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徐志摩诗文中的剑桥情怀

2018-01-09刘荣贺

青年时代 2017年33期
关键词:徐志摩诗文

刘荣贺

摘 要:在英国求学期间,最令徐志摩难以忘怀的是剑桥,他曾经游学于此,并与剑桥结下了不解之缘。徐志摩在诗文中,表达着对“爱、美、自由”的推崇、对大自然淋漓的审视、對灵性剑桥的深刻体验、对浪漫诗风的追求,而这些都是由于其与剑桥的情缘使然,可以说,剑桥情怀是徐志摩诗文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值得研究。

关键词:徐志摩;诗文;剑桥情怀

1920年9月,徐志摩从美国启程前往英国,最初,他在伦敦经济学院读书,后于1921年春天,经过英国学者狄更生介绍,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在剑桥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徐志摩于1922年8月离开剑桥大学到了伦敦,并于11月回到中国。这次剑桥学习经历约一年半时间。徐志摩在1925年3月至7月访问欧洲期间,曾到过剑桥一次。三年后,也就是1928年8月,徐志摩又一次访问欧洲,这时又在剑桥暂住一段时间。也就是说,徐志摩的剑桥经历总共有三次。在剑桥,诗人心灵深处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并且深受剑桥的影响。徐志摩的诗文饱含对剑桥的热爱,他与剑桥已经密不可分。

一、对“爱、美、自由”的推崇

正如胡适所说,徐志摩崇拜着一种简单而又单纯的信念,之所以说它简单,是因为只需要用三个字或词就可以概括出来,一个是爱,一个是美,一个是自由。徐志摩梦想着在一个人的生命中可以同时实现这三者的集合,这就是他简单而又单纯的信仰。从某种程度上讲,徐志摩的名字与剑桥是密不可分的,在徐志摩一生的诗作当中,最为耀眼的当属《再别康桥》,这首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就如同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心音,又契合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通过《再别康桥》一诗,徐志摩并不是要简单地表达自己与母校的告别之意,而是与康桥文化的依依不舍之情,包容、自由的康桥文化无疑丰富了徐志摩的诗意人生。

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中,他用爱的情怀、自由的心灵和美的视角对康桥进行了详细的描绘和深情的诉说。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在康河边上过一个黄昏是一服灵魂的补剂。啊!我那时蜜甜的单独,那时蜜甜的闲暇。一晚又一晚的,只见我出神似的倚在桥栏上向西天凝望:一一看一回凝静的桥影,数一数螺細的波纹:我倚暖了石栏的青苔,青苔凉透了我的心坎;……还有几句更笨重的怎能仿佛那游丝似轻妙的情景:难忘七月的黄昏,远树凝寂,像墨波的山形,衬出轻柔瞑色密稠稠,七分鹅黄,三分橘绿,那妙意只可去秋梦边缘捕捉……”。可以说,字里行间无一不透露出无尽的美,洋溢对剑桥无限的爱。在徐志摩的笔下,剑桥便是“爱、美、自由”的化身,是一种美得让人无法释怀的浪漫。

二、对大自然淋漓的审视

在徐志摩的心灵世界中,充满了诗意盎然的花草树木、缤纷落英,那是在凡俗的生活中看到的纯净角落,是诗人拥有的对自然之美的深刻关注。如徐志摩的《春》就通篇写了康河两岸浓郁的春天景色以及生机勃勃的春意。诗人在春草中走走看看,但见“树尽交柯,草也骈偶”,处处情侣“情意胶胶,情话啾啾”。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出双入对的,但只有诗人自己形单影只,这不免使得徐志摩感受到无尽的感伤,那么如何来治疗内心的伤痛呢?徐志摩的方法是向大自然寻求“解药”、向充满无限生机的自然世界找寻生活的热情,是春天美景点燃了徐志摩的希望,让心头“热奋震颤”,把整个春天美妙的景色拥抱在自己的胸怀之中。可见,自然美景对于徐志摩来说多么重要,从而找到内心的那份宁静,写出更好的浪漫主义诗人作品。

在《康桥西野暮色》中,徐志摩描写了康河西岸的美妙景色。那个时代的康河西岸,大地被一大片的农田、牧场和森林所覆盖着,诗人则选取了剑桥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春季来写,将一天之中最美好的黄昏时刻点染得异常温馨,将夕阳下瞬息万变、风仪万千的美景渲染得淋漓尽致。在《我所知道的康桥》开篇就几乎跑野马,思考鸢飞鱼跃。首段谈起赴英求学难得的因缘,似乎重点为介绍求学生活及当地景观,结果实际对此叙述较少,著眼点跑到剑桥大自然之壮丽,“康桥的妩媚也是不可掩的”“这岸边的草坪又是我的爱宠”,这剑桥的自然美景使其生命受到感召与悸动,引发感悟,期盼人性返璞归真。徐志摩所写的与剑桥有关的诗文主题几乎从认识康桥到认识大自然与生命境界,汪洋恣肆、散漫不羁,不过零散的段落确实蕴涵徐志摩独特的逻辑与构思,主要在于康桥之美与自然启迪了他,提升了精神层次。

