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立足人的主体性
2018-01-09李华平
李华平
摘 要:国有企业的发展依赖于企业职工的全面发展,职工不发展,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无从体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立足于人的主体性,全面建立以保障职工主体地位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强化职工主体意识教育,构建激发职工主观能动性的干事创业环境,真正把发展为了职工、发展依靠职工、发展成果由职工共享落到实处。
关键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人的主体性;主体意识
国有企业要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必须把企业职工发展摆在突出的位置。一方面,企业要着力构建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让职工带着愉悦的心情工作,另一方面,企业也需要构建一种机制,在这种机制作用下,职工能够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的开发,从而为企业创造利润。两个方面的重要特点就是尊重企业职工的主体地位,使得职工能够在这种条件下,实现自身的物质价值,同时在精神方面也得到满足,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体系中能够逐步得到上升。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因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人的主体性,在具体的思政工作中,充分尊重人,既关注职工的物质需求,同时加强人文关怀,从人的发展的角度关注职工心理方面的变化,促使他们积极寻求精神方面上的归宿,从而,从根本上促进企业和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健康发展。
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尊重职工主体地位的重要性
第一,尊重职工的主体地位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要求。职工是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具體执行者和实施者,是实现企业有效运转的物质载体。企业的有效运行和发展,始终离不开职工自觉能动性的发挥,职工主体性的发挥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主动性和决定性的作用,职工选择在这一企业而不是其他企业工作是基于对企业发展的认可,将自身命运与企业发展前途联系起来,通过选择自己的奋斗目标和方法,在企业改革发展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以推动企业的发展。因此,可以说,职工的主体地位构成了企业改革发展的支点,成为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内驱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只有抓住这个核心,才能彰显企业发展的活力和内驱力。
第二,职工主体地位的实现程度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职工主体地位的实现程度将极大地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水平。职工主体地位的确认,就意味着企业各项决策的安排要彰显职工主体地位,企业的各项决策权的行使要体现职工的意志和利益,企业的有效运转就要以职工的意志和利益为转移。而当职工主体地位的缺失,职工就会丧失在企业活动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就会蜕变呈为一种单纯的符号,职工的各项权利将会遭到各种异化的困扰,进而导致企业行为的失范,最终背离企业发展的目标,而这种行为的出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将首当其责。因此,职工主体性实现到什么程度,思想政治工作就成熟到什么程度,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只有通过职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些具体的思想政治行为才能成为职工的内在需要。
二、在职工主体性视阈下考量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尊重职工主体地位,不是抽象意义和工具意义的,而是把职工作为归宿。具体而言,它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要把职工当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而不是手段和工具,也就是说,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不是仅仅将目标定位为服务企业发展,更要定位于服务职工发展;二是要把职工当作企业发展的承担者,即具体实施者,而不是旁观者。
第一,要建构以尊重职工主体地位为价值取向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健全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企业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职工主体性的实现,也是推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当前,要进一步全党企业公开制度,使得企业内部的系列活动走向公开透明,实现职工对企业运转情况的准确把握,保障职工的知情权。要客观全面地看到职工作为人的主体性特征,注重处理好不同工作岗位、不同人格特点的职工主体性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对不同的职工,要采取不同的具体可行的方法,充分调动和发挥职工主体的积极性,使得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受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第二,要强化以职工主体意识教育,提升职工的自觉性。一要加强企业文化教育,增强职工对企业的理性认识,强化职工的企业归属意识,教育职工学会站在企业发展的角度思考自己的定位和责任,关心企业的发展,主动参与企业活动,实现“要我工作”向“我要工作”的转化。二要积极搭建和拓展职工发挥主体作用的桥梁,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文艺活动,自觉主动地发挥职工的角色作用,激发职工的企业责任感和荣誉感,增添企业创新的动力。
第三,要营造激发职工能动性的干事创业氛围。“人的能力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是人从事各种创造性活动的全部才能和力量。”[2]一要尊重职工首创精神,鼓励职工在自身工作岗位上创新创造,参与企业管理工作,全方位多渠道搭建职工成长平台。二要通过建立企业内部的关爱机制,比如、带薪陪考、大病医疗等帮扶机制,让职工时刻能体会到企业的关怀,强化自身对企业的归属感,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三是要通过营造企业不同意见平等讨论的环境,建立职工的意愿表达机制,鼓励职工敢讲话、讲真话、讲心里话,为企业的改革发展建言献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3页.
[2]陈志尚:《人学原理》,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87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