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2018-01-09吴丰盛许燕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年34期
关键词:高等院校教育信息化信息化建设

吴丰盛+许燕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化建设将是我国高等院校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是,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没有技术的支撑、统一的指导以及科学的规划是不可能完成的。通过梳理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历程,可以发现,我国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一直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逐渐被广大教学人员接受,并已经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益。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思维的开阔,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已经表现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扁平化、合作化等趋势。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信息化建设;高等院校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34-0118-03

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对高校信息化建设进行研究并逐渐应用,但当时的信息化建设由于是起步阶段,又加上各大高校对于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等原因,因此高校信息化建设在当时并未得到多大的成果,很多高校仅仅是运用计算机设备代替以往的资料录入与传输手段,相关的软件与通信技术并没有和社会其他企业有太多区别,还没有专为高校信息化开发出一套系统。直至步入21世纪,当我国政府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四化的战略之后,我国的教育部也随机提出了“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与目标。

随后,我国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就步入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道路之中,当时中国教育科研网将全国2000多所学校连接起来,而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建成也让中国开通了第一个教育互联网,并且已经正式对国内的100多所高校提供服务。2003年9月8日,由高校信息化研究会筹委员会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管理系统专业委员会联合成立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信息化分会”成立,表现了我国教育界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视与决心。而在2005年,我国在科研网络的建设上也取得了不容小觑的进步,全国聚合计算能力已经超过了16万亿次,存储能力也超过了180tb。

1 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过程

据不完全统计,到2005年年底,我国有800所高校在校内建成了规模不一的校园网,所占全国高校的80%。并且其中有15%的高校在校园网技术上运用的是以太网技术。另外,2005年年底,我国高校的校园网络在各大校内的覆盖率均达到52.7%以上,多媒体教室在整体教室数量中所占的比例已达到43.65%,而学生数量和计算机设备数量之间的比例为19:1,教师数量和计算机数量的比例是2:1。并且随着信息技术与高校中的应用,约有53%的课程中都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并且整体课程中约有53%的课程是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在已有校园网的高校当中,基本实现科研联网和办公自动化的就占据了98.4%。根据我国清华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中心在2005年提供的材料显示,该校在当时已经有700多门课程已经在采取网络辅助教学或远程辅助教学手段,整个校内已经有2万多名学生通过了网络学习课程。可以见得,中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在2005年的发展就已然初具规模,信息化的内容和方式也日渐丰富。

2010年之后,我国在高校信息化建设方面一直不懈努力着,高校信息化发展的势头也很迅猛。到2016年我国高校对于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与重视不断增加,我国高校对于信息化建设在稳步推进。我国已在各大高校基本完成了对校园网的建设工作,并不断的将其覆盖率扩大到整个校园,包括教师办公室、教室、科研部门、学生宿舍以及管理楼宇。并且由于国家对于信息化建设的重视,高校的主管部门都尤为注重校园内信息化建设,大力在信息化建设中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并且大部分的高校对于信息化建设方面都制定了符合自身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同时对于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也逐渐的进行完善与丰富。2016年,我国国内大部分的高校都建成了自己的数字图书馆、办公自动化系统、信息化教学等平台,更有学校开始在校园内推行无线网络的建设,以适应移动信息化发展的需求。我国高校在2016之前已经在各大校园内建立了超过60%的多媒体教室。另外,大部分高校在教学管理、招生中也积极的尝试更科学的信息化建設,对工作效率都有显著的提升。

2 当前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情况

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近年来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各大高校主管部门对于高校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非常重视,不管是在人力还是财力上都不断增大着投入比例。总体来看,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

(1) 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一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而到2010年之后开始,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已经接近尾声,无论哪所高校都拥有了基础网络建设和硬件设施,基础设施正朝着不断更新换代的新要求上继续发展。高校互联网的深入推进给学生和教师带来了学校资源共享便利的条件。另外,对网速和硬件的要求也不断的迫使各大高校投入人力、财力进行提升。智能移动设备在民众和学生中普及之后,移动互联网和无线网建设也慢慢在各大高校信息化基础建设中占据了主要地位。

(2) 教育信息化发展至今,已经被各大高校和教师逐渐接受和采用。从一开始幻灯片教学到以教学电视、投影设备为主的多媒体教学,从多媒体再到网络教学和远程教学。教师在教学模式上的变化可谓是日渐不同,传统黑板面授教学模式逐渐被新型技术模式所取代。信息技术的引入所带来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教学内容的充实化,大大提升了高校教师在教学中的质量,而信息技术中的通讯技术的应用,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3) 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使高校内的各大领域之间得到了整合。高校信息化建设在高校建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使得高校在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上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统计信息化、金融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电子商务等高校的许多学科建设与计算机技术之间的结合变得愈发普遍。

