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读《西安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摘要汇编(1987—2014)》

2018-01-09

黄河之声 2017年21期
关键词:音乐学院学位二胡

田 慧

(西安音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读《西安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摘要汇编(1987—2014)》

田 慧

(西安音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西安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摘要汇编(1987—2014)》是在广泛收集西安音乐学院截止2014年度历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基础上,经深度整理加工而成的一部实用性工具书。文章以文献学的视角,论述了该书的主要内容、编著特点及存在问题。

《西安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摘要汇编(1987—2014)》;硕士学位论文;论文摘要;资料汇编

西安音乐学院作为西北地区唯一的一所高等音乐学府,建院近七十年来,为祖国西北地区乃至全国各地培养了一大批音乐艺术人才。1987年设立硕士学位点以来,学院在音乐艺术高级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仅就研究生教育重要成果之一的学位论文来说,已经积累了七百余篇,累计文字两千余万,成为西安音乐学院的重要学术成果。

2014年适逢西安音乐学院65周年华诞,学院图书馆牵头编辑了《西安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摘要汇编(1987—2014)》[1](以下简称《汇编》),被列入建院65周年学术文丛,由安徽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从策划论证、资料搜集到整理编辑,历时大半年之久。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部厚重的资料汇编,不仅体现出图书馆人严谨务实的工作精神、广泛深入的资料意识及服务意识,而且对检验学院近30年来的研究生教育工作,从中总结经验、寻找不足,使教师们互相比对教学成果、学生们开拓研究思路,都将是一部非常实用的工具书和参考资料。

一、《汇编》的主要内容

纵观《汇编》全书,共包括序言、前言、正文、书后索引(《文中音乐作品/书名索引》、《文中人名索引》、《导师姓名索引》)和后记几个部分。其中正文摘要部分,共收录了743篇硕士学位论文资料。这些论文涉及的专业及方向,由最初1987年的“民族乐器演奏”和“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2个专业方向,拓展到如今包括“艺术学理论”和“音乐舞蹈学”2个一级学科、10个二级学科以及55个研究方向的格局。仅此,也足以反映出西安音乐学院近30年来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纵观全书,不难发现,《汇编》对每一部入编的论文,统一从专业方向、论文题目、研究生姓名、导师姓名及职称、学位授予年度、摘要、关键词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细致梳理和深入揭示。

全部入编论文,按学位授予年度和所属专业统计,分布如下:

图表1 入编论文统计表

钢琴教学与演奏17 52 69手风琴教学与演奏5 8 13键盘演奏21 68 89管弦乐演奏2 7 29 38民乐演奏11 3 11 61 86声乐演唱1 14 88 103合 计20 22 169 532 743

由上表可以看出,从1990年至2014年,入编的论文数量总体呈明显递增趋势,特别是在2009~2014年期间,论文数量达到532篇,占全部论文数量的一半以上。总之,从最初的2个专业方向,拓展到现如今的55个研究方向,招生人数的增加带动了学位论文成果数量的显著增长。以“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为例,其硕士研究生论文数量的前后变化,通过下表即可一目了然。

图表2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硕士研究生论文数量的年代分布表

上图表明,从1990年到2014年“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硕士研究生的论文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008年以来,增长幅度明显提高。从侧面反映出随着研究生扩招带来的学位论文成果的日趋丰富性。

除了上述多角度梳理揭示,编者还按照时间顺序,对每个专业研究方向的入编论文进行回溯式编排,并且给743篇论文的每一篇编订了流水号。一个号码对应一篇文章。这样处理,既可以为编制辅助索引节省篇幅,同时,也可以根据编号的起止号码,清晰地发现从1990届到2014届,各专业研究方向所招收的研究生人数以及所对应论文的数量。

总体来讲,《汇编》属于典型的摘要型二次文献资料汇编。通过摘要这种形式将重要信息汇集,包含了论文的核心内容。按照当今学术规范的基本要求,摘要是学位论文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2],是对论文进行简短、准确的陈述,包括作者的观点、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成果以及独到的见解,是论文的高度浓缩和精华所在。对于入编的每一篇论文,通过其摘要和关键词,足已帮助读者了解其主要的观点、内容。《汇编》收录了七百多篇毕业论文,囿于篇幅虽不能窥其全文,但目前的摘要汇编已经汇集了每篇论文的主要信息。如果读者看后有必要进行深入阅读的话,按照这个信息,即可顺藤摸瓜索取原文。例如,读者可以借助学校图书馆自建的“学位论文数据库”获取全文,或者通过《西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1987-1996)》查找全文,或者直接赴图书馆查找纸质版原始学位论文。