三、对灵性剑桥的深刻体验

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中,徐志摩细致讲述过康桥的精神力量:“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超出了画图而化生了音乐的神味,……给你的美感简直是神灵性的一种。”“我心头顿时感著神异性的压迫,我真的跪下了,对著这冉冉渐翳的金光。”徐志摩深爱康桥,国王学院特别生的机遇使他与康桥相生相伴,产生自然情感。清灵秀美的物质与人文景观使他远离世俗喧嚣与矫饰,尽享大自然奥秘,丰富了对生命觉悟之情感体验。正因最心爱、最得意、最亲近也最难描写,所以徐志摩才用一种发自内在性灵感悟自我与外界事物。

“灵性”是很抽象的字眼,徐志摩自言说在康桥有最神秘的经验,引人十分好奇。原来是在最有灵性的康河边,享受河身两岸风景有如仙境,超乎图画、音乐的“神味”,给人神秘想象。文中谈及“在上游景观之角落——老村的果子园里吃茶,别有天地之情趣;下游在星光下听水声,村落的晚钟点缀大自然的优美、宁静,犹如大小宇宙相融”,徐志摩原本爱好单纯自然之心受到感动;再对着夕阳霞光灿灿,瑰丽之景,瞬息万变,骤然间不觉被大自然宏伟造化与神景所震动,觉察自己之渺小……言语有尽而情意无穷。康桥使徐志摩不带俗念,得以将情感体验融化在所描绘之形象上,天人合一,启发深层感知与想象的美学,也使读者产生感情共鸣。才华横溢的徐志摩崇尚心灵的细微悸动,透过各种感官、心灵创造意象,再通过想象形成独到之境界。徐志摩具有审美主体的艺术自觉,自觉进行人生的思索。endprint

四、对浪漫诗风的追求

徐志摩骨子里有着浓厚的浪漫情结,他有一种真纯与浪漫交织的创作理念,并且付诸于诗文作品之中,使其整个文学品格中贴上了浪漫主义的标签。徐志摩是一个饱含情感和充满激情的诗人,所以他总是能够在幻想的理想世界之中找寻到灵感的源泉,使自己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纵观徐志摩的游历生活与心路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徐志摩的浪漫源于英国剑桥大学的这段美妙时光。

剑桥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母校,在这里徐志摩沉浸在浪漫主义的海洋。徐志摩曾经深情地把英国称为他的灵魂再生之地,剑桥的生活对徐志摩具有重要意义,他的思想、志向、性格气质都有剑桥的烙印。徐志摩早年深受西方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与“五四”精神的影响,使其成为一位追求自由民主、抒发性灵的知识分子。来到剑桥之后,徐志摩受剑桥文化的熏陶醇化,追求自由、灵感和艺术的浪漫气质。在自由的诗意王国里,徐志摩通过笔触书写着充满无限想象的生活,诗人终于在剑桥找到了一个足以抚慰自己心灵的地方,从而创造一个独立于黑暗现实世界的精神世界。英国湖畔诗人对于自然风物的清远超脱,以及拜伦式的斗争激情的宣泄,强烈触动了徐志摩的诗心,影响着他的诗文创作。短暂的剑桥生活却激发出无限的艺术能量。还以《再别康桥》为例,全诗荡漾着诗人告别康桥的依依不舍之情,一唱三叹,令人心生回肠荡气之快感。从文字中间,透露出笙箫与悄悄的搭配、夏虫与沉默的糅合,渲染了一种离别的氛围,并且以浪漫的笔触将诗人的心绪展露无遗。

总之,剑桥是徐志摩一生的重要转折点,同时也是他走向艺术至境的开端。2008年,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校友,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在康河岸边立了一块徐志摩纪念石,在这块纪念石上镌刻着徐志摩最知名诗歌《再别康桥》中的两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2013年4月,中国海宁与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合作举办了中国(海宁)徐志摩诗歌节。2014年6月30日,“徐志摩与剑桥1920年代”影像展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大教堂开展,首次公开徐志摩学籍等珍贵照片和资料,这体现了剑桥大学对徐志摩的重视,也间接证实了徐志摩在剑桥持久的影响力。徐志摩在剑桥大学的生活虽然短暂,前后仅仅呆过一年半时间,却是他心灵世界最为澄澈、诗文创作最充满美感的时期。徐志摩与剑桥结缘,是漂泊生活的使然,也是他文学创作之路上的一盏明灯。

參考文献:

[1]徐志摩.徐志摩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2]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

[3]钱崇君.徐志摩与“康桥情感”的深入研究[J].现代文学创作,2009(2).endprint

猜你喜欢

徐志摩诗文
偶然
“以文为诗”辨正——从诗文之辨看韩愈长篇古诗的节奏处理
花牛歌
诗文里的元旦韵味
极相思·检翻旧日诗文
最后的那一天
小评《徐志摩论》
天下诗文第一楼 绵州越王楼
景徐周麟诗文中的他乡与故乡
曹操诗文中的饮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