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网络公共选修课的建设
2018-01-09李彦玲
李彦玲
摘 要:网络公共选修课成为高职院校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开设网络公共选修课具有很多优势,打破了教学时空限制,缓解了师资不足问题,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加强了师生互动交流,丰富了授课教学内容,解决了学习进度问题。本文以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所开设的网络选修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若干网络课程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网络;公共选修课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来开发建设课程,完成作业、资料、测验、答疑、讨论等互动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本文立足于学院网络公共选修课的基本情况,对目前新开设的课程现状进行了总结,相比较传统授课而言,概括了网络公共选修课的优势,总结出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网络选修课建设的措施。
一、高职院校开设网络公共选修课的优势
公共选修课是高校课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全国的高校都在实行教学改革,探索最佳的人才培养模式。”[1]与传统授课方式相比,网络公共选修课具有很多优势。
(一)打破了教学时空限制
学校各年级、各专业的学生都可以选修公共课,以往公共选修课的班容量很大,多数在150人左右,部分热门课程还要分成很多班。学生上课的时间往往在下午最后两节课,学习时间还要受到学校各种活动的影响,再加上学校多媒体教室严重不足,课程的正常教学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很大限制。公共选修课的网络化,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学习,可以在宿舍、图书馆和教室等地方学习,有效地弥补了学生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足。
(二)缓解了师资不足问题
学校教师在完成日常教学之余,还要完成科研任务,教师的工作量比较大。以前的公共选修课需要教师在教室面对面授课,特别是一些热门课程,选课的学生人数很多,需要配备很多教师来保证教学的有序进行,授课教师的严重不足会影响到课程的开设、教学和建设。网络公共选修课的开设,教师可以承担一门或者多门选修课,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压力,有效地缓解了师资不足的问题。
(三)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选择公共选修课,不能单纯是为了修学分,而是要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逐步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人文素养和理论知识水平。传统的授课方式较为单一,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备受质疑,公共选修课的网络化,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去自主的选课、自由的学习,避免了过去被动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四)加强了师生互动交流
以往选择公共选修课的学生人数很多,教师在大教室授课中很难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课后学生与教师也交流甚少。网络课程的开设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有问题可以留言,教师及时给以解答,对于一些疑难问题,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发表帖子,教师和其他学生可以随时互动交流。教师还可以有效利用网络平台来监控学生学习和课程考核,科学合理的评定成绩。
(五)丰富了授课教学内容
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教师可以利用文本、图片、动画和影视等多媒体素材来丰富教学内容。针对于不同的专业,要有与之配套的授课素材,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多样化,摒弃过去教科书式的教学方式,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完成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保证每门课程能够学有所得。
二、高职院校网络公共选修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开设网络公共选修课已成为大势所趋,各学校都在积极地探索课程的建设。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共开设了42门公共选修课,分为综合、网络课、艺术审美类、科学文化、职业规划等五大类别,其中23门是网络选修课。课程开设以来,总体运行情况良好,但是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学生选课随意性大,自主学习能力较弱
高职学生非常重视专业课,对公共选修课缺乏了解,对课程内容、性质等知之甚少,相当数量的学生认为只要凑够学分,就算完成了任务。因此,学生在选课时往往会选择分值多和容易过的课程,选课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功利性,违背了学校开设公共选修课的初衷。高职学生学习成绩不高,自主学习能力不强,随意地选择了一些公共选修课,难免会出现逃课、厌学和不合格等现象。
(二)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师生互动环节受限
虽然网络公共选修课打破了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但是一定要重视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些教师把课程资源上传到网络平台后很少与学生进行互动,学生只是通过网络观看视频,查阅相关学习资料,师生之间很少在互动平台上讨论问题,即便学生偶尔提出一些问题,教师不能及时给以答疑解惑,师生之间仍然会有距离感。
