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弟子规》与幼儿健康人格和良好习惯的培养
2018-01-08吴姜治
吴姜治
摘 要:《弟子规》是我国传统的启蒙读物,在古代儿童的教育中始终发挥着约束行为等的重要作用,一直处于一种学习的基础地位。在当今时代,随着教育的发展,教育工作者从传统教育工作中汲取营养,进一步发现了《弟子规》等国学读物对当前幼儿成长的意义,围绕《弟子规》与幼儿健康人格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展开讨论。
关键词:《弟子规》;幼儿教育;健康人格;良好习惯
近年来,幼儿教育逐渐掀起了一场国学热,在一些幼儿教育督导机构中,专门开设了这样的课程,并且有很多家长愿意为其买单。与教育市场国学热相对比的,是幼儿园国学教育的缺失。其实幼儿园教育中并非没有意识到国学教育的积极意义,只是没有大范围的引入,并且缺乏明确的教育体系。本文仅针对《弟子规》进行探讨与讨论,研究这部传统的幼儿启蒙读物在今天还有哪些可取之处,如何进行推广。
一、《弟子规》对当今幼儿教育的时代意义
传统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是因为在经过层层筛选之后,其中古人的智慧光耀千古,对当时当世仍然能够产生影响。《弟子规》作为我国儒家经典之一,能够流传至今,本身就是一种前人智慧的传承,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其中蕴含的意义。
(一)《弟子规》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品格
在幼儿时期,孩子接触到《弟子规》,其中的“孝”“悌”“信”等,对于幼儿的行为都能产生一定的影响,长期诵读,能够对儿童的行为产生一种约束作用。其实细细品读《弟子规》,会发现,如果将其中的内容运用于现代的实践,将其转化为具体可行的事情,引导幼儿去做,至少告诉幼儿这样是对的,引导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成为一种向善的状态,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弟子规》中的内容如果参照现代社会进行细化,就会发现影响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衣、行、食等多个方面,长期坚持下来,定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影响。
(二)《弟子规》有助于幼儿良好情操的培养
《弟子规》作为我国的一项经典读物,其积极影响远不止于看到的一些内容,而有许多内容也许在小学阶段幼儿还并不能接受,如什么是“孝悌忠信”,单是这四个字,不仅幼儿,包括许多成年人都捉摸不透,但是在幼儿阶段引导幼儿去学习品味《弟子规》,其意义就在于在幼儿的心中埋下了一枚种子,能够促使幼儿在新的时代下接受与品味,能够逐渐内化为孩子心中的一种气质。你在孩子心中重向善,孩子就会不断地向善,因此,在幼儿阶段推行弟子规,其意义就在于能够促使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情操,奠定足够的气质,这是日后用金钱以及教育都很难达到的。
(三)《弟子规》对教育的发展提供启示
在幼儿教育中融入《弟子规》,其实本身也是教育发展的表现,并且能够对日后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启示。《弟子规》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是因为不同的时代对它都有自己独特的解读,这其中有共性的这部读物本身的内涵的吸引,同时也有不同时代的独特烙印,同样的话语在遥远的古代和现代社会有截然不同的意义。在幼儿教育中加入《弟子规》的内容,既是经典的新解读,也是在解读经典中对教育工作本身的反思。在我国教育理念下,很多时候教育陷入了一种技术主导的道路,教师试图将更多的知识传授给幼儿,却缺乏足够的人文性的传递。而在幼儿时期就展开《弟子规》的学习,能够在幼儿心中埋下一颗人文的种子,逐渐生根发芽,使孩子们明白一些道理,远比枯燥的说教要实在。
二、《弟子规》在现代教育中的具体运用
(一)教师以灵活的形式传递《弟子规》
在教育中,教師要想使幼儿接受《弟子规》,单纯的说教或是让幼儿背诵是没有用的。教育工作可以从诵读开始。作为我国国学经典的代表,《弟子规》本身继承了我国传统文学的优势,带有韵律性,朗朗上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读关注到这样的事物,甚至记忆一些语句,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除此之外,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一些灵活的形式,幼儿时期幼儿对问题的看法还是很单纯的,以直观感知为主,教师可以尝试将《弟子规》编成故事,让幼儿即兴表演,或者编成歌,让幼儿唱出来。适当的小游戏,如《弟子规》接龙等,都能很好地服务于幼儿及教育。
(二)加强与家长的合作
《弟子规》涉及的范围很广,尤其是家庭的很多,和父母、兄弟姐妹等应如何相处等,都可以在《弟子规》中找到踪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积极寻求家长的配合,共同为幼儿营造一个守“礼”的环境,为幼儿的成长创设良好的环境。幼儿在学习《弟子规》的同时,也是教师与家长获得启示的过程,是一个多向进步的过程。
在当前幼儿教育中,引入《弟子规》作为读本,为儿童的成长奠定人文基础,能够为儿童未来健康生活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奠定基础,这也是当前幼儿教育工作发展的新思路。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地摸索与探寻,以期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河.《弟子规》在现代学校养成教育中的意义[J].赤峰学院学报,2012,18(1):45-46.
[2]龙霞.由《弟子规》看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19(6):43-4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