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共享单车需要‘文明共享’”升格指导
2018-01-09向明康
向明康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共享单车以“共享”理念风靡全国各大城市,这种用车模式便捷、绿色、健康。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始料不及的问题,如乱停乱放、私自加锁、改装兜售、故意损坏、随意丢弃等。这引起人们对“共享”的诸多议论,你对“共享”有怎样的思考呢?
写作指导
透过材料可以得出以下角度的立意:
1.提升“共享”素质。“共享”即共同分享,是指公共资源的共同分享及利用。人们在分享单车出行便利之时,能否想到他人。这就涉及到市民是否具有一定的公共意识和分享意识,以共享时代,共享改革发展的红利。
2.坚守自律意识。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自制是一种秩序,一种对于快乐与欲望的控制。”何为自律?自律就是自我约束,自我管控。
3.加强精细化管理。要消除共享单车的负面影响,化解共享单车与城市管理、交通管理之间的矛盾,实现共享单车的社会效益最大化,需要政府、单车运营者在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
病文展示
搞好道德教育
□张伟平
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各大城市兴起了共享单车行业,共享单车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不少便利。但是,单车市场不时地出现一些混乱,搞得管理人员不知如何是好。比如,不分场地乱停乱放,私自给单车加锁霸占为自己的东西,有的把单车改装后出售给别人,还有的故意损坏单车,把单车随便丢在路边,有的把单车挂在树上……(本段是引述新闻事件,应当做到概括、简练,不拖泥带水。但本段未达此要求,需要对事件重新概述)
看来,我们要搞好社会道德教育。因为社会道德是人们在生活交往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约束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分工越来越细致,交流与合作更加平常而频繁的当今,社会公德的管束作用就更加有意义了。这是由于,一个人文明的行为方式、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对维护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生活的稳定发展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和示范作用。(这段文字似乎是“议”,但所“议”又偏离了新闻事件,是对“社会道德”的粗浅分析。这样的分析应该放在文章的中间部分,与下一段对调为妥。文中的“规范”等词语也用得不妥)
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一些市民道德素质差,私心太严重。如果他们有较高的道德素养,能够想到他人,想到这些单车是共享的东西不应该独占,那么,那些难以启齿的问题就不会摆在大家的面前,也不会让管理方头疼。(这个段落的“议”,是对新闻事件的“议”,应该放在第二段才恰当。但“议”得不到位,分析稍有偏颇,如“私心太严重”)
作为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市民的社会公德教育。比如开展各种形式的“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使广大市民树立良好的公德意识,形成遵章守纪为荣、违章违纪为耻的观念,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从小培养人的文明道德。 有句古话说得好:“知之非艰,行之惟艰。”文明习惯的养成是一项持之以恒的工程,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虽“善小”而为之,虽“恶小”而不为,长此以往,才能在精神境界和言行道德上出现飞跃,文明习惯就会随之养成。
生活中,我们可以从小事、从小处做起,自觉遵守公共道德,自动形成一个做人处事的行为准则。做到了这一点,社会风气也会随之好转。(以上三段内容有重复或交叉,逻辑思路也显混乱,比如“从小培养人的文明道德”一句,不能统领下面的文字,“自动形成”说法也欠妥)
要努力提高人的公德意识。人的公德意识提高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加和谐、更加完美。(结尾缺乏紧扣中心,回应事件的语言)
升格策略
这篇文章宜从以下方面入手,使文章升格提升:
1.时评类议论文,常常开篇就引述新闻事件,引述文字要概括、简练,以利下文对事件的分析评论。文中的引述啰嗦、拖沓,欠简练,比如“单车市场不时地出现一些混乱,搞得管理人员不知如何是好”“霸占为自己的东西”这类句子,既不简练也不太吻合议论文的语体特点。建议在陈述现象时,用几个较为整齐的四字句或六字句,以使事件引述更概括、更简练。
2.第二段首句是“看来,我们要搞好社会道德教育”,系本文一个分论点,应按照“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对之进行分析,但文中却未论及“怎么样”,分析不全面,论证不到位。句中的“道德”与下文论述的“公德”非并列概念,逻辑上混淆。“作为政府部门”以下三段,内容上重复交叉,逻辑也显混乱。如“从小培养人的文明道德”一句,与下文论述的中心不符,应为“从小处培养”或“小事”。
3.标题略显平淡,缺乏激情和紧迫感,须重拟。结尾要紧扣题旨和中心,要有收结全文的意识。此外,要对个别字句进行重组、修改。如“规范”“私心太严重”“自动形成”等句。从表意是否准确、语言是否简练的角度去思考,做修改。
升格作文
公德教育 迫在眉睫
□张伟平
如今,共享单车在大城市相当火热,给人们的短距离出行带来了便利。但单车市场遭遇到的各种乱象和各种奇葩案例,不胜枚举:乱停乱放、私自加锁、改装兜售、故意损坏、随意丢弃……
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出现,反映出一些市民公德意识淡薄,文明素质低下。
社会公德是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社会进步,科技发展,人们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就更加突出了。因为,文明的行为方式、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不仅仅是个人良好素质的一种体现,对维护公共秩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社会健康和稳定发展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努力提高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
加強公德建设,必须加强市民的社会公德教育。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使广大市民树立良好的公德意识,形成遵章守纪为荣、违章违纪为耻的观念,把遵章守纪的外在要求变成自己的内在行为习惯。
培养公德意识,需要从点滴做起。 古人云:“知之非艰,行之惟艰。”文明习惯的养成是一项持之以恒的工程,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虽“善小”而为之,虽“恶小”而不为,长此以往,才能在精神境界和言行道德上出现飞跃,文明习惯就会随之养成。
提升道德素养,需从培养良好的习惯抓起。在提升市民道德素养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习惯的养成。可以从小事、从细节引导大家遵守公共道德,使广大市民在其心中形成一套做人处事的行为准则。良好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一种正能量,社会风气便会随之改善。
良好的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人们的公德意识提高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加和谐、更加完美。这样,共享单车之类的公益事业也会沿着良性发展的轨道走得更远。
评点
升格后的文章焕然一新:观点鲜明突出,说理层次清晰,论证充分,语言简练而概括,有较强的说服力。首先,引述新闻事件,抓住了新闻要素,语言简练,概括性强,利于下文展开论证。其次,作者抓住问题的实质——民众社会公德的缺失,亮出对民众进行公德教育的观点。然后侧重运用道理论证法,沿着“为什么”“怎么样”的逻辑思路展开论证,论证全面而充分,使人信服。特别是论述“怎么样”的部分,分别以“加强公德建设……”“培养公德意识……”“提升道德素养……”为段首句,句式整齐漂亮,论证逐层深入,很值得肯定。重拟的标题准确恰当,富于激情,结尾扣住了题旨,强化了中心,使文章愈益完美。
(编辑:于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