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视角下企业运营管理的创新研究
2018-01-09任钦
任钦
摘 要:从学科视角看企业运营管理,不仅能看到其本质,还具备其他角度没有的社会属性。从学科角度为出发点,企业的运营管理过程经过传统、过渡、现代化进程三个方面的演练,随着企业发展过程不断改进与完善,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与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巨大考验。笔者通过研究学科视角下的企业运营管理,分析了营销管理、运营管理阶段、运营原理创新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学科视角;运营管理;创新;企业
企业运营管理是企业的一种特殊职能领域,过去传统企业运营管理注重的是生产管理中生产过程及制造工作,如今的企业运营管理经过改进与完善逐步将重心转移到制造生产与营销管理服务两者并存。当今企业营销管理涉足了多个领域,包括文化、管理、经济、工程以及法律等多个领域,同属管理领域。从学科视角看,管理领域对管理发展现状的研究有以下几点。
一、企业管理的多种学科视角
(一)管理理論视角
理论视角属于具有微观、宏观的综合视角。管理理论视角是应理论发展需求而形成的一种视角,由国内外各种理论组成的丛林阶段。
(二)管理实践视角
实践视角也具有微观宏观的综合视角,是应实践理论发展需求所形成的视角,其组成成分是国内外各种管理实践理论。
(三)学科视角
通过学科视角,企业能明确管理的体系制度、社会属性、中心思想、管理模式及基本操作,可揭示企业管理的本质内容,通过参考管理理论与实践视角的有效内容,补充并健全企业管理体系,使学科视角下的企业管理拥有其他视角没有的特殊属性。
二、学科视角的属性
(一)方向性
对企业运营管理运作有一定的方向性指导作用。企业管理理论主要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是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积累形成的理论,二是管理理论视角下形成的对其有指导作用的理论。企业管理理论分为整体与结构两部分,分别对其起指导启示作用。
(二)运作性
企业管理在学科视角下具体运作过程的特殊属性,具体表现出管理实践的核心观点。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企业在自身管理发展中形成的生产运作模式,二是实践视角下与企业管理有联系的由实践理论影响形成的企业管理运作模式。企业管理分为整体与结构运作模式,分别反映企业管理整体与结构上的实践活动。
(三)系统性
企业在学科视角下从组成因素及运作过程都经过系统的要求进行。在系统的结构看来,企业管理由整体系统及局部系统构成,两者之间有内在联系,在系统运作方面,企业管理存在投入生产、运行制造、投入市场等过程。企业需从整个角度看问题,按照系统的构成及运作模式才能达到企业管理学科视角系统性,防止受局部影响。
(四)轴心性
轴心性指在学科视角下,企业管理围绕特定的轴心线及指标运作的过程。轴心线是企业管理运作过程中的框架结构,指标对运作方向起引导作用。通过轴心性的管理理论,赋予企业运作中心思想,运作过程更具稳定性。
三、学科视角下企业运营管理的演变历程
(一)传统管理阶段
以往的企业重心放在产品生产制造上,生产出的产品过于单一。这个时期的企业管理初级形态为传统管理模式,简单将生产活动、运营管理、组成成分结合起来形成的管理阶段,是学科视角下企业管理形成的基础阶段。传统阶段生产制造过程包含市场调研、产品开发设计、产品制造批量生产、投入市场等活动;管理包括制定战略、执行战略、后期宣传促销等活动方式;传统阶段组成成分包括劳动力、原材料资源、资金投入、科学技术。这些组成成分是企业管理活动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是决定生产管理活动的关键。
传统管理阶段通过借鉴引用大量国内外管理理论,其中包括美国著名工程师、发明家、科学管理理论倡导者费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泰勒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建立的科学管理理论对管理发展影响深远,泰勒提出谋取最高生产力,使雇主与雇员达到共同富裕,达到最高工作效率,使用科学、标准、有效的管理方法代替传统经验管理,为企业运营管理的目标提供方向。
学科视角下的传统阶段企业管理将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列为管理重点,借鉴引用的管理理论、管理活动、管理方式对企业运作过程起支撑推动作用,这一时期的企业在管理活动中还处于封闭的内部活动,重视企业运作过程并将此作为主体,忽略员工管理与建设活动,与市场联系薄弱,缺乏与消费者沟通交流,部门之间缺少联系,与其他活动衔接不上,企业疏于员工的建设与管理活动,使员工对待工作不认真、态度散漫、作风自由,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形成。
(二)综合管理阶段
与传统阶段对比,这一阶段将企业管理生产活动转化为流程及供应活动,明确企业管理运作主体,将管理作为一个流程,添加各种要素,形成综合阶段管理活动。综合阶段在传统阶段的基础上增加流程及供应管理,使用先进、科学的方法推动企业管理作用,先进的生产方法及供应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要素。
