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的思考
2018-01-09岳晓燕
岳晓燕
摘 要:建设现代化生态灌区,一定要遵循生态与文明、生态与经济多向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科学建设生态灌区进行并实施规范管理。所谓“现代化灌区”指的是建立和管理一个生态上和经济上各自独立的一种良性循环体系。
关键词:现代化生态灌区 建设 问题 措施 价值
中图分类号:S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11(a)-0126-02
灌区的生态现代化重点表现在现代化的全新理念下对灌区建设进行科学指导,使得灌区工程在技术、工艺、设施等先进性方面得到保障,实现生态灌区管理的现代化和先进性。严格遵循“互联网+”和“智慧水利”的发展要求,发展现代化灌区已成为一种时代趋势,全国各地都在探索灌区现代化的建设进程、推崇现代化农业发展改革,作者从整体论述现代化灌溉对于水利信息化发展的推动,从而进行观点论述,并有着各自的观点。
1 关于现代化生态灌区
目前,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备受国家关注,全国各个地区都开展了现代化灌溉技术的推新应用、灌溉管理的智能化探索,这都让农业的发展形势日趋更好,不过对于现在不断发展的形式而言,灌区的现代化建设还一直在摸索中寻找方向。比如,当今的现代化建设对于平原和山区来说模式差异很大,干旱和非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灌区作业也差距很大。
所以,灌区的现代化建设要想绿色发展,就必须符合人们的生产生活,及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必须从已经认识的几个问题中重新找寻答案。
2 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的必要性
为保障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对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已经迫在眉睫。就当前水源利用状况看,对水资源的开采已经接近最后底部,当前的重点是确保绿色可持续发展。农业节水是值得深挖的产业。用现代化方式抓好灌区农业节约用水,是打破经济社会发展用水瓶颈、缓解城市和农村用水供需矛盾突出的根本出路。
灌区的管理必须从结构单一向多功能区域转变。维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依靠水源自滤从源头改善水环境,生产需求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能相互协调统一等,使得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成为未来开发水资源项目工程的基础性前提。
3 建设现代化生态灌区的价值
3.1 缓解用水供需矛盾,提高灌区水资源利用率
农业现代化生态灌区的建设最直接目标,就是有效提高灌区水资源的利用率,发挥出到关键的引领作用、提升水源利用的作用,尽力提高水利工程整体标准。
3.2 增强水利现代化管理能力
建设现代化水利灌区还要求实现信息管理的现代化。信息管理现代化要通过灌区工程的规划和改造,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完成电脑与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重新运用和精准计算水利资源信息,从而改善水资源调度。
现代化灌区信息化完成,以此为基础将极大提升现代农业的水利优化。可以发展灌区广域网、水位遥测系统、水情水质监测系统、灌溉水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土壤墒情监测分析系统等,从而提升对生态灌区水资源进行科学调度以及合理配置的能力,真正实现灌区水利现代化管理。
3.3 促进生态生产力的发展
我们建设生态灌区所追求的目标是促进农业生态生产力的发展,它的发展将毫无疑问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系统运作,因此灌区生产力的生态发展从一定意义上代表着生态农业的发展,它不仅推动着地区农业的发展,也为现代化农业进展增添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4 农业污染降低
如何降低农业污染,灌区建设带来更多推动。原来灌区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对化学肥料的大量使用,因此在建设生态灌区过程中,如何推进对于农业产业对化学品的合理使用具有重要影响,这将不得不提醒现代农业建设者更多的使用无污染化肥,从而抑制污染源。
4 现代化灌区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长久以来,我国的大型生态灌区受到一系列问题与困难的困扰,大量生态灌区处于较为艰难的环境条件之下。灌区管理部门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建设对生态灌区的新要求,出现了一系列进退两难的问题。比如工程设施准备不充足、设计标准过低、施工质量不高、工程配套设施不完善;管理运行后存在漏洞、水费较低、维修经费不够、尚未形成自我修护改造的能力;相关的管理人员普遍综合素质不高、多采用粗放式管理、用水效率不高、技术水平滞后、员工的薪酬以及福利待遇較差等。
4.1 电力制约和制约水费改革的因素
部分地区电力不足。比如限额供电制约了水利工程提水效益的充分发挥。此外,农业产值低影响水费改革。有的灌区种植结构单一,夏多秋少,套种和复种指数较低,经济作物面积较小,单方水的农业产值较低也是制约水费改革的重要因素。
4.2 水管队伍的素质有待提高
灌区管理制度不完善和工作运行创新意识淡薄,因循守旧、墨守陈规的思想制约着灌区管理的改革与发展的步伐。灌区管理人员素质偏低,文化水平偏低,基本无法很好地胜管理一职。因为灌区通常都在农村,人口的生活条件相对较简陋,很难招聘到管理方面的优秀人才。
4.3 工程设施先天不足,维修资金难落实。
因为过去普遍存在重视建忽视管理,重视开源轻节流,核心重点工程基础建设的资金比较快到位,但是正常的工程配套设施、维修经费、管理支出等资金落实起来相当困难,小缺陷往往逐渐变成大隐患。工程维修养护资金严重不足,正常的维护难开展,加剧了灌区工程的老化。
4.4 信息化建设在灌溉管理工作中没有应用起来。
伴随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脑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过去传统的办公设施,已无法满足现代化社会新的发展需求。真正实现生态灌区的办公自动化,即是纵向联系和横向交流的要求,也是建设现代化生态灌区水管理信息化的大势所趋。
5 加强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的措施
实现现代化生态灌区的可持续发展,是水利资源管理的一项关键性保障。使得生态灌区现代化能有效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需要与时俱进,不断优化治理水资源的思路,全方位提升水利的科技含量以及技术水平;加速推进信息化建设,通过水利信息化推进水利现代化;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和法制建设,在管理手段、技术、人才等方面全面提高水平。
此外,实践证明,单靠灌区自身来实现是极其困难的,这就要求有多种模式来加速灌区现代化建设。第一就是紧紧抓住国务院、党中央对水利工作以及水利工作投入空前重视的的发展契机,尽最大努力争取政府以及地方有关部门的支持或扶持;第二,探索出多个类型的建设模式,同意和鼓励资金、技术、管理等作为多样化资本投放到生态灌区的现代化建设中去,并且建立多种分配形式与新的资本组成模式相适应。
5.1 更新观念,提高对现代化灌区的认识
地区现代化是灌区现代化的基础,地区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和素质提高了,灌区的收入和人员素质才能有保证。
5.2 深化农村水利改革
启动水流确权,探索建立水权交易平台,推进水权交易,有效发挥价格杠杆对促进节水的作用,完成水利资源资产的资本化;深入改革和调整水价,建设精准补贴以及节水奖励政策;开发和引发各类社会资本进入,探索出一条水利建设市场化发展的道路。
多方齐动、多管并下。一方面要广开源,通过新建大中型拦蓄水工程及引调水工程等从源头上解决资源性缺水水资源问题;另一方面要勤节流,通过修建污水处理厂、宣传节约用水等等,实行限制水污染以及水资源浪费等问题的有力手段。
5.3 严格水资源管理
全面贯彻落实《水法》,遵循地下水开采原则,进一步促进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得以开采,让地表水在合理的情况中合理被使用,不被打破,同时应用法律手段、科技手段,让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灿忠.建设现代化灌区初探[J].中国水利报,2001(1): 29.
[2] 刘道国.传承核心价值 创新治水理念 推进都江堰灌区水利现代化建设[Z].2008-04-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