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校园的运行管理

2018-01-09吴坤权

科技视界 2017年28期
关键词:运行管理

吴坤权

【摘 要】高校是耗能比较集中地方,绿色校园建设不仅仅是简单的种点绿植,不乱扔垃圾,搞一些环保宣传就能完成的。必须从设计初期,到后期运行,逐步建立成一个绿色校园运行管理的一个大系统。研究绿色校园运行管理主要考虑地域性、气候、经济以及用能性质的不同。本文主要通过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绿色校园运行的日常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

【关键词】绿色校园;能耗统计;运行管理

1 绿色校园建设

校园是养育和培育人才的地方,关系着我国的未来发展。国家对校园学习生活环境有着高度的重视,所以提出绿色校园《绿色校园评价标准》。该标准是在其全寿命周期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节地、节水、节材、节能)保护环境,为全校师生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学习和教学生活环境,对学生有着长远的教育意义和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

我国绿色校园理念起步较晚,但是各界领导十分关注,发展速度比较迅猛。自2001年起至今我国就针对绿色建筑发展颁布实施了许多细则、管理办法和一些评价标准等如:2001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启动、2006年提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07年《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实行)等。

2 校园简介

学院是隶属于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一所省属专科(高职)层次普通高等学校。学院位于长三角经济带苏锡常版块核心城市——龙城常州。自2015年起,面向社会开始招收高中起点三年制大专(高职)和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高职)。学院集三年制高职、五年制高职、成人学历教育、在职职工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主要担负为城乡建设行业培养培训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任务。

总占地面积813亩,总建筑面积26.1万平方米。新校区以打造“绿色校园”为总体目标,是省内第一个以校园为单位的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示范区。学院现有在册全日制在校生近7000人,教职工400余人。其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校内专任教师350余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教师104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13人,“双师型”教师182人,占专任专业教师的69.2%。校内建有各类专业实训(验)室110余个,拥有实习工位6000余个;建有校外实训基地160余个。

3 绿色校园运行管理

绿色校园运行需要一个专门的团队来进行管理,需要一系列的制度保障。所以建立有效的运行管理系统,包括制定并实施科学有效的四节一环保制度;包括怎样把能耗监管平台能最大化的利用起来等。

3.1 学院专门成立绿色校园组织机构

为加强我校创节约型校园工作管理,进一步提升校区的建设水平,把校区建设成为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绿色低碳节约型示范校园, 研究决定成立了由院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学院绿色校园运营管理委员会并增加了绿色运行管理办公室全面负责学院的能源管理相关工作。

3.1.1 绿色运行管理办公室

领导小组下设绿色运行管理办公室,承担节约型校园的职能管理工作,拟定节能规划和政策措施,部署、协调、监督、检查节约型校园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组织技术改造项目方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编制技术改造项目的资金预、决算及项目的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全校各部门节约型校园建设的考核工作。

3.1.2 节能协会

为做好节能宣传工作,节能办公室和团委配合指导学生会和各二级学院学生会分会组成了节能协会,进行节能节水相关宣传和活动工作。将节能节水工作深入到课堂、深入到宿舍,深入到师生员工的每一个方面。

3.2 绿色校园建设规划

为了更好的建设节约型效益,学校多次就节能项目立项召开专家评估论证会议,把节约型校园建设放到一个全局、系统的层面来考虑,根据教育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节能节水工作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有关要求,大力推进我省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我校组织各有关部门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以教育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与技术导则》为依据,制订了相应的行动计划和实施规划,为我校新校区数字化节约型校园工作确定了指导方针。

3.3 管理制度

制度是强化高校能源管理的保障,建立健全能源供应管理使用的规章制度是提高能源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的重要基础。

学校经过反复论证,制定了五年行動计划,着重建设水电管理制度,既有建筑分类、分项能耗统计和能效评估公示制度以及新建或改建建筑节能标准暂行办法,从制度上引导,源头上控制,减少浪费,避免重复建设。绿色运行管理办公室与学校宣传部、学生处、团委、工会等多个部门紧密配合,推行宣传教育行动,加深师生节约意识,营造建设节约型校园良好氛围;建设节约型校园网站,配合推进管理节能;打破学校水电承包体系,先对全校食堂实施指标核定收费和部分办公楼宇、房间能耗数据公示,逐步推进管理节能。