(三)教学内容较为陈旧,网络资源更新缓慢
知识在不断地创新,教学内容也应该及时更新,很多课程在投入使用之后缺乏管理和建设,教学资源陈旧老化,网络平台更新缓慢,这样会极大地影响课程的学习,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课程的教学质量。网络资源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要多样化,积极借助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四)网络教学硬件落后,网络教学平台缺乏
由于受到客观条件限制,学生很少使用电脑,主要是利用手机来完成学习,校园网网速较慢,很少有学生去校内网络教室和机房学习网络课。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主要有尔雅、泛雅教学平台和校内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平台,网络平台还不够多。教师对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還不熟练,学生对网络学习平台还比较陌生,需要有一个逐步学习和适应的过程。
(五)网络学习监控缺失,考核评价流于形式
教师团队要建设好网络公共选修课,对学生的选课、学习时间、作业、发帖数量和考核等要有完善的监控体系。“由于公共选修课的开课形式多种多样,课程灵活多变,从而使教学管理部门难以对其教学效果和质量进行有效地评价,再加上上课时间和课程性质的关系,使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效果更加难以衡量。”[2]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和教师的实时监控对学生的考核评价至关重要,如果平台有瑕疵和漏洞,教师疏于管理和监控,学生极易发生片面点击视频、文本和图片等网络资源。endprint
三、加强网络选修课建设的措施
虽然学校已经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推行了网络公共课,但是对这种教学模式的尝试时间不长,教师和学生对新的网络教学平台还比较陌生,存在的问题很多,需要在长期实践教学中发现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引导学生精准选课,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弱,存在着选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学校要利用校园网、微信、校刊等媒体进行日常宣传,教务处要规范学生选课程序,精心建设网络课程平台,及时地把选课指南、课程简介、学分、课程要求、授课方式和考核办法等内容发布在校园网站或者是选课系统上,坚决避免盲选、漏选等现象发生。各系部还要对选课事宜向学生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说明,学生提前知晓了选课事项后,再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需求和自身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有利于自己长期发展的課程,做到精准选课,
(一)转变教师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动环节
网络选修课打破了传统的授课方式,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多媒体课件、微课等形式把知识传递给学生,教师要积极探索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把现代教育手段应用到实践教学当中来。传统的授课方式最大的优点是可以面对面的言传身教,但是面对选课人数多、班容量大等情况时很难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教师要利用好网络教学平台,在平台上可以留作业、讨论问题、发表帖子和考核评价,师生之间可以随时交流互动,做到教学相长。
(三)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更新网络教学资源
教学团队和课程负责人要将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案、教学视频和试卷等教学内容上传至网络综合应用平台。其中,试题库建设要求上传100道以上客观题,以备学生日常作业和考试之需,教学视频不宜过长,时长以10-20分钟为宜。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地更新,在选取网络教学资源时,可以把本校已经建成的相关精品课程和优质核心课程资源利用起来,也可以引进和购买兄弟院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和名家名师的授课视频资源。
(四)完善网络教学硬件,搭建网络教学平台
学校要继续完善网络教学硬件,建设一批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机房和电子阅览室,提高校园网wifi网速,保证学生能够在网络环境下愉快的、轻松的完成学习任务。网络教学平台是课程实施的必要条件,是网络课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校已经自主开发了校内网络资源建设平台,引进了尔雅、泛雅网络教学平台,教师通过该平台能够建设网络课程,完成作业、资料、测验、答疑、讨论等互动教学活动,完成基本的教学统计和教学任务。
(五)健全质量监控体系,完善考核评价制度
学生在完成选课程序后,要仔细观看教学视频,认真完成作业,学完后要进行线上考核。教师在建成网络教学课程后,要对选课的学生进行实时监控,首次上课要求教师面对面授课,把课程简介、课程要求和考核评价等内容给学生讲解清楚,平时要对学生的作业、提问情况、观看视频情况、在线时间等要有监督,考核形式可以采用写论文、答题等形式进行,教师还要在最后一次课上把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考核评价情况进行总结,最后,网络公共选修课的考核材料还要归档,教师要认真完成考核评价任务。
参考文献:
[1]游丽霞.关于大学开设网络课程的探索与研究[J].科技文汇,2014 (11).
[2]夏能权.高职人文素质类网络选修课开设刍议[J].职业教育,2015(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