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谈备考冲刺的基本原则

2018-01-08滕慧妮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年22期
关键词:备考原则理念

滕慧妮

【摘要】备考是热点话题.“经典高频母题串链法”是基于课标要求、尊重基本原则、体现学科素养的应考新理念.

【关键词】备考;原则;理念;经典高频母题串链法

怎样应对初中数学冲刺复习?方法很多.但方法的选择总要有遵循原则.备考冲刺应遵循怎样的原则呢?下面结合田献增教师提出的“经典高频母题串链法”(下文简称“经典法”),谈一下个人看法.

一、备考冲刺基本原则

考前冲刺階段师生及家长共同关注的话题,可概括为两点,即:关注考生良好应考心态的培育;关注学科针对性内容的选择.为落实上述目标,备考冲刺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培育良好心态的原则

备考冲刺培育学生良好的心态是家长、教师、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培育学生良好的应考心态,恰当的激励形式是培养学生自信心有效方法之一.因为激励可使学生树立自信,产生动力,激发热情,创造灵感.考前恰如其分的激励是学生战胜应考“心疾”的法宝.

(二)目标指向拉分题的原则

因为中考是选拔性考试,拉开分数,不在于简单题,也不在于压轴题,关键是介于中档偏上的拉分题.

(三)选择经典模型的原则

江苏著名的考试专家葛军就目前备考现状指出:师生备考往往“心中无‘经典.”判断一个(数学)题是否是优质题,其标准是看它能否衍化出新类型的题来.因为经典模型具有衍生性强、问题设计灵活的特点,同时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四)系统整合数学思想方法的原则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课改实施后,数学思想方法首次纳入了数学的基础知识范畴.它是数学的灵魂,数学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数学思想方法的指导.因此,在备考冲刺阶段,结合经典高频题型,系统整合数学思想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二、“经典高频母题串链法”赏析

“经典高频母题串链法”针对初中数学内容,设置了包括“探索规律”在内共10个专题.每一个专题包括“经典选读”、高频考点模块(2~4个)、“考前选练”三个栏目.每一个模块,设有“关键词提示”“数学情境”“数学眼光”等.

(一)案例展示

【数学情境】

下图是我国古代数学家杨辉最早发现的,称为“杨辉三角”.

【数学眼光】

(1)问题:(1)你能写出上图中下一行的数字吗?……

(2)解析:(1)观察可知,三角形的“两腰”上的数字都是1,底边上非顶点的数字都是这个数字正上方两个数字的和……

(3)解答:(1)1,5,10,10,5,1.

(4)思想与方法:探索如“杨辉三角”数阵中规律问题,常常需要纵横观察,前后联系,然后转化为“数字规律问题”,简单的“数字规律问题”可直接得到,复杂的“数字规律问题”可借助等式规律进行探索.

(5)数学情境再思考:请按“杨辉三角”的规律写出(a+b)n的系数或展开式:(a+b)5=.

(6)选一题,练一练(3个题目)

一个叫巴尔末的中学教师成功地从光谱数据95,1612,2521,3632,…中得到巴尔末公式,从而打开了光谱奥秘的大门,请你按照这种规律,第n(n≥1)个数据是.

(二)案例赏析

我们知道,“杨辉三角形”不仅是我国数学文化的瑰宝,也是学生后继学习重要的数学情境.“经典法”的设计完整地体现了备考冲刺原则.

“规律探索问题”是中考数学的必考内容,此类问题按常见的题型可分四类(仅是为备考复习而分类,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分类),即“等式规律”“数字(阵)规律”“图形规律”“图像规律”.题目难度往往中档偏上,在中考试卷中常常出现在填空题、选择题的后半部分,属于中考的拉分题.可以看出,“经典法”的设计遵循了备考冲刺“目标指向拉分题”的原则.

“经典法”紧紧抓住中考数学试题的特点,将已经熟悉但彼此孤立的问题,或按题目的“数学本质”,或按题目的“内在联系”,或按题目的“产生背景”,或按题目的“思想方法”等将孤立的问题联系了起来,不仅达到了“系统整合数学思想方法”原则的目的,也达到了“孤立考点成串,解题方法成链”的目的.

三、结语

“经典法”不仅给应考师生备考提供了新理念,为落实课标要求,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新思路.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成果公开后,由连续两年国内实践学校检验结果证明,“经典法”是目前最为有效的备考冲刺的方法.(本文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田献增老师的帮助,在此深表感谢!)endprint

猜你喜欢

备考原则理念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3000亿元养老基金入市“备考”
3000亿元养老基金入市“备考”
语文作文题立意解析与备考探析
古诗难懂之因探微
基于考题分析的圆锥曲线内容备考探究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