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市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实践分析
2018-01-09杨静莫楠楠远红杰
杨静+莫楠楠+远红杰
摘 要 针对遵化市气象局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开展实践进行分析,探讨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及不足之处,提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发展建议,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提供参考,促使气象为农更好更快发展。
关键词 农业生产;气象服务;工作实践;遵化市
中圖分类号:S165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33.059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技术的进步,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农业正由传统生产转变为现代化经营,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在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逐渐成为农业经济支柱。天气和气候条件是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因素,尤其是现代农业生产采用科学合理种植管理技术,对天气及气候影响等方面的服务信息需求更为迫切,这就需要气象部门强化农业气象服务工作,使气象服务贯穿于整个农业生产过程,通过掌握地方气候规律、提前了解天气变化信息来合理安排农事活动,提升农业生产效益。
遵化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燕山南麓,地处半山区,属于明显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1]。近年来,遵化市的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和蔬菜设施农业发展迅速,但受到季风和地形地貌特点影响,境内雷暴、冰雹、暴雨、山洪、泥石流等各类气象灾害、次生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时有发生,特别是冰雹灾害严重,对农业生产的危害较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以来,遵化市气象部门积极响应上级部门领导,加强当前各项业务工作有机结合,坚持统筹兼顾,服务大局,使气象服务工作更加“接地气、贴民意”,加快生态与农业气象轨道建设,提高气象为现代化服务能力,把为“三农”服务放在一切工作首位。努力做好生态农业气象服务,深入农村惠及百姓,以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促进服务能力提升。本文针对遵化市气象局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开展实践进行分析,探讨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及不足之处,积极寻求发展对策,促使气象为农更好更快发展。
1 遵化市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开展
遵化市气象局一直以服务工作为首任,始终关注“三农”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强化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开展,对各种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推动遵化市气象服务体系以及农业灾害防御体系构建。
1.1 不断提高气象服务的专业性、针对性
市、县气象局多次组织预报、农气高级技术人员深入基层,调研气象为农服务需求,如在遵化党峪镇杨家峪村等地开展气象服务需求调研[2]。通过实地考察和与技术人员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农业生产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更加明确农业气象服务的着眼点、关键点及服务思路,有利于不断拓展气象服务领域、创新气象服务方式、提高农业气象服务质量。
1.2 大力提高气象现代化水平
遵化市气象局为亚太草莓园安装了气象要素观测设备,使果农能够通过现代化的仪器设备控制草莓适宜生长的气象条件,规避不利天气的影响和危害。遵化市气象局、供销合作社开展合作为气象信息员培训农业相关技术、气象知识等内容,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技术支持。
1.3 强化直通式气象服务能力
在市局指导下,遵化市气象局积极开展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气象服务。由气象、畜牧、民政、国土等部门专家、农技人员及种养能手和种养大户,为一些种养殖经营实体和种植基地提供直通式气象服务。如针对当地的特色设施草莓种植,通过深入基地了解实际种植情况,开展农业气候资源分析及区划,建立基地的小气候观测站,开展草莓生长发育期气象要素观测,制作专业的气象情报和专题服务产品,在草莓主要生长期为果农提供及时、有效的天气预报服务信息。
1.4 拓宽农业气象信息覆盖面
2011年,河北省遵化市气象局与市广播电视局进行了友好协商并达成了共识,坚持为农服务、和谐发展的原则。自2011年3月1日起,在遵化市广播电视局新农村频道加播遵化市电视天气预报,每天11:59—12:01、18:50—18:53分两次播出,每次播出时长3min。这一传播渠道成为农民朋友及时了解天气变化,采取有效防御措施的主要途径,在减少或避免灾害天气损失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气象部门加强农业气象服务和“两个体系”建设注入了新的力量。近几年来,遵化市气象部门充分利用微信、微博、互联网站新媒体优势,不断扩大气象信息覆盖面,为农民及时获取气象信息拓宽了多种渠道,增强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