学科视角下的综合阶段企业管理借鉴引用的理论包括:哈佛大学梅奥主持的霍桑实验,通过借鉴此实验加强对内部员工的调节与控制,加强工作人员的内部协作关系,促进生产率提升;社会系统代表人物巴纳德提出协作系统概念,系统论观点认为社会组织是由多个不同系统构成的整体,这些系统既独立存在,又能相互作用影响,缺一不可,因此形成一个整体。此理论对企业运营管理的整体及结构运作起重要作用。
企业的综合阶段管理在传统管理阶段基础上进行改进与完善,从约束员工行为、生产系统、采取先进科学手法等多个方面考虑,企业管理在综合管理这一阶段还没有彻底将各种运营活动充分运用,在运作程度上还没达到一定深度。
(三)现代管理阶段
与传统阶段和综合阶段对比,现代管理阶段将以往单一的制造生产活动拓展延伸为企业运营管理活动,明确供应任务,注重营销服务水平,将前期的各种活动加入到营销服务中。除此之外,企业还注重研发各种科学有效的先进生产方式,使其成为营销管理的重要组成要素。现阶段管理弥补了综合管理阶段的缺陷,对其不断改进与完善,多方面考虑生产活动,采取了更加先进的生产方式。endprint
四、学科视角企业管理原理创新
(一)整体原理
整体原理指企业管理运作时建立整体框架结构、整体联系,实现企业系统整体运作。企业按照此原理要求建立由整体系统及子系统构建的通过投入、生产、输出的整体框架。建立系统之间联系,使企业管理运作更加有序、灵活、有规律。
(二)协同原理
协同原理使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方向一致协作运作。体现为运营系统中流程、结构组成成分、运营方法及绿色运作等多方面的一致协作。流程主要包括运营管理过程中产品供应活动及营销管理服务水平活动,此原理使企业运营管理运作过程中各种运动互相协调一致运动,是企业管理运作活动与价值实现互相融合的基础,使企业生产活动与营销管理服务水平在企业管理各項具体活动中能统一与协调。
(三)相似原理
相似原理指企业在多元化的运作模式中寻求相似性,提升运作效率的方法。此原理运用于多种活动方面,在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的前提条件下,进行相似的管理运作模式,可通过此原理对以往的各种运作进行分类归纳,减少内部活动重复,提升企业运作效率。
五、学科视角企业管理内容创新
(一)企业集成管理模式
通过集成管理模式形成企业管理的整体运作方式。集成管理模式由企业具体集成管理模式及信息集成管理模式组成,是学科视角下企业管理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表现,两者互相结合,相互作用,从而形成集成管理模式。以往的企业管理模式都是借鉴国内外管理理论的要点并以此为基础,信息集成管理模式对此基础从根本上进行改革与创新,由以往的单一组织结构为主转化为两者并存的现状,对企业管理整体进行改革。
(二)集成战略
将大量生产体现出的成本领先战略与满足消费者差异需求战略结合起来,将成本领先具体体现在经济效益上的集成战略。从企业的本质进行改革,将消费者需求差异及生产效率结合起来,是企业运营管理改变的根本源泉。
(三)模块化设计
模块是具有确定功能的系统组成要素,包括整体模块及模块设计。前者是建立与生产工艺的整体关系,后者是建立与产品本身的关系。与当今产品设计有所不同,其是集成战略在设计中的具体表现,通过模块的差异化需求和规模效益进行设计。
六、结语
通过了解视角分类与其特殊属性,得出学科视角对企业管理运作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对企业管理运用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使企业在运营管理运作过程中规范系统的运行,建立企业运用管理运作整体框架,使其发展根据稳定性。通过分析企业运营管理中传统、综合、现代三个管理阶段的演练过程,根据大量借鉴引用的管理理论,对提升企业生产效率、降低库存量控制生产成本、注重员工建设与管理工作、采用先进科学技术有很大促进作用,对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很大帮助。在原理上创新可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运营管理上所解决的问题,为企业管理运作方式创新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实行企业集成管理模式、战略部署、协同创新,对实现企业管理整体创新有很大作用。通过企业运营管理原理、整体、系统创新,可帮助企业全方位摆脱当前面临困境,提升企业运营管理价值。
参考文献:
[1]冷绍升.学科视角下企业运营管理演进与创新[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6(5).
[2]冷绍升.学科视角下企业标准体系与企业运营管理耦合[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7(3).
[3]吴伟伟,刘业鑫,高鹏斌,等.技术管理研究的分布特征——整体观视角[J].技术经济,2016(10).
[4]许金立.供应链视角下的煤炭物流企业运营模式创新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14(3).
[5]周银健.企业财务管理视角下的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时代金融,2014(1).
[6]李奕莹,戚桂杰.创新价值链视角下企业开放式创新社区管理的系统动力学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7(6).
[7]张学敏.TPACK框架下经管类专业跨学科综合实训创新——以《企业经营决策与管理综合模拟实训》教学设计与实践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