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考勤表”
2018-01-08
作文评点报·小学五、六年级 2018年45期
在武汉市青山区红钢城小学,除了到校考勤表,还有一份“读书考勤表”,学生每天的课外阅读情況都要在这张考勤表上“打卡”。
每学期期末,红钢城小学教师祝轶琳都会坐在办公室里,整理该学期的“读书考勤表”。“读书考勤表”是A4纸打印的表格,记录着全班54名学生每天阅读的书目、页数、时长等信息,还有家长签名。书目多数来自学校推荐的书单,《孔子的故事》《狼王梦》《手推车大作战》等书籍出现在大部分学生的“读书考勤表”上,也有不少学生阅读了《悲惨世界》《简·爱》《搜神记》等中外名著。学生们每天在家读书的时间约为45分钟至60分钟,平均每天读15~30页。
打卡“读书考勤表”是祝轶琳3年前在班上发起的。她在以往的交流中发现,学生课外阅读量普遍不足,“每学期认真读两三本书都算多的”。因此,她制作了“读书考勤表”发给班上每位学生,并要求家长签字。一个学期后,不少家长感受到阅读对孩子的改变,开始主动将孩子每天的读书心得分享到班级群里。不久,学校其他老师也开始效仿,“读书打卡”成为每个班的另一种考勤方式。
“阅读对孩子的改变,老师们感受很深。”五年一班班主任卫金秀说,学生杜宇诚一直有些“好动”,语文课上难以集中注意力。“读书打卡”让杜宇诚思维活跃的特点得以发挥,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他开始用思维导图梳理每本书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并逐渐将这种方法运用到了语文学习上,成绩进步明显。
据统计,红钢城小学1500多名学生,一个学期平均每人读了9本课外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