二、《汇编》的编著特点

《汇编》通过大量的资料收集工作、细致的文献加工、专业化多途径的揭示方式,较完整地体现了西安音乐学院近30年研究生教育的学术成果,是一部资料性、学术性以及实用性兼备的工具性图书。

(一)资料性

该书囊括了西安音乐学院28年来研究生教育的成果资料,内容涉及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教育、音乐与舞蹈表演等方面,具有广泛的资料性。

从后记中看到,编者为了保障该书资料的完整性,“通过档案室,获取历届毕业的研究生名单,再对照名单逐一整理其学位论文。部分同学由于毕业多年等原因,其论文相关部门没有收集保存,为此工作人员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每一份作者的联系方式,逐一索要其论文信息,再加以分类整理。”[3]图书馆老师严谨、负责的工作精神,使我们通过这一部《汇编》即可遍览历届研究生们的学术风采。

对学院来说,《汇编》是近三十年研究生教育学术成果的一个系统而全面的展示。对研究人员和学生来说,则为集中查找学院研究生论文提供了一个纸本平台,读者可以围绕某个专业、某个方向、某位导师或者是某一作品等主题,查看历年来相关领域的研究状况。对于一些富有地域和学院特色的专题,甚至可以在《汇编》中追踪溯源。以“秦派二胡”专题为例,这是一个诞生、发展于秦地的二胡音乐流派,其曲目多取材于陕西地方戏曲、民歌、民间音乐,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多少年来,“秦派二胡”创作、表演、教学、研究广受关注。《汇编》收入了1991届毕业生、现为我院民乐系教授金伟老师当年的硕士学位论文《秦派二胡艺术的形成、发展、风格特点及演奏技法》(导师:鲁日融 教授)。这是第一篇公开使用“秦派二胡”提法、并且全面论述“秦派二胡”艺术的论文。作者对“秦派二胡”作了详细的分析归纳总结,使得“秦派二胡”研究从此走向一个新的阶段,成为“秦派二胡”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参考资料。金伟教授在学位论文中首次公开提出“秦派二胡”概念之后,带动并迅速衍生出许多关于“秦派二胡”艺术的研究成果。根据文献检索结果,仅西安音乐学院从1990届到2014届,就有23篇学位论文涉及“秦派二胡”主题。这一系列有关“秦派二胡”论文的集中出现,也从侧面凸显了《汇编》独特的资料性特点。

(二)学术性

一般来说,音乐艺术院校研究生教育成果的体现形式大多呈现在舞台表演或者是创作作品中。但是按照国家规定,要获得学位,每一位音乐院校的研究生同时也要提交毕业论文,而学位论文则是衡量研究生理论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受到普遍重视。《汇编》将西安音乐学院28年来的硕士学位论文,以资料汇编的文献形式展示给读者。观察《汇编》涉及论文,“从其选题来看,理论与实践、传统与现代、宏观与微观、作品与人物等各方面均有涉猎;从其具体研究内容和方法看,多方联系、互为对比、纵向溯源、横向交错”[4],其中不乏新颖的选题,或者新观点、新方法,对此后的研究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最为可贵的是,近30年的时间跨度、七百多条论文篇目中,有不少选题体现出鲜明的教学特色、学科特色和地域文化特色。”[5]例如,通过研读《汇编》,可以发现有近10篇之多的论文涉及著名陕西籍作曲家赵季平老师及其作品研究,体现了论文选题的地域性特色,也反映出研究生对该主题给予的持续性关注。又如在秦派音乐、西安鼓乐、敦煌乐舞、音乐编辑等具有鲜明地域或学院特色的研究领域,学生们的论文也体现出一定独立创新的思考,这些虽显稚嫩又不乏新颖的研究,体现了几代莘莘学子求知、探索、成长的足迹,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三)实用性

《汇编》是建立在大量资料整理加工基础上形成的实用性纸质文本,是对入编的硕士论文的外部特征与内容特征浓缩整理后的产物,属于一种典型的摘要型二次文献。

在《汇编》长达49页的论文目录中,编者将入编的743篇学位论文首先按照专业,其次辅助以回溯性的时间顺序进行编排,整体一目了然,井然有序,为人们从专业、方向以及学位授予年度查找论文提供了极大便利。例如,研究生们在毕业论文选题过程中,可以借助《汇编》之专业化的目录揭示,很方便地查考比对,避免了选题方面同一专业、同一主题的简单重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汇编》的书后索引编得很有特色,是该书的一个亮点。不仅非常方便读者查考利用,而且给作为实用性工具书的该书注入了实实在在的分量,也显示了编者在揭示该书内容以及学位论文方面的专业功力。这些书后索引包括:《文中音乐作品/书名索引》、《文中人名索引》和《导师姓名索引》,从音乐作品、书名、人名、导师等多个方面充分揭示《汇编》及论文内容,非常方便读者在历时近30年、数量达七百多篇的论文资料中,比较快捷地查找到与某一具体的音乐作品、音乐图书或音乐人物、指导教师相关的论文。