(4) 我国在高校信息化建设方面发展至今,除了大力发展了教育信息化以外,信息技术也在学校文化、科研、管理、财务等领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势头,并且大部分的高校已经在上述技术上领先于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方面的步伐。

(5) 高校信息化建设中,高校管理决策层对信息化建设上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并且校方对于信息化建设的经费投入上也越来越大。以往由于信息技术较低、使用成本过高的原因,大部分份高校领导对信息化建设工作不太重视。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信息技术相关设备的成本不断降低,信息技术和其相关设备已经逐渐走进千家万户。信息技术的提高和信息技术设备成本的降低,也对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信息化的技术和观念也逐渐得到了师生共同的认可。

(6) 虽然信息化建设在高校建设中已表现出极高的重要性,各大高校在对于各自信息化建设工作上也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但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在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中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概括为:部分高校的信息化意识仍有不足、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更新换代频率不高、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来对高校信息化建设进行管理与监督,时常导致了高校信息化建设处于无标准和无序状态,缺少统一的标准和严格的规章制度。并且,从国家整体上来看,高校信息化建设并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建设标准,各大高校基本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建设标准时常导致了各高校在进行资源整合时难度增加,甚至找不到整合方法,难以下手进行整合工作。另外,发达地区和偏远地区之间的高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存折着很大的差距。还有少数的高校运用着CIO建设机制,导致其在信息安防方面能力较差。虽然高校的大部分信息并没有保密的必要,但在黑客团体兴起的今天,不得不防范带有破坏性质的网络攻击。以上这些问题都严重地制约了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3 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趋势

计算机技术的出现标志着世界迎来了信息时代。早期的计算机运算能力低、造价贵、网络覆盖率低,加之决策者们还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的优势,使得信息化建设一直不被各大高校管理层看好。而直至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以及信息设备的成本降低,信息技术便开始飞进各大高校之中,并不断让其优势展现在教育者眼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深入发展决定了信息时代必然腾飞。信息时代的如今因为虚拟存储技术、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概念与技术的出现,不断向空间和时间延伸。高校信息化建设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跨步式发展而面临着不断的革新。而计算机前沿技术每一次的创新,也给高校信息化建设带去了变革和突破。进入21世纪之后,高校信息化建设也逐渐发展到开始构建整合统筹机制让信息技术、信息服务和信息应用能够完全覆盖上高校职能,从而实现高校从资源、环境到全部教育过程的数字化发展,即为建设“数字化校园”。

近几年来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主要影响了教学管理方面,从日前的情况来看,高校的教学管理信息化主要呈现以下的发展趋势:

3.1 数字化发展趋势

在高校的教学管理中需要处理多样化的,数量庞大的信息,这些信息包含了“数字化信息”和“非数字化信息”。例如学生成绩和教学课时数就可被定义为数字化信息,而教学质量和效果则是非数字化信息,相对于数字化信息,非数字化信息在处理上会更加困难,因为它本身没有现成的数字化信息,必须用数字化转化的手段将其处理为数字化信息。数字化是高校信息化建设不可撼动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信息化的本质。而从目前发展的现状来看,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已然给非数字化信息转换工作来了很大的便利,其让信息系统中的各项事务都将以数字化的形式出现在管理者面前,因而方便存储与调用。教学管理信息化体系的广泛应用,让教学过程中的庞大信息基本都被数字化,其不但降低了信息整理和存储的成本,也方便了高校各职能部门和教师对相关数据的调用,同时又能借助网络不限时间、不限空间的随时调用教学信息,方便了信息的传播和利用,让教学信息能够最大程度的实现共享,提高信息的使用效率。利用新信息技术来完善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

