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今情
2018-01-09王悦阳
王悦阳
此次展览既是老师的教学成果,也是学生的学习成果,更应该是心源、造化、经典三者和谐相生的丰硕成果。
以经典学习为核心,传承山水画正脉,是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山水画教学的宗旨和特色。近期在海上印社艺术中心的山水画展览既是教学过程的展示,也是教学成果的呈现。
近年来,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坚持传统教学的理念独树一帜。在邵琦教授的组织下,借助上海山水画界的深厚实力,萧海春、江宏、车鹏飞、陈翔等师大美院外聘硕士生导师以山水画教授承传山水画的传统文脉,对传统绘画技法与理论长年浸淫、体悟尤深。他们在教学上都主张筑基于传统文脉,以经典解读、研习为桥梁,连通造化与心源,进而能达到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面目。
此次展览展出近十年来在读和毕业同学的作品百余幅,是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开设山水研究生课程十年以来,师生作品的第一次集体亮相,也是面向社会的第一次教学汇报展。希望通过这次展览,在立足传承与发展的原则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和完善山水画教学的学术思路、教学理念与发展方向;同时,也为山水画教学积累经验,并求教于社会贤达。
正如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陈翔所说的那样:“看到展示的作品,有喜出望外的感觉:上海的山水画迎来了春天的气息。”在他看来,上师大多年来致力于中国画的教学,某种程度上讲师资的力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教学的方向,萧海春、邵琦、邵仄炯等许多老师不仅实践能力强,也有相当高的理论水准,对于传统山水画的把握,教学的方向,对传统山水的理解,能够很好地让学生去领会。“中国传统山水画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流派众多,现在大家都把传承传统文化作为己任,那作为我们从事绘画的人来说更应该冷静,什么才是真正可以继承发扬的,对于教学来讲尤为重要。”正如陈翔所认为的那样,通过展览,看得出学生们的努力,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传统绘画不仅在于表面形式,还要看内涵,虽然有些作品还有些稚嫩,但是整体气息不错,也说明几位老师教学方向准确,更多的是寄望于将来,大家都有更好的发展。希望大家成为未来上海山水画的主力军。
作为学科带头人,著名山水画家萧海春对此次展览有独到的体会。萧老师认为,此次展览注重传统,在气息上,气韵上比较正统,这一切离不开上师大师生们的一致追求与努力。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山水画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精神家园,人的精神从山水画中去看,都是一种对家乡的热爱,一种乡愁,中华民族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国家,讲究天人合一,也是传统文化的光荣。我们不要觉得这些和我们没有关系,我们应该热爱自己的精神家园,所以要把它搞好。对于我自己而言,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我是充满敬意的。”
与萧海春有着相同感受的則是山水画家车鹏飞先生,从整体文化环境来看,目前形势非常好,因此山水画家都有责任和义务继承传统。车老师认为,美术院校是一个特殊的地方,既要教学生基础,还要把握学习的方向,上师大坚持了多年的山水画教学,也需要继续保持下去,当然也可以适度改善可以让学生尽快成才。
作为传统山水画在新时代的继承者,师造化和得心源是创作学习不二的铁律,但在造化和心源之外,又多了在造化和心源磨砺中产生的山水画经典。山水画的攻读者认识山水画无一例外的是从山水画的经典开始的,因此,在山水画家江宏先生看来,上海师范大学山水画专业的热闹在于——老师传授经典,学生看造化和发掘心源,有了心源的主控,造化和经典便随心源而安了。
因此,此次展览既是老师的教学成果,也是学生的学习成果,更应该是心源、造化、经典三者和谐相生的丰硕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