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社会思潮对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影响研究
2018-01-09潘玉娟
潘玉娟
摘 要:现阶段,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凸显,社会问题突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社会科技的日益进步,中西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西方社会思潮不断涌入,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产生了较大影响,出现信仰模糊、信念动摇、信念偏差等现象。就此而言,剖析影响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因素及原因,对于新时期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建设有着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社会思潮;党员干部;理想信念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反复强调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我们党是否坚强有力,既要看全党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更要看每一位党员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在当前社会思潮多元化的背景下,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成为党建的一项重要使命。党员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必须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决不能有丝毫放松。
一、影响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几种社会思潮
(一)新自由主义思潮
新自由主义思潮强调的是社会中的个人,将人才作为社会的主体。而集体利益强调的是个人的总和,社会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立在牺牲个人利益的基础上,要求个人要具备奉献精神,主张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新自由主义思潮下,倡导平等自由及宪政法制,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实际的贯彻及落实过程中,没有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及现阶段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导致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存在认识不全面或不深刻的情况,其所倡导的价值理念过于理想化、西化,与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存在一定的差异,使一些党员干部在现阶段出现自我价值迷失,忽视国家、社会及集体利益等情况,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辩证统一关系。而自我本位价值取向的出现,不利于党员干部价值观及健全人格的培养。
(二)民主社会主义思潮
民主社会主义是一种主张在民主体制里进行社会主义运动的政治意识形态。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从本质上来看,是两个不同的思想体系,对待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不同态度是它们之间最主要的区别。科学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实践的重要理论基础,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同时,认为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而民主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由信奉马克思主义变为世界观中立,将指导思想多元化奉为自己的思想纲领,逐步抛弃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初目标,仅仅把社会主义作为一种价值追求,有的时候甚至把马克思主义完全从自己的纲领中排除出去,否认社会主义的必然性,是资本主义思想的变相表现形式。另外,科学社会主义倡导注重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民主社会主义在实际的应用及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虚幻的“普世价值”,所倡导的“自由”“平等”等价值观念通常会让人们产生错觉,煽动人们的思想,不利于人们主流意识思想的形成及有效贯彻落实,给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新民族主义思潮
新民族主义思潮重在弘扬我国的民族主义精神,然而随着爱国主义高涨,民族主义精神不断向激进化及不理想化方向发展。目前,部分党员干部受到新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在处理事情上容易出现冲动、自私及非理性动机,进而形成非理性的思想,导致在解决问题时,容易出现过激行为,不利于问题的解决。通过对受新民族主义思潮影响的党员干部进行了解可知,这些党员干部都有一种与爱国主义相联系的政治清洁,强调民族与其他国家的对立,导致遇到一些政治事件时,出现极端民族主义情绪。
二、社会思潮对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影响
(一)信仰动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及社会思潮不断涌入中国,加之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对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打击。同时,马克思断言即将走向灭亡的资本主义通过对自身生产关系的调整,国家经济呈现出一定的发展生机和活力。由此,一些领导干部对社会主义的前途产生了困惑和疑虑,对“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并将战胜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落后于社会主义并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感到怀疑,渐渐迷失了基本的方向,进而产生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及“无用论”,认为“共产主义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幻想”,动摇甚至丧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二)观念淡化
在党内,多数党员干部能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观念,把集体利益摆在第一位,有较强的集体主义观念。但是,也有一些党员干部存在不能正确对待自己手中权利的情况,高度重视个人利益,在不损害个人利益的情况下兼顾集体利益,不能将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首要工作内容,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和意识逐渐淡化。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没有将自身的权利落实到为人民服务的实处上来,而是将其作为私人谋利的工具,将自己凌驾于他人之上,没有做到为人民服务,与人民之间的距离较远,没有深入群众中去,站在群众角度去考虑及思索问题,而是崇尚及时行乐,欣赏及追求低级趣味,寻求“潇洒”和“气派”,违反了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初衷。不能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丧失了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本色。
(三)意识薄弱
多数党员干部能够严格要求自己,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但是一部分党员干部组织纪律涣散,组织意识不强,长期不参加或极少参加组织生活,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严重,有的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的老百姓。党员意识的强弱反映党员的理想信念坚持与否,关系到对党的先进性的认同。有的党员由于党员意识淡化不能自觉地按照党员条件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思想意志衰退,脱离人民群众。
三、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受影响的主要原因
(一)主观原因
部分党员干部轻视理论学习,是导致自身思想认识出现严重偏差的主观因素。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不重视政治理论学习及世界观改造,对学习不热心、不用心,认为学习没有用。还有些党员干部将应酬来人、应酬会议、应付检查作为工作的主要内容,缺少时间进行学习,忘记了自己的主业主责。由于一些党员干部的人生观及世界观出现严重偏差,导致在实际工作中,无法擺正自己的位置,不能明确自己的工作职权,无法正确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在对待“权为谁所用”问题上,没有严格贯彻落实“权为民所用”的理念,一味贪图物质上的享受。
