12月降水量显著上升,各月降水分布出现重分配。全区平均干旱指数0.004,近50年干旱指数下降显著(通过99%显著性检验)。干旱化趋势主要在60年代到70年代前期、80年代初及90年代后期至今三个时段,近10多年干旱化持续时间最长且程度最重。而各月干旱指数除6月外都显著下降,且都在1999年至今下降最严重。研究区降水和干旱指数变化趋势显示,北方农牧交错带干旱化在发展,且从90年代末至今干旱极为严重。整个农牧交错带农业生产受水分制约越来越严重。

参考文献:

[1]李庆祥, 刘小宁, 李小泉. 近半世纪华北干旱化趋势研究[J]. 自然灾害学报, 2002, 11(3).

[2]刘晓云, 李栋梁, 王劲松. 1961—2009 年中国区域干旱状况的时空变化特征[J]. 中国沙漠, 2012, 32(2).

作者简介:龙晓斌(1987-),男,汉族,山东省荣成市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从事区域气候变化研究工作。endprint

猜你喜欢

时空特征
基于GIS的广西暴雨洪涝灾害的时空特征与脆弱性评价
中国各省铁路运输效率的测度及时空特征分析
基于数字足迹的自驾车旅游客流时空特征研究
省内流动人口时空特征及其城镇化效应研究
能源活动碳排放核算与减排政策选择
山东省县域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
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冬小麦物候期的时空特征
安徽亳州地区大雾预报模型研究
中国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时空特征分析
我国女子链球项目备战伦敦奥运会重点队员投掷技术的诊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