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音乐教改中对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策略
2018-01-08徐娜
摘要:民族的发展与进步是与人类强大的想象力、创造力所紧密结合的,这两种能力的培养对于音乐学习所起到的作用可以说是等同的,只有不断强化这两种能力,才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演唱并创造音乐。而在音乐教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之下,对于学生音乐能力培养也有了较高要求。鉴于此,文章将从当前大学音乐教学现状入手,进一步分析培养学生想象创造力的重要性,最后提出几点培养策略。
关键词:音乐教改;想象力;创造力;培养策略
一个民族若想取得发展进步,不断壮大自我,就需要拥有强大的想象能力,以及创新创造意识的人才。而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性的学科,对于培养具有较强想象力与创造力的人才显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音乐教改背景之下,更极大要求着音乐教学要体现人本理念,注重人才的综合培养。若再沿用传统的音乐教学策略,显然难以培养出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为此,如何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想象创新能力值得深究。
一、大学音乐教育教学现状
就当前大学音乐教学现状来看,学生音乐想象力、创造力培养的重视度仍尤显不足。虽然我国致力于素质教育改革,且大学音乐教育也有了相应的改变,但总的来说,音乐教育仍旧是以选修课程存在的。[1]这就使得音乐课程在大学教育中仍隶属从属地位。而学生往往会根据课程重要性体现出不同的学习热情,所以音乐学习热情也会骤减许多。此外,由于部分教师缺乏对学生想象创造力的培养,授课时也只是将重心放在作品的简单讲解,或是播放一些音乐曲目,这显然不利于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更难以促进学生想象力发展,创造力的提升。
二、音乐教改中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性
对于广大学生来说,开展音乐教育,培养想象力与创造力是极为重要的。一方面,音乐想象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分析音乐作品时,借助多媒体或是其他形式来激发学生联想音乐画面、情感,学生有了充足的画面情感后,便能够深入作品的思想情感世界中,从而获得音乐造诣的提升。另一方面,音乐创造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思维发展极有益处。如教师创设音乐剧,让学生自行选取作品来加以演唱,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仅能获得对作品强烈的情感体验,且编排音乐剧的这一过程也极大考验着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对于学生思维思考能力的提升显然大有裨益。为此,教师在音乐教改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对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
三、音乐教改中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策略
(一)更新理念,提高想象能力
以往教学大都重视对作品分析讲解,而对于学生想象能力培养有所欠缺,显然不利于学生音乐素养提升。为此,教师还应更新教学理念,将学生想象力培养作为教学重点。
如在品鉴《春江花月夜》作品时,教师便可充分结合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夜月》来展开教学,教师可事先为学生朗读该首诗歌,然后让学生轻闭双眼,配比柔和曲目,从而引发学生的无限想象,待学生进入到一定情境后,教师再邀请学生来分析与品悟该首乐曲,而学生情感上有了一定的体验后,自然能够说出作品的内涵,这既有效地促进了想象力的开展,对于学生音乐分析能力的培养也大有裨益。[2]
(二)善用现代技术,提高学生创造力
大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学条件。学生创造思维形成的关键有赖于一定的物质基础,而这种物质基础也是学生创造力的催化剂。教师有机融合多媒体、互联用来展开教学,或是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体验录音棚的感觉,不仅能让学生沉浸于音乐的学习当中,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體验,还能提高学生创造音乐的兴趣,从而有效地完成自创的音乐作品。所以说,教师应当充分结合音像与情境。
例如欣赏《瑶族舞曲》时,教师可事先让学生了解有关于瑶族的一些风俗人情、自然山水风光等,待上课时,请学生来展示自己的所知所解,此时教师再结合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塑造一个生动形象的音乐意境,让学生观看瑶族的自然景观、富有特色的民族音乐舞蹈视频或是图片,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想象这幅作品,并加强对作品的感知,更为学生创新作品而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此时教师再借助丰富的教学资源来暗示和指导学生,便可激发学生内在创造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培养学生创造力时还应当留足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与思维能力,以便创造出更多丰富多彩的音乐作品。
(三)注重方法,养成创新习惯培养
提高想象力还有创造力的关键在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教师创设音乐教学活动时,还应当积极完善创新思维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音乐创造能力。
例如学习《仲夏夜之梦》时,教师可在学生学完教材的相关内容后,要求学生以“梦幻”为题材,来展开音乐创作。创作形式,可由学生自由发挥,学生可选用吉他来演奏相关音乐作品,亦或是二胡、古筝等乐器来创造演奏作品。[3]此外,教师还可指导学生进行编词作曲谱,并让学生根据所创造的内容来尝试演奏,哼唱出来。如此教学模式,既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对学生发散思维、创造思维习惯的养成也极有益处,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音乐想象力、创造力。
四、结语
音乐教改中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意义重大,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十分重要作用。为此,广大音乐教师必须摒弃旧的教学理念,以新的教学面貌,丰富的教学经验,来扩宽教学空间,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想象空间,养成良好的创造思维能力,如此,才能为学生日后音乐发展而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严晶辉.音乐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培养的思考[J].科研,2016(12):77.
[2]赵丽娟.浅析高校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大观,2016(02):30.
[3]唐芳.音乐教改中对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策略探索[J].大众文艺,2016 (01):257.
作者简介:徐娜(1982-),女,河南新乡人,白俄罗斯国立文化艺术大学艺术硕士研究生,新乡学院音乐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舞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