3.2 网络化发展趋势

随着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在高校内的广泛应用,其让教学信息在高校内和校与校之间的传递也变得越来越便捷,教学管理部门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可依靠信息系统更加便捷地进行信息收集和共享。网络化是信息技术的灵魂,如果高校内的各信息单位没有网络的连接,那么其只能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收集与整理,并且信息收集方式也会是脱离了信息化技术的、传统的、费时费力的方式,信息化建设就没有意义。网络化指的是将高校内的各部门、各院系,以及高校与高校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联系,从而搭建出一个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在各平台中的各个用户都可以通过客户端登录平台进行信息查阅、传送和利用。另外,网络化还包含着学校建設的校园网,在一个信息化系统之中实现对教师、学生、课程等的管理,且这些系统之间能够很方便地对信息数据进行交流。高校可以通过网络化,实现互联网与校园网之间的关联,从而充分发挥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同时,高校外界也能够通过网络化信息系统对学校的公开信息进行查询,了解高校的现状,让社会外界对高校有了解渠道,方便择校选择和企业的人才挖掘。高校通过对于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社会资源和学校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从而能提高高校的教学管理效率。网络化也是外来的发展趋势之一,现今无论社会还是高校的网络建设都已经完成了广泛覆盖,但社会对网络速度的需求是不断提高着的,其迫使网络技术不断革新的同时,也让高校在网络化方面迎来了更多的挑战。

3.3 智能化发展趋势

智能化是指由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行业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汇集而成的针对某一个方面的应用。而高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发展至今,其运用了多种信息技术,如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因此让其逐渐呈现出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并且,当代社会对于智能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高校教学管理环境也应该顺应时代融入智能化。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在未来对其结构进行设计时,将会充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能方便搜索推理的实现,借助先进的模块管理技术和数据库技术,联系教学管理中的各个相对独立的教学环节,从而实现综合管理。虽然在教学管理当中,其各个环节可能是相对独立的,但是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出现让这些环节得到了链接和转换的渠道。比如,教学管理系统可以通过一个智能化的模块程序实现教学行政子系统和教学任务之间的无缝连接,从而可以让智能化技术根据在系统中所收集的教学信息自动生成课程安排(课程表)和考试时间安排,防止人工计划中所可能出现的冲突。另一方面,由于教学信息管理系统中运用了大量的计算机程序和高级语言,可以让整个系统模拟出一定程度的,类似人类思维的思维过程,这使得系统自己进行逻辑推理工作成为可能,因而可以实现管理和决策的智能化。这拓展了该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因为其具备了一定的辅助评价和决策功能,这对于教学管理中存在着很多随机性以及模糊性信息的情况是十分重要的。

3.4 扁平化发展趋势

在传统高校教学管理中一般是垂直化的管理模式,而隨着高校信息化教学管理的发展,让高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开始向扁平化发展。在传统的教学管理中一般是按照科层制而组织的,在这种组织框架之下,资源、信息与权力之间往往呈现出一种垂直的格局。而随着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在教学管理当中的大量中间层级逐渐被去掉,信息传递模式由以往的垂直模式渐渐变为扁平模式,教学管理的框架也渐渐被扁平化趋势所取代。在传统垂直化教学管理模式之下,高校的组织分工较为多和繁杂,因而也让管理效率变得较为低下。同时,传统垂直化教学管理模式有着管理层级较多的弊端,其将信息传播的速度降低了,且由于在垂直化教学管理中信息会经过几道层级最终下发到执行者手上,在信息传递过程中有可能造成失真。因此扁平化教学管理模式则可以克服以上缺点,其必将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大趋势。

3.5 合作化发展趋势

以往传统教学管理中,教学组织会按照各自的分工原则来进行工作的分配,也就是由不同部门来分管各自的工作,因此各部门之间存在着缺乏合作的现象。而随着信息化教育时代的到来,将以往垂直化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转变为扁平化,传统的按工作职能分配任务的组织框架便不可能适应信息化教学管理活动的需要。因为在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体系之下,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具有较高层度的专业知识、综合素质以及技能,这往往就需要教学管理系统以任务中心来进行工作的安排,从而构成一个有效的任务网,教学管理人员便是这个任务网上的各个节点,任何一个节点之间都可以实现即时的信息沟通,即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化。因此,合作化也是信息化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之一。

参考文献:

[1] 高鹏飞,高校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8.

[2] 张莹.云计算技术在高校资源建设中的应用初探[J].科技资讯,2009(9):219-220.

[3] 张光慧.高校信息化的概念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涵.教育信息化,2005(2).

[4] 张瑾,任友群.知易行难:信息素养视角下的高校教学信息化进行教学信息化建设[J].远程教育杂志,2011(1):68-72.

[5] 孔凡士.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19-2.

[6] 于华,杨小华.高等教学信息化对教师的新要求[J].中国建设教育,2008(2):34-36.

猜你喜欢

高等院校教育信息化信息化建设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