目前,学校的既有建筑分类、分项能耗统计和能效评估都实行公示制度。学校将继续完善能耗经费两级管理与节能专项资金预、决算管理制度,用能、用水指标化分类管理、计量收费和节约奖励制度,既有建筑分类、分项能耗统计和能效评估公示制度资源节约型采购、配置标准化和消耗性开支削减制度等,利用管理手段推进节能工程。

指标化分类管理打破水电管理按校区承包管理模式,完善了用能、用水指标化的分类管理制度和计量收费管理制度;建立校园水电消耗信息管理系统,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性、可靠性和共享度;逐步实现校园用能、用水“全面计量、分类管理、指标核定、全额收费”管理体系。将用能、用水指标纳入各部门年度考核中,开展全校节能降耗、提高能效的自查自纠工作,充分运用激励机制,对节能减排工作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3.4 数据统计分析、公示

3.4.1 耗统计数据需要满足三个层面的基本需求:

第一个层面是对校园建筑能耗总量变化趋势的掌握。其目的是追踪校园年度节能量目标的落实情况,重点应放在供暖能耗和空调能耗的变化趋势上。

第二个层面是对重点用能建筑节能运行水平情况的掌握。其目的是追踪重点用能建筑节能运行水平的变化情况。

第三个层面是标杆建筑对自身能效水平在校内同类型建筑中所处位置的基本判断。

根据以上需求,对于能耗统计的技术路线可提出以下要求:

为满足第一个层面的需求,需要按年、按季对能耗总量进行统计。基础是给全部建筑安装能源分类计量装置。

为满足第二个层面的需求,需要对重点建筑各类不同的用电系统能耗和其他能耗进行统计。基础是实现用电分项计量和数据远程采集。

为满足第三个层面的需求,需要实现对典型标杆建筑能效高的建筑能耗的统计。基础是实现对典型标杆建筑进行远程实时动态监测,监测结果提供给主管部分进行对比。

3.4.2 校园建筑能效公示的需求

第一个目的是引入公众舆论压力。通过对能耗数据指标的公示,让公众了解同类型建筑之间的能耗差异,从而给业主造成提高运行水平和节能改造的压力。

第二个目的是引入业主间的能耗成本比较。通过对能耗数据指标的公示,让业主了解其所属建筑运行能耗成本与能效较高建筑运行能耗成本的差距,激发业主降低能耗成本的潜力。

第三个目的是为市场提供节能改造信息。通过对能耗数据指标的公示,为能源服务公司提供改造信息,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根据能效公示要实现的三个目的,对于能效公示的技术路线可提出以下要求:对于改造潜力大,业主改造意愿强烈的建筑,应以为市场提供节能改造信息为重点。公示内容应包括建筑的各项能耗指标和审计结果,各项用能系统设备参数和运行数据等较为详细的数据。

3.5 实施绿色教育、培养节能环保意识

改善教育内容、将绿色校园建设意识融入到教学课堂中去。高校是孕育人才地方,各高校开展节能环保教育首先要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环境育人。这就是要各高校不仅要进行教育改革,还要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改善学校的学生生活环境。

丰富校园学校学生活动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绿色实践。要充分发揮学校团委、社团力量,通过各位形式宣传和实践活动,提高广大师生的节能环保意识,从而对建设节约型校园做铺垫。

4 结语

总之,高校绿色运行管理必须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管理体制,必须要科学创新,特别是在大学里面学生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的今天,技术创新是高校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关键。要调动全校广大师生在绿色校园建设运行管理上的积极性,做到全民参与。

【参考文献】

[1]陈晓琳.“浅谈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2010(8).

[2]《绿色校园评价标准》GB/T50908-2013-6.

[3]王敏坚.“高校绿色校园建设研究”.2010.3(2).

猜你喜欢

运行管理
浅析配电线路运行管理
新形式下加强电网调度自动化运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