1.5 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开展
受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特点的影响,遵化市的冰雹灾害严重。遵化市积极争取地方政府部门支持,加强了对人工影响天气设备及作业投入,早在2009年就已拥有10门高炮、2部人工增雨火箭作业系统,1辆人工增雨车、1部指挥防雹增雨固定雷达,防雹能力和人工增雨系统得到了很大提高。在干旱年份积极组织人工增雨作业,遇冰雹灾害性天气抓住有利天气时机适时开展人工消雹作业,每年增雨经济效益近2 000万元、防雹近千万元。气象人工增雨防雹已被当地政府和农民誉为丰产丰收的“保护伞”[3]。
2 气象为现代农业服务工作的不足之处
虽然,遵化市在当前的气象为农业服务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遵化市境内的地形地貌复杂,农业种植区域多属于气象灾害频繁发生区域及防御薄弱区域,使得气象为农业服务工作存在很大的难点和不足之处:一是组织力度不够,缺乏气象为农服务长效机制;二是农业气象服务技术人才匮乏,制约着气象为现代农业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农业气象预报预测准确性以及服务精细化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目前还不能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求。
3 气象为农业服务工作发展建议
3.1 建立气象为现代农业服务的长效机制
为更好地开展气象为农业服务工作,确保气象为现代农业服务工作取得实质性效果,遵化市气象局应根据基层部门实际情况,将气象部门防灾减灾工作落实到地方防灾减灾体系中,建立并逐步完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长效机制。一是健全气象为现代农业服务稳定的投入机制,利用稳定的资金和现代技术做好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开展的保障;二是要积极与农业、畜牧业、渔业、民政、林业、环保、水利等相关部门达成友好协作关系,将农村地区气象防灾减灾与地方相关部门的灾害防御工作实现有机的结合;三是要把气象为现代农业服务工作与各级政府门应急管理进行一体化,充分利用突发灾害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开展农业气象信息发布,确保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能实现及时性和有效性传播;四是要充分利用手机APP、网站等途径加强农事指导及农业信息传播,促进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高效开展。endprint
3.2 加快气象为现代农业服务技术人才的培养
遵化市气象局要坚持“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相结合的用人原则,着力引进和培养气象为农服务技术人才,加快高层次农业技术人才引进步伐,改善当前为农服务队伍中的人才结构,采取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办法,向社会及专业高校广泛招聘农业、计算机、气象等学科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在内部人员培养上,采取“请进来教”与“送出去学”相结合、理论素质提升与实践技能提高相结合的办法,邀请农业专家讲座讲解、制定培训方案及外出培训学习等方式,对当前农业气象服务人员进行多層次的培养,增强气象为农服务人员专业技术能力,进而实现更多有效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的开发,进一步增强气象为现代农业生产服务能力。
3.3 强化气象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气象部门要加强气象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首先,要为农户提供专题性的气象服务,定期安排专业气象技术人员深入农村田间地头展开气象知识宣传以及实地调研,尤其是农业生产关键期,科学指导农民群众开展农事活动,提升农业有效抵御气象灾害的能力,确保农业增产增效。其次,进一步拓展气象信息传播渠道,扩大农业气象信息覆盖面。建立完善气象为农服务规范流程,在现有乡村大喇叭、电子显示屏及乡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基础上,建立综合气象信息发布平台,利用微信、微博、短信、电视、网站等媒介传递农业气象信息,确保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递及时、准确传递,确保广大农民群众开展灾害防御具备充足的时间。再次,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系建设,着力研究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技术,完善作业技术,并时刻关注天气变化,遇干旱年份及灾害年,可及时开展人影作业,降低干旱、冰雹等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最后,要全面推进新时期气象为现代服务的目标和任务,协调推进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把科技创新放到更加突出、重点位置,大力发展智慧直通式气象为现代农业服务,增强现代农业生产能力,提升农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俊,蒯志敏,张霞琴,等.开展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8(24):355-356.
[2]王荣礼,蒋晓芹,宋小红.村级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现状及其对策[J].贵州气象,2009,33(S1):157-158.
[3]袁静,王令军,秦增良,等.潍坊市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5(2):337-338.
(责任编辑:赵中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