对索引中涉及的音乐作品、图书、人物等,《汇编》编者按人们的检索习惯,采取按其音序排列的方法。这样处理简单实用,易于查考。例如,查找以《魔笛》为主题的论文,通过《文中音乐作品索引》,一检即得4篇论文的检索结果。而要查找诸如著名音乐学家罗艺峰教授指导下的学位论文信息,通过《导师姓名索引》,即可获得46篇检索结果(部分是第二导师指导论文)。据其线索按图索骥,即可进一步获取全文。

综上所述,书后索引对于揭示图书内容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有感于《汇编》的做法,在此有必要赘言几句。早在1930年,我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杜定友先生就曾呼吁:对于编制书后索引,“更希望出版界、著作界即知即行,那么以后对于我们读书人,能够使用索引的方法,以节省时间,便于参考了。”[6]我国著名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索引学家钱亚新先生则认为:“一本好的书籍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索引,要失掉它一半的价值……索引不仅是一书的锁钥,并且是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7]2012年9月,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术著作出版规范的通知》,明确表示索引与书中的注释、参考文献同等重要,“是学术著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学术著作出版水平和质量的重要内容,必须加强出版规范,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8]。这一文件的出台,表明管理部门对于当前学术著作出版欠规范状况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反应。不过,“自《通知》发布至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出版社,包括与索引事业有点渊源的单位,没有做出反应,或者未能稳定持续地有所作为。”[9]书后索引虽然是作为图书的组成部分而存在,但是大量学术性、资料性图书书后索引欠缺的现象仍值得我们关注和深思。令人十分欣慰的是,《汇编》的编者能够充分认识到书后索引的价值所在,通过三套索引,多途径揭示书中的信息,让《汇编》锦上添花,大大增强了全书的学术分量。同时,在帮助读者了解该书全部的知识信息以及分布情况的同时,对迅速定位、检索到所需的内容,也起到一个导航的作用,其实用性、工具性显而易见。正如该书副主编之一景月亲研究馆员所说,“《汇编》书后索引的编制是必要而有意义的,索引提升了《汇编》的整体品质与实用价值,是全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10]

三、结语

通览全书,可以看出,《汇编》是基于扎实、深入、细致的工作,大量收集、整理资料,深度揭示、梳理编辑的总结性成果。纵观此书,其资料信息收集完备、内容揭示专业、到位,为人们学习研究提供便利,实为一部集学术价值与文献价值于一体的工具性图书。

当然,阅读使用中,我们发现《汇编》仍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例如,在《导师姓名索引》中,未能将第一导师和第二导师区分开来,容易使读者产生混淆甚至某种误解。另外,正文中有个别论文摘要的撰写稍欠规范,影响了论文信息的有效传递。诸如此类问题,成为《汇编》美中之不足。

然而,瑕不掩瑜。依笔者看来,尽管存在上述一些细节问题,《汇编》仍不失为一部全面汇集、反映、多途径揭示西安音乐学院近30年来研究生教育理论成果的实用性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作为一名音乐文献学专业方向的学生,通过对《汇编》的反复研读,获益良多。不仅学到了许多文献学知识,而且从中深受启发,也为以后个人毕业论文的选题与写作开拓了新的思路。■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导师景月亲研究馆员的悉心指导,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1]西安音乐学院图书馆.西安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摘要汇编(1987—2014)[C].安徽文艺出版社,2014.

[2]潘树广等.文献学纲要[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后记[A].西安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摘要汇编(1987—2014)[C].安徽文艺出版社,2014.

[4][5]韩兰魁.序[A].西安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摘要汇编(1987—2014)[C].安徽文艺出版社,2014.

[6]周柏康.关于书后索引现状的几点思考[J].中国索引,2005,02.

[7]周柏康.书后索引状态微调查[J].中国索引,2014,04.

[8]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术著作出版规范的通知[EB/OL].2012-09-04.

[9]周柏康.书后索引状态微调查[J].中国索引,2014,04.

[10]景月亲.学位论文资料书后索引编制探微[J].中国索引,2015,1.

、篇名、研究生姓名、导师姓名、授予年度、摘要以及关键词的基本信息进行了梳理,方便读者迅速了解论文的核心内容,掌握要点。

猜你喜欢

音乐学院学位二胡
洞腔随想二胡独奏
音乐学院概况
音乐学院简介
浙江音乐学院举办2021新年音乐会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星海音乐学院六十华诞公告
小议二胡艺术改良创新下的思考与实践
俄罗斯儿童教育:超80%入园率与供不应求的学位
老头子的二胡
我的二胡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