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院校免疫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2018-01-08唐小标

大观 2017年11期
关键词:免疫学改革与创新实验教学

唐小标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与技术的迅速发展,免疫学已成为连接生物学与医学的重要纽带,成为医学类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医学基础课,但在实际教学中本门课的教育与学习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有效提高高职院校免疫学实验教学质量,我们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深切的体会到只有强化免疫学实验课各个环节,采用经典与创新结合的教学方法,传统与现代并用的教學手段,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

随着职业教育研究及改革的深入发展,卫生职业教育理念也不断更新。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成为知识结构的设计者,使学生善于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教学方式也在由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教学向综合性实验教学转变。而免疫学基础教学中实验教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既可验证有关理论,又可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基本概念,强化操作技能,还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笔者在从事免疫学教学中发现多数学生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认为理论学习是硬任务,而实验操作是软任务,对实验课不够重视。针对这一现象,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谈谈对高职医学院校免疫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的体会,从而提高高职院校医学专业免疫学实验教学的质量。

一、免疫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教学教材跟不上医学发展

免疫学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但是教学大纲的模式化,加之教材的滞后性,导致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同时,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免疫学成为研究热点,有非常多的新进展,免疫学在临床应用方面变化较大,使得既有教材更加跟不上临床医学的发展。

(二)实验教学方法比较陈旧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对知识熟练掌握应用是教学的唯一目的。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学习机械,知识面狭窄,难以适应临床课要求。免疫学传统的实验课往往是讲完—个章节的理论,之后安排一次实验,实验均为验证性实验,实验内容零散,各实验之间缺乏联系,以学生重复教师演示实验或教师讲学生作为模式,这样的实验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实验教学内容经典、单一和过时

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多以验证理论教学的内容为主,经典的实验项目较多,如免疫学实验中的抗“O”实验、反向间接凝集早孕检测实验、溶血反应等有的实验,早已不能适应当今医学发展的需要,再行开设实属浪费时间和财力。

(四)实验教学师资配置及带教水平欠佳

由于实验教学处于次要地位,故实验教学配备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一般高校的特聘教授、骨干教师多半仅带教理论课,而实验教学的教师往往是不从事科研的教师或青年教师等。由于实验教学所处的地位,教师也缺乏相应的培训环节,故实验课带教教师的带教水平相对不高。

二、免疫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一)充分准备,正确引导

要想实验能够顺利进行,教师必须做好充分准备,这不仅包括实验材料的准备,也包括理论知识的准备,不管是教学老师还是实验老师,都必须有扎实的理论技术功底,才能指导学生。实验前要给学生讲解实验,要求学生提前了解实验理论及步骤,知道每一步要干什么。

(二)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1.诱导式教学

尽可能采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诱导式教学,诱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方法通常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以文字、模型及图表形式叙述医学现象,这种教学模式信息容量传输通道少、速度慢、效果差,学生很难掌握,因而运用直观教学方式,利用模型、挂图、标本等资源以及电教、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组合进行教学,使教学更加形象、逼真,利于学生进入情境教学境地,便于接受理解。免疫学内容中理论知识较多,诸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难以理解和掌握。

2.多媒体教学的合理使用

多媒体可使教师与学生之间以文字、声音、图像及形象动画等进行交流,将黑板、语言难以描述的、微观的教学内容以视频和声频的形式表现出来,运用图形处理技术能够把抽象问题具体化,静态问题动态化,微观问题宏观化,从而降低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顺利突破,使学生理解透彻、掌握准确,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到抗体的产生时,插入疫苗种植全过程的录像,立即使学生精神为之一振,加深了印象,增进了理解。在这里,要提出的是,如果一味地强调课件的作用,教学手段单一,让学生从头至尾见到的都是大屏幕上的图像,这就成了典型的电脑“满堂灌”,教师成了机械的电脑操作者,丢掉了主导者的地位,这种单一的教学手段并不见得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演示与讲解相结合。媒体演示是为主或是为辅,是先演示后讲解,还是先讲解后演示,或是边讲解边演示,教师要心中有数。不要将教学的内容全打进课件里面,这样学生根本就没有任何兴趣,甚至有可能把教师的课件拷回宿舍学习,不来课堂学习。

(三)精心策划,周密实施

教师在指导学生操作练习时的表率作用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对提高学生操作练习基本功,培养学生今后开展教学或科研工作可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师在指导学生操作练习时必须对学生的操作加强指导使其掌握正规的操作要领。

(四)良好沟通,课后强化

在实验进行过程中,教师要紧密跟进,与学生要很好地沟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实验进程及效果。且实验课的结束并不代表实验教学的结束,课后学生需要完成实验报告,所以实验报告就成为检验实验教学的重要工具。很多同学不重视实验报告,仅仅是把实验的结果堆砌在实验报告上,也不加以分析讨论,没过多久便将实验的内容忘掉了。所以教师要起到督促监督的作用,在实验课课堂就要强调实验报告的重要性。如果学生能认真对待实验报告,认真完成实验报告的这几部分内容,无疑会加强对实验的理解,实验课的教学效果也必事半功倍。

三、结语

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方法,必将为免疫学的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时代的进步,医学难题的不断突破,这都需要坚实的医学基础知识作为强大的后盾,所以新型教学方法理念的创新、改革都将成为学生学习免疫学学知识一大助力。尽管我们在免疫学的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中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门学科的改革、创新和建设远未结束,仍然需要继续进行新的改革与创新探索。

【参考文献】

[1]王锦倩,祁国明.关于医学高职高专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1(05):1-2.

[2]段斯亮.高职高专院校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改革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3(14):90-91.

[3]邵桂兰.加强实验教学提高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教学质量[J].中等职业教育,2011(12).endprint

猜你喜欢

免疫学改革与创新实验教学
翻转课堂与沉浸式教学法在免疫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中医药院校《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材分析与创新
双语教学效果影响因素探究
高校网球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浅析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与创新
高职院校汽车营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