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方式初探
2018-01-08陶雨王莉卢禹彤
陶雨++王莉++卢禹彤
摘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很多学者呼吁人们重视人文素质教育。但随着经济浪潮的一波波袭来,一些民办高校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流于表面,雷声大雨点小,执行效果不容乐观,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即是探讨人文素质教育的教法问题。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共情”教学理念 ;人文方法
一、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双管齐下
目前学界关于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并没有给出统一的界定,有的学者认为“人文素质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有的学者认为“狭义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相对应,是指在人文方面人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相对于‘科学主义,它强调的是关注人的生命、价值的意义的人本主義;相对于实用主义,它强调的是注重人的精神追求的理想主义或浪漫主义”。还有的学者认为“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度、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就是旨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虽然没有确切的界定,但是有一个共识,就是人文素质教育不是单一的工具性教育,而是一种兼容并包的融通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也不是能使学生一蹴而就且立竿见影的有所变化的教育,而是一种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地对学生内在人格进行熏陶与塑造的教育。
教育观念关系着整个教学活动能否良性开展,应用型教育观念片面强调岗位操作技能的培养,忽略人文素质渗透与教育会使得学生除了专业知识稍有所成,而其他的如批判性态度、创造性思维都有所缺乏,想象力萎缩,会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工具人”或“机器人”。所以要改变人文素质教育方式,首先需要高校改变教学理念,要重视人文素质教育,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使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驾齐驱,打破专业教育“一枝独秀”的垄断地位。事实上,专业教育并不具有排外性,相反专业的发展应与人文素质发展齐头并进。“打破以‘单一智育型为主的层面,向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审美意识等方向转变,使人文精神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在思想上融为一体,进而促使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在教学内容上相互补充,在教学实践中相融互生。”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双管齐下,齐头并进且相得益彰会使学生的能力趋向于一个全面发展的动态平衡状态。
二、“共情”教学理念
“共情”作为一个专业的咨询心理学术语,是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的,特指咨询师体验求助者内心世界的能力。笔者大胆将其引入到教学方法上来,是因为课堂教学不应该仅仅使焦点聚焦在学生理论知识的提高上,同时更应该对学生心灵的成长给予充分的关注;课堂教学不仅要提升学生的智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商、逆商。那么如果在课堂上,教师能够提供或组织一些同学之间的交流活动,给学生提供机会去了解他人,了解自己,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自然而然的就会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与洞察力。学生会就有能够很好地揣摩、体会、设身处地理解他人、从他人的角度而不是自己的角度看待存在争议的问题、能够听懂他人的“弦外之音”等能力。这些能力其实可以理解为广义或者广泛化的“共情”。当学生具有一定的“共情”能力时,学生的人文素养自然得到提升。笔者认为所有的理论知识的落脚点、作用点仍然会落到或者说作用到人的交往与生活中,采用“共情”教学理念打造有凝聚力的共同体是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尝试的方式与方法。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哪些方法使学生具有“共情”的人文素养能力呢?笔者认为首先要打破民办高校普遍实行的“大班额”授课模式。“大班额”指的是有些民办高校课堂人数达到七八十人,甚至百人以上。师生配比达到1:100,偌大的阶梯教室,乱哄哄的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学内容的展开,课堂问题的探讨,学生作业的反馈等怎样有效实施?基本的教学内容的展开在这样的课堂上可能都只能得过且过,更何谈得上开展学生的交流活动,“共情”活动在这样的课堂上只能是纸上谈兵,由此可见教学师生配比首先要保证小额班级。
其次,课堂要多多开展“飞鹰行动”“合作探究”“翻转课堂”等多种多样的学生能够切实参与的活动。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活跃”起来,不应该呆板的让学生坐在那里生硬的灌输知识,如果学生之间能够互动交流,学生之间的思想相互碰撞,并且彼此能够很好的沟通、交流、求同存异,尊重不同的意见,在这样的互动贯穿模式下,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体味到别人的想法,不再以自我为中心,同时在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也会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往大了说甚至会明确自己的人生价值不再每天庸庸碌碌,随波逐流,这其实就是“共情”。学生之间通过互相探究、讨论,一个独立的心灵与另一个独立的心灵碰撞、交汇,心灵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爱与被爱的体悟会越来越真切,人文情怀,人文素质教育就在这一次次的活动中悄然而充分地予以诠释出来了。
三、“感悟式”人文方法
“人文方法多以体悟的方式去感知这个世界,即使它包含了理性的思考,也是以感性的体悟的方式进行的。”“人文方法与科学方法不同,科学方法强调精确性和普遍适用性,旨在调整知识结构,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人文方法注重的是融入自我、重在定性、强调体验和与特定的文化相联系,旨在内化道德原则、规范形成美德,树立信仰,养成人性和思维创新。”可见,想要更好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首先应该辨识出传统的科学方法和人文方法的不同点。传统式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灌输,旨在让学生获得技艺性的本领,所以更多的是让学生在技术层面掌握工具性的操作技能,追求看得到、摸得着的量化能力;而人文方法注重的是潜在的精神感受,是心灵深处的净化与升华,它重在体味,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精神食粮,虽然不能量化但却是力量无限大,因其一旦形成便不会消失且会伴随学生终身,让学生终身受益。操作层面的本领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练习的次数减少而逐渐减弱甚至消失,但是人文精神素养一旦涵养身心即会终身保存,甚至在人生某个时刻可能会发挥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由此可见,教师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不应该是硬生生的要求、规则,不是逻辑思维的强化,而应该以身传教,循序渐进,潜移默化,重在情感上的富足,感性层面的体味。人文素质教育的方式方法应该以切身感悟为纲,以学生真切所感为领,换句话说就是“要求教育者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能够自觉自主地建构人文精神”。内化人文素质,重视引导和启发的作用,让学生当主人,让学生具有强烈的主观能动性,去用自己的所见所感构筑自己心灵的港湾,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做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能够尽情肆意的“诗意的生活”。
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应该受到各民办高校的重视,应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予以大力推进,只有这样每一个学生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快乐的公民。
参考文献:
[1]王彩凤 关于“以人为本”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12,(5):168.
[2]崔建新 人文素质及其培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17-119.
[3]于立军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途径探索 [J]辽东学院学报 2009,(2):120.
[4]杨艳秋 关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省思 [J]教育探索 2015,(7):38.
[5]怀特海 庄莲平,王立中译 教育的目的[M],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7.
[6]肖峰 论科学方法与人文方法[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1995(1):57-61.
编辑/吕秀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