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亳州『三寻』

2018-01-09

中华民居 2017年6期
关键词:亳州建安华佗

亳州『三寻』

撰文姜志燕 摄影韦宇教(部分)

未到亳州,已被曹操与华佗的丰功伟绩、建安七子的诗篇风骨、五禽戏与药膳的闲情雅致惊艳了时光;既到亳州,探之愈深,愈倾心于这座古城丰富的历史文化。亳州是一首诗,厚重的汉文化贯穿了气韵文脉,百余位历史名人点亮了诗眼,精彩的历史记载担当了注释;亳州是一首歌,七千年新旧更替是旋律,十九朝淳厚民风是主题,四地多彩民俗是余韵;亳州是一幅画,以皖北风土为底色,以徽州文化为笔墨,渲染着亳州生民对谯城万物最长情的告白。

圣手丹心魂犹在 华祖庵寻华佗

华佗塑像

亳州,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方寸之地,竟聚集了商汤、老庄、伍子胥、华佗、“三曹七子”、花木兰等重量级名人,用“人杰地灵”来形容此地是极妥帖的。来到亳州,闻着华祖庵内经年鼎盛的香火气息,走过穿越1800年时光的曹操地下运兵道,品尝色香味俱全的亳州药膳,恍然间这些历史人物似乎越过千年时光,正与我同行。一路走下来,这里的一切让人由衷喟叹,亳州当真担得起历史文化名城的名号。

在亳州闪耀的历史银河中,最想邂逅的无疑是华佗。华佗是亳州的骄傲。建于华佗故居原址上的华祖庵表达了亳州人对这位“医圣”无限的敬意。它带着满是苔藓的青砖在缭绕的香烟中隐约站成唐宋年间初建的姿态。不同年代留下的题词是人们对真与善的至高赞誉。庵内古树蔼然,人流熙攘。不同于其他寺庙的正大高古,华祖庵四处流淌着人间的烟火气息。这气息祥和地笼罩着来此参拜的善男信女,一如华佗在世时那般平易近人。

华佗起居室门上有一副对联:“一代医宗功侔良相;千秋遗爱泽被神州。”由此可见亳州人对华佗评价之高。事实上,早在三国时期华佗就已有了极高的名望。《三国志》有这样一段话:“华佗之医诊,杜夔之声乐,朱建平之相术,周宣之相梦,管辂之术筮,诚皆玄妙之殊巧,非常之绝技矣。”而根据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来看,华佗确实有妙手回春的高超医术,其盛名完全是凭实力博得的。他刻苦钻研,孜孜不倦,救死扶伤,研制新方,把医术修炼到了当时的顶级水平;他悬壶济世,不分贵贱,怜贫惜弱,把一颗仁心修炼到极致,其救苦救难的修为秉性就是一个大写的“佛”字。

华佗生活的东汉末年,“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老百姓过得很凄惨。怀有一颗仁心的华佗,以解除众生痛苦为己任。他宁愿摇着金箍铃四处救死扶伤,也不愿意做官。后人曾评出“华夏十大名医”,而华佗凭借其声望和贡献无疑是居于前列的。他开圃种药,把野生的草药引入田间种植;他发明屠苏酒,预防瘟疫,开创了世界上最早的预防学;他首创夹击穴疗法;他编制了五禽戏,开创了体育医疗的先河;他发明了“麻沸散”,进行世界上首例剖腹手术,比西方早1600多年,被誉为“外科鼻祖”;他是我国历史上将人体的内脏完整描绘下来的第一人……他是多项世界医学纪录的开创者。

华祖庵内香火鼎盛

可叹,既生佗,何生操。亳州城在同一时代还孕育了另一位名人—曹操。曹操终结了华佗这位神医的生命。当年,华佗名满天下,被头疼病折磨多年的曹操请华佗为其医治。然而,生性多疑的曹操在听到华佗欲开颅疗伤的治疗方案后,勃然大怒,将华佗下狱拷打致死。术业有专攻,曹操虽然是“跨界王”,唯独没有在医学领域有所造诣,无法理解领先于西方1600年的外科手术技术。华佗遇害前曾想将倾尽一生心血编著的《青囊经》托付给一位狱吏,可惜狱吏不敢接受。华佗无奈,只能忍痛把《青囊经》付之一炬,焚烧之余留下的少数药方至今仍在流传。徜徉于华祖庵内,读着大殿前檐柱上“橐玥无传一卷伤心狱吏火,户枢不朽片言终在活人方”的楹联,似乎仍能看到华佗独对青灯燃药卷的最后时光。

华祖庵后院是古药园。园内“洗芝池”是华佗当年洗涤药材的地方;古色古香的“课徒馆”是当年华佗授徒、讲学的场所。药园经年流香,遍植芍药、牡丹、曼陀罗、白术等中药材。游历园中,似乎能看到一代名医忙碌的身影。亳州人殷华佗之遗风,凭舟楫之便利,世代种植、加工、买卖中药材之风代不绝人、经久不衰,终于铸就亳州今日“世界第一大药材交易中心”之鼎盛,让六百万亳州人尽享其利,让亳州毫无压力地名列“中国十大幸福城市”之中。

华祖庵出口的灵璧石酷似一位披着蓑衣、疾步行走在风雨之中的古人。这是在亳州发现的一块灵璧石。亳州人认为,其形似华佗,因而移来。于此顿悟,华佗并未走远,他一直在亳州,生前救治病人、扶危救困;于今,他创造的灿烂悠久的中医药文化,一直在为亳州人谋福利。

