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背”走向“诵读”
2018-01-08钟国琴
钟国琴
摘 要:低年段古诗教学中存在着“读背”这一现象,学生对古诗不求甚解,只要背出来就行,而真正要想在古诗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必须要从“读背”走向“诵读”。学生在模仿、探究、延伸中,反复朗读古诗,做到感情充沛,抑扬顿挫,并通过内化、吸收和存储,形成语感。
关键词:低年段学生;诵读古诗;模仿;探究;延伸
现阶段小学语文古诗课堂教学现状中的“读”往往指的是学生呆板无意识的“读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针对这一现象,我在所带的班级中,就如何以古诗为切入点,从“读背”走向“诵读”,开展了一些研究,以此培养低年段学生的语感。
一、模仿,构建朗读的框架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改变了以往“古诗不作为低年级阅读内容”的做法,明确提出小学低年段诵读“浅近的古诗”这一要求。那如何才能让学生改变原有的简单机械的“读背”,提起诵读的欲望呢?低年段学生的模仿能力非常强,教师成为这一年段孩子最想模仿的对象。古诗教学,也应当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学生模仿的过程中启发、暗示、导入诵读。例如,我在进行《春雨》一课的教学时,就采用了激励性的语言及学生模仿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使其能积极主动地想去诵读古诗:
【课例1】
师:(教師踱着方步,双手自然放在身后,学着古人的样子走进教室。口中吟诵着《春雨》)
生:(部分学生不由自主地和老师一起念了起来。)我也会!
师:你们可真是了不起啊!那你们谁能勇敢地学着老师刚才的样子读读这首诗呢?
生:(小手举得高高的)我来!我来!
师:看来,想和老师一样读诗的同学可真不少。想要和老师一样读得好,可是有秘诀的。(故作神秘样)你刚才从老师的诵读中发现了哪些秘诀呢?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生1:要把字音咬准。
生2:要读得慢点。
生3:要知道诗的意思。
生4:要学着古人的样子摇头晃脑。(其他学生哄堂大笑)
师:大家都笑了,可是你们知道吗,古人摇头晃脑可是有学问、有讲究的。刚才几位同学观察得很仔细,那同学们能不能根据这几位同学总结出的秘诀先自己练练,然后读给大家听呢?
学生感受到学习古诗原来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学生心中不由地产生一种“我行!”“我可以!”的自信情绪。同时,老师走进教室时诵读古诗的样子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学生在不经意中模仿着,这在学生的心中洒下了一颗珍贵的种子,而这颗种子必将在老师的引领下,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二、探究,丰富诵读的内涵
低年段小学生不是带着一张白纸来学习的,他们对该怎样朗读并不是完全一无所知,这时就需要老师采取一种更加自由的朗读策略指导:可以根据自己对读物的理解,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朗读。学生在这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下,创新式地点燃了诵读古诗的热情,主动学习,探究诵读的奥秘。
我在教学《古诗两首》一课时,采用了竞赛的形式,让学生以诵读古诗为主线,去自读、自学、自悟,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去主动探究、品味古诗中语言文字的魅力,养成诵读古诗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学生在朗读中、在研讨中、在交流中,想尽各种方法说服对方,诗句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情感在学生脑中不断碰撞、丰富,逐渐“活”了起来。学生在诵读中,身临其境、身闻其声、身见其形,逐步深入,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最终获得审美体验,受到思想教育。这样的教学另辟蹊径,但达到的效果令人为之一振。
三、延伸,享受诵读的乐趣
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中,有不少的古诗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就拿“春天”这一主题来说,仅教材中编排的就有孟浩然的《春晓》、杜甫的《春雨》、白居易的《忆江南》、高鼎的《村居》等。在学习古诗时,将这一类古诗放在一起,让学生诵读,感受每首诗中所描绘的画面,让学生在诵读中升华自己的体验,感受诵读的乐趣。课后收集一些有关“春天”的古诗,组织一次“众里寻‘春千百度”的系列活动,让学生各展所长,将自己喜爱的作品通过不同的方式、最擅长的手段表现出来。画画好的用笔画下这满园春色;朗读好的将这鸟语花香的《春晓》、善解人意的《春雨》等吟诵出来;文笔好的也来做一回小诗人,用自己的诗作来赞美这大好春光;唱歌棒的,可以像百灵鸟一样,用你美妙的歌声留住这灿烂美好的时光。
再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二年级下册教材中白居易的《忆江南》时,我让学生搜集白居易写的另外两首《忆江南》,引导学生从描写的时间、地点、心情将三首古诗进行对比阅读。学生在比较中很容易就发现这三首诗的地点不同、时间也不同,但心情一样,都表达了作者对江南往事的无限追忆之情。这样不仅让学生学会了比较,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而且更加深入地感悟作品的人文内涵,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
古诗教学,关键在于“诵读”。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虽然低年段学生对于枯燥、乏味的古诗词往往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来,但是,区别于呆板的“读背”,别出心裁的“诵读”形式,是激发学生蕴藏独立学习潜能,调动学生学习渴望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郭沫若,高国平.郭沫若论创作[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77.
[2]洪镇涛.返璞归真的语感教学:语感教学构架[J].中学语文教学,2006(8):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