(二)客观原因
现阶段,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升级时期,在对生产关系做出调整的同时也涌现出各种社会思潮,这些新想法、新问题使人们的想法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广大党员干部本应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积极同错误思想做斗争。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逐渐淡化,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被削弱。一些党员干部对当前杂陈激荡的社会思潮缺乏思想上的辨别力,这就为他们接受错误社会思潮提供了思想空间。社会思潮中一些错误的观点进入党员干部的头脑中,混淆了他们的是非观念、曲直观,一些人的理想信念产生了动摇,他们质疑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不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失去信心。
四、当前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建设的措施
(一)就党员干部自身来说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党内很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淡化的直接原因就是理论学习不足。因此,党员干部要加强学习,养成善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多读一点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自觉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水平和专业素养,通过学习来改善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提高社会思潮鉴别力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习近平的这段话告诉我们,理想信念迫在眉睫。当前,存在很多非意识形态化的不良社会思潮,对这些社会思潮要有一个清醒的、辩证的、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弄清它们背后真正的目的是什么,这样才能有效避免被误导,避免被不良思想侵蚀,捍卫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二)就组织来说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强化对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对巩固及发展党员干部的先进性教育成果,提升马克思主義理论的实践水平及专业素养,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的贯彻落实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提升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效果,需要明确把握当前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制、科技发展情况,对目前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不断加强党风党纪建设,提升党建工作效果及质量。同时,宣传教育是要避免“高大上”,要尽量贴近现实生活,缩短理论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让理论生活化、大众化,这样才能引起广大党员干部的共鸣。
2.创新理想信念教育方式
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实施及开展效果,与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有直接关系。高超的教育技巧及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激发党组织成员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促进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因此,要想增强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应不断总结党员干部的理想教育教育方式,了解新时期党员干部队伍结构的变化趋势,对理想信念教育途径及方法进行不断的探索及研究,促进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及教育载体的改革和创新。同时,还需要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拓展党员干部教育的新阵地,向党员干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宣传优秀党员干部典型的优秀事迹,为其他党员干部开展各项工作提供借鉴。通过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可强化党员干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识,增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理想信念教育与现实相结合
人们都是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组织教育及生活教育同等重要,实施有效的理想信念教育,有助于缩小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促进理论大众化及生活化,强化党员干部对理想信念教育理论的理解,使理论与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还需要缩小受教育者与教育工作之间的距离,使党员干部更好地投入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中来,展现出良好的教育工作效果。另外,将解决理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当前,大多数党员干部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不乏有一些实际问题,需要借助实际来解决。因此,需要强化党员干部对现实问题的理解能力,深入党组织,了解党组织的实际工作内容。在解决问题时,不能仅采用简单的讲道理方式,也不能强制性地要求党员干部服从,会导致党员干部出现离心倾向,影响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效果。党组织应尽可能地站在党员干部的角度去思考及解决问题,体谅党员干部的难处,以提升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四)理想信念教育与干部选拔制度相结合
每个党员干部都想进步是毋庸置疑的,判定党员干部的进步标准,以党员干部的素质、在党组织中发挥的作用及价值为依据。当一些专业素养不高,对党组织的贡献力不强,党建作用不好者得到提拔和重用时,将会导致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影响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开展效果及开展质量。习近平曾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让好干部受到尊重、得到重用,真正把那些理想信念坚定、党性过硬、作风优良的干部选拔到我们领导队伍中来,让理想信念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党员干部拥有正确的利益观、权力观,并且工作业绩突出,那么就应得到重用、提拔,只有这样,才能激励更多的党员干部走正道、做实事,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理想照亮前方,信念指引未来。过去,中国共产党人依靠理想信念创造了辉煌;现在,中国共产党人必将胸怀崇高理想创造更高的辉煌。在新的伟大征程中,做一个政治坚定、纪律严明、品行端正、实干有为的共产党人。
参考文献:
[1]石亚玲,王树荫.邓小平理想信念教育思想述论[J].思想教育研究,2015(05):20-24.
[2]李少奇.文化安全视域下应对西方社会思潮冲击的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08):225-230.
[3]丁祥艳.社会思潮多样化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所面临的挑战[J].传承,2015(09):60-61.
[4]方彦明,李红阳.多元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及对策[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11):62-63.
[5]邹慧,黄河.多元社会思潮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研究[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2):34-37.
[6]双传学,朱晓林.列宁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思想及当代意义[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2):13-16.
[7]姜玉美,李司单,梁平,等.多元化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入党积极性影响及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27):82-8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