在华祖庵,找到了华佗。

华祖庵内石碑

华祖庵大门

城头铁鼓声犹震 亳州古兵道寻曹操

曹操地下运兵道

华佗医术虽然高超,但投胎却投得不好,与枭雄曹操生于同一个年代。曹操是华佗之祸,但也是亳州之光。曹操一生文治武功,雄韬大略,在政治、军事领域成就斐然,还跨界到文学、书法、音乐等多个领域,堪称“跨界王”。但多才多艺的曹操不修德行,最终拼得“乱世之奸雄”的大名。曹操的是非功过自有史学家去定论,在历史遗迹中感受他的故事才是此行的目的。

与曹操故居、观稼台、曹氏家族墓地群等遗址相比,曹操地下运兵道或许是能最真切感受曹操的地方。走在布局巧妙的运兵道内,宛如穿越了1800年的时光。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亳州是曹操得到的第一个“根据地”,所以他悉心经营。除了采取募兵屯田、恢复经济等措施之外,他还修筑了巧妙坚固的防御工事,其中最知名的便是地下运兵道。《三国志》中曾多次记载曹操“凿险为地道,悉过辎重”,可见曹操谙熟地道战。现存的亳州城地下运兵道总长度约12公里,以大隅首为中心,向四面延伸,分别通达城外。曹操当年通过这些四通八达的暗道声东击西、出奇制胜。

据说曹操在讨伐董卓失败后率军返回家乡,以图东山再起。当时他兵少将寡,为不暴露弱点,他假以计谋,让进城的士兵换上不同颜色的衣服,悄悄从地道内出城,然后再进城。如此反复多次,以示他兵强马壮。

当然,这只是曹操修建运兵道的目的之一。从运兵道的内部设施及规模来看,其主要是用来实战。在昏黄的灯光下,运兵道内青砖砌筑的两壁齐整光滑,载满了历史的痕迹。地道宽80厘米左右,如游龙一样蜿蜒曲折,仅容一人直行或两人侧向错身通过。地道中设有猫耳洞、绊腿板、障碍券、陷阱、传话孔、刺枪孔等众多机关。这些精妙的防御设计大部分都沿用至现代,甚至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还发挥过重要作用。地道的指挥中心位于中心地段,距地面7米深。据说,曹操1800多年前曾站在这里调兵遣将。鲁迅曾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诚然,曹操是杰出的改革家、军事家和实干家。

在亳州古兵道,找到了曹操。

曹操雕塑

谯望楼寻 『三曹七子』 慷慨苍凉风犹悲

在亳州,最惦念的是触摸建安文学的气息,寻找“三曹七子”凛冽的风骨。在五千年中国诗歌的历史中,建安文学是绝对的“实力派”—文风硬朗通透,很少有吟风弄月、搔首弄姿之作,即使有男女情感和悲秋伤春之作,也皆取材于现实,又回归于现实,体现了创作者对社会动荡和人生悲苦最强烈的关照。

“蓬莱文章建安骨”,建安文人的诗作,整体如刘协在《文心雕龙》中所言:“慷惯以任气,磊落以使才,造怀指事,不求纤密之巧,驱词逐貌,唯取昭晰之能。”他们高倨于人性和才学的至高点,淋漓尽致地写眼前所见,慷慨悲凉地写心中所想,风骨凛然地指点江山,气势恢宏地如入无人之境。翻开“三曹”和“建安七子”的文集,心底油然生出跨越千年与之促膝相谈的念头。建安文学是一个后人很难企及的高峰。

登上谯望楼,仰望着风中猎猎作响的虬龙旗,让人不由感叹时光易逝、造化无常。谯望楼虽不算高大宏伟,但却因曹氏父子的文治武功和“建安七子”的文名,被称为“中原第一名楼”。当年,曹操曾与众多文人在此饮酒赋诗。如今的谯望楼已经在历史的尘嚣中沉默许久。满地金黄的银杏落叶远看如锦,似是由光阴捡拾才子们的文思编织而成。

谯望楼内的建安文学馆全面展示了建安文学的成就以及代表人物的生平。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被后人合称为“三曹”。他们以武定国,以文安邦,不仅是政治领袖,也是文坛领袖。他们聚集了一大批文人。在他们的提倡下,一度衰微的文学焕发了新的生机,诗、赋、文创作都有了新的突破。他们是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和组织者。“三曹”生活在汉末的战乱年代,又参与逐鹿中原的鏖战,所以他们的诗文往往透露出重整河山的志向。建安文学的领袖曹操的诗气势磅礴,体现出高超的艺术想象力、第一等的襟怀和学识。毛泽东在北戴河吟诵曹操《观沧海》一诗后,曾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

谯望楼

建安文学代表文人画像

“建安七子”指建安时期除“三曹”外的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位著名诗人。曹丕所著《典论论文》:“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录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这七位诗人才高八斗、个性鲜明。他们把世事的真实悬于笔端,因而诗文呈现梗概多气、慷慨苍凉的风格。与后来的“竹林七贤”相比,“建安七子”的为人和作品中都多了一份入世积极和进取心,也多了一份男儿担当和慷慨胸襟,实在可爱可敬。

立于建安文学馆出口,想起我国著名文史学家刘大杰先生所言,建安文学反映了人在社会角色与个人情趣、爱好之间恰当的统一,充分高扬了个体生命的感受与价值。是啊,伟大的生命精神永远具有恒久的魅力和价值。

在谯望楼,找到了“三曹”与“七子”的魂魄。

猜你喜欢

亳州建安华佗
司尔特亳州公司打造谯城区特色复合肥品牌
亳州司尔特——助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建安区
少年华佗拜师
86年冬,在建安红砖楼咏诗
华佗学医
华佗治病
小华佗拜师
在不幸的婚姻里抱团取暖
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与运载火箭对接后合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