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稻城—得荣地区铜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模型研究
2018-01-09蒋兆勇
蒋兆勇
摘 要:铜矿是四川得荣-稻城地区的主要矿产资源,当地铜矿床类型有斑岩型、矽卡岩型、热液型和火山岩型四类。本文对稻城-得荣地区的铜矿成矿规律以及找矿模型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提高矿产资源开发水平。
关键词:稻城-得荣 铜矿 成矿规律 矿床类型
中图分类号:P61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11(a)-0089-02
1 四川稻城-得荣区域铜矿资源概况
稻城-得荣地区是覆盖面积广泛的综合区域,该区域内的地质结构环境十分复杂,自西向东有四个明显的构造单元,分别是金沙江混杂岩带、中咱古陆、义敦岛弧带、耳泽断隆单元。在区域内一共发现各种金属矿产130余处,矿产资源有铜、铅、锌、金、银、铁、锡、镍等,一共12种,其中铜矿、金矿、铁矿、锌矿是主要矿产资源,一共有斑岩型、矽卡岩型、火山岩型、热液型四种铜矿类型。
1.1 斑岩型铜矿
斑岩型铜矿主要存在于香格里拉县普朗、雪鸡坪,盐源县普尔地,稻城县红卓等地,这类铜矿的内部发育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其中黄铜矿和斑铜矿呈现两种形式,一种是浸染状和脉状,一种是网脉状,成矿母岩为钙碱性系列花岗岩,1∶5万化探异常明显,Cu元素的最大值达136×106,衬值1.61,Cu-Mo综合异常明显,见图1。
1.2 矽卡岩型铜矿
矽卡岩型铜矿的主要地区是云南中甸红山、得荣县大坝塘、得荣县沙劳古等地。这些铜矿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地质构造变化造成的,例如羊拉铜矿,属于矽卡岩型铜矿,该铜矿区域主要位于金沙江缝合带中段,区域中的岩石主要有交代矽卡岩、喷流-热水沉积的矽卡岩两种,同时在局部地区还出现斑岩型铜矿床。矿区内的不同地理位置所表现出来的特性不相同,这与岩石物质来源、地质构造活动等因素都有关系。例如在羊拉铜矿的里农矿段中,矿床的主要特征是层叠状,矿石呈胶状、条纹条带状、浸染状、块状,其中以胶状形式最多。矿床中的稀土元素含量较低。同时,矿体的矿化强弱程度不受围岩的岩性影响,仅仅与围岩的破碎程度成正比关系。
1.3 热液型铜矿
热液型铜矿的主要分布地区是乡城热香、巴塘米绒、得荣县奔都乡等地。以热香铜矿为例,热香铜矿位处乡城大断裂上盘娘拥复向斜次级旺央向斜核部,在矿区中有十分明显的断裂结构、褶皱结构,而且地质构造情况呈现出十分明显的南北分布。矿区中含有铜矿的岩石主要是细粒二长花岗岩,矿床中的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铜矿、辉铜矿、黄铁矿、孔雀石等。矿石主要有两种结构,一种是细粒结构,一种是花岗结构,呈块状和浸染状构造。区域内的岩石受到地质构造变化的影响比较严重,尤其是在岩体边缘,出现比较严重的角岩化现象,岩石内部还出现钾化、硅化、绿泥石化等发育状况。
1.4 火山岩型铜矿
火山岩型铜矿主要是由于火山运动形成的一种铜矿,以得荣顺大贡铜矿为例,该矿床具双层结构特征,与一般的块状硫化矿床产出特征一致。矿体一共分为上下两层,下层矿体中的矿岩石主要为枕状玄武岩,上部的围岩为玄武岩,矿体整体呈似层状、呈细脉状或浸染状分布于岩石中,主要的金属矿物是孔雀石,金属矿物的分布形状为被膜状、细脉状,分布位置主要是岩石表面,在岩石裂缝中也有分布,矿层中不同的层次所含有的岩石类别不同,例如上层矿体中主要含有玄武岩、赭石,底板围岩中主要含有玄武岩。
2 四川稻城-得荣区域铜矿床成矿规律和找矿模型
2.1 空间分布特点
四川稻城-得荣区域内的铜矿分布有十分明显的区域特性,从空间角度来讲,各个不同的构造板块在拼接的时候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裂缝,比如金沙江断裂带、义敦岛弧带的中轴断裂带和耳泽断隆等,这些断裂带为中酸性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创造了前提条件,例如羊拉铜矿床以及广泛分布的热液型铜、铅锌矿化点,表明在金沙江混杂地带,具有成矿的天然优势和环境,义敦岛弧带中部近南北向的中轴断裂带也是四川稻城-得荣区域内矿床集中分布的区域,分布有普朗、雪鸡坪、红卓等斑岩型铜矿(点)的产出,同时还有钼、锡、铅、锌等其他元素产生。在耳泽断隆及其外部边缘地区分布了大量金矿,另外,稻城县茶花中型铁矿、木里县菜园子小型铜金矿等,是热液型铜银矿、铜多金属矿形成的有利地带。
2.2 成矿时间特点
在矿产资源的形成过程中,经过多次构造、岩浆、热成矿事件,例如云南中甸普朗铜钼多金属矿、石英-辉钼矿等年龄为213±3.8Ma,黑云母年龄为214.58±0.91Ma,Ar-Ar年龄为216.00±1Ma,从成矿时间来看,铜钼矿的成矿作用始于晚三叠晚,红卓地区的成矿背景、成矿模式与普朗比较相似,所以也可以推断出红卓斑岩铜矿的成矿作用始于晚三叠晚。竹鸡顶的两个全岩分析结果表示,斑岩体的侵入时间为80~100Ma,两个距离比较远的脉型矿石的石英年龄分别为13.6±3.0Ma和13.3Ma,说明晚期的铜成矿时间可以延长到中新世,岩体中前部的脉状矿化情况是十分典型的细脉浸染状矿化体改造而成的。
2.3 找矿模型
找矿模型是在成矿模式基础上,明确矿产资源的探测目标之后形成的探测放,随着现代找矿难度逐渐增大,人们加强隐伏矿和难识别矿综合物探化探放法的研究,这已经成为当前地质找矿勘查的重要任务,尤其是一些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寻找、开发和利用,对国民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分布成“點”状,从当前已知的各种大型和超大型矿床产出的特殊区域地质背景可以看出,矿床区域的地球物理特征、化学特征,矿床与周围的环境之间的关系都与成矿规律有紧密联系,因此可以对各种因素进行综合之后可以作为找矿的依据,对于四川稻城-得荣区域而言,建立的找矿模型主要有三种,第一种红卓岛弧型斑岩铜矿找矿模型,第二种竹鸡顶花岗细晶岩找矿模型,第三种热香热液型铜矿找矿模型。
3 结语
综上所述,采矿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四川稻城-得荣区域内的铜矿资源十分丰富,要加强对该区域内铜矿成矿规律、分布状况、发展状况的分析和了解,从而不断提高铜矿资源开采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旭.四川乡城—稻城—得荣地区铜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模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
[2] 费光春,李佑国.四川得荣-稻城地区铜矿床类型及成矿规律[J].四川有色金属,2008(4):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