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壮秧培育技术

2018-01-08杨春琼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17期
关键词:培育技术水稻

杨春琼

摘要 要使水稻增产增收,育秧是关键。只有育出秧龄适宜、叶龄整齐、叶片宽大、根系发达、无病斑虫害的秧苗,才能为水稻增产增收打下良好的基础。介绍了水稻壮秧培育技术,主要包括秧田选择与整理、选用优良品种、做好种子处理、适时播种育秧、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水稻;壮秧;培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7-0031-02

俗话说“秧好一丘,谷好一片”,只有育出秧龄适宜、叶龄整齐、叶片宽大、根系发达、无病斑虫害的秧苗,才能为水稻增产增收打下良好的基础。

水稻育秧的基本要求是培育壮秧。概括起来就是秧龄适宜、叶龄整齐、叶片宽大、叶梢粗短、黄枯叶少、发根力强、植伤率低、没有病斑虫害、根系发达、短白,根系无黑根、分蘖早、单株带蘖多、带蘖率高、插秧后返青快的健壮秧。具有上述特点的壮秧,移栽后具有下述优点:一是发根力强,返青分蘖快。采用拔秧移栽的秧苗,由于原来的秧根大多被损伤,所以移栽后要返青分蘖快,首先必须扎好根,而秧苗在移栽后的7 d内,很少从土壤中吸收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稻苗发根所需的营养物质是从地上部运来的,壮秧因其干重大,含碳水化合物和营养物质多,为发根贮存了必要的养分,其发根快而多,返青活棵快,分蘖早。二是抗逆性强。移栽后,秧苗要遭受高温烈日、干旱等多种条件的考验,秧苗太嫩细弱,就会因叶片蒸腾失水太多,根部吸水又跟不上而枯死,壮秧的体质强健,表皮细胞的碳质化程度好,束缚水比例大,原生质保水能力强,植株的抗旱耐高温能力就都较高,比弱苗抵抗力强。三是壮秧分蘖快,成穗率高,秆壮穗大粒多,产量高。现将水稻壮秧培育技术总结如下,以供种植户参考。

1 秧田选择及整理

选择背风、向阳、离水源近、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结构良好、杂草少、无病虫、无家畜家禽践踏、离本田近的地块作秧田。秧田要及早翻挖晒田,清除禾头、杂草,减少越冬虫源,同时施腐熟猪、牛、鸡粪等农家肥7 500 kg/hm2,普钙450 kg/hm2作基肥(如无农家肥可用复合肥600 kg/hm2、尿素150 kg/hm2代替)。精细整田、耙匀耙平,墒面宽按1.6 m开墒,沟宽30 cm,开好四周田边沟,要求畦面平,高低不过寸,然后整平耙细,才可播种。

水稻育秧可采取薄膜育秧、旱育秧、塑盘育秧3种方式,3种方式各有利弊,薄膜育秧管理方便,操作简单,但增产效果不如旱育秧和塑盘育秧显著,旱育秧育苗时程序比较繁琐,但分蘖率高,增产效果好,塑盘育秧省工省时,但栽秧时要求浅水层,一般很难实现,农户应根据自己田块及水源实际选择相应的育秧方式。在有水育秧的前提下,多數农户习惯采取薄膜育秧的方式,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育秧,扣种稀播是育出壮秧的关键,移栽大田的用种量为旱育秧不超过45 kg/hm2,塑盘育秧、湿润育秧不超过60 kg/hm2,薄膜育秧不超过90 kg/hm2。育秧期根据各地秧苗移栽期减去秧龄的日期来决定。秧龄:薄膜育秧55~60 d,旱育秧35~40 d,塑盘育秧40~45 d。

2 选用优良品种

牟定县水稻主推品种以楚粳27号、楚粳37号(产量高,米质稍差,适合出售谷子)、楚粳28号、楚粳39号(米质好、产量稍低,适合出售米)为主,冷凉山区推广种植合系22-2水稻为主。

3 做好种子处理

要求选择发芽率高(90%以上)、纯度高(99.5%)、整齐饱满、发芽势强的种子。同时应做好种子处理工作。

3.1 晒种

晒种可增强种皮透性,促进酶的活性,增进胚的活力,从而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播种之前,选晴天将种子摊放在席上,铺7~10 cm厚,晒2~3 d,要薄摊勤翻[1]。

3.2 选种

一般进行风选、筛选和比重选3个步骤。比重选的做法是,每50 kg水加食盐7.5~10.0 kg,把种子放到盐水中搅拌,捞出浮在水面上的秕谷杂物,取出沉到下面的饱满种子。立即用清水冲洗,将盐洗净,然后浸种。选种要求快,一般应在4~5 min内完成。

3.3 浸种消毒

浸种是使种谷较快地吸足达到正常发芽的含水量(40%左右),促进发芽整齐。达到稻种萌发要求的最适水分所需的吸水时间,水温30 ℃时约需30 h,水温20 ℃时约需60 h。浸种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3~4 d,温度保持在12 ℃左右。种子吸水达种子重的40%时即可发芽。在浸种的过程中加1%石灰水,或用克瘟散乳剂500倍液浸种24 h,可以达到防病目的。

3.4 催芽

催芽要求达到“快”(2~3 d内催好芽)、“齐”(发芽率90%以上)、“匀”(芽长整齐一致)、“壮”(芽色白,无异味,芽长半粒谷,根长一粒谷)。催芽方法有地窖催芽、温室催芽、酿热物温床催芽等。催芽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一是高温露白。指种谷开始催芽至破胸露白阶段。种谷露白前,呼吸作用弱,温度偏低是主要矛盾。可先将种谷在50~55 ℃温水中预热5~10 min,再起水沥干,上堆密封保温,保持谷堆温度35~38 ℃,15~18 h后开始露白。二是适温催根。种谷破胸露白后,呼吸作用大增,产生大量热能,使谷堆温度迅速上升,如超过42 ℃持续时间3~4 h以上,就会出现“高温烧芽”。露白后要经常翻堆散热,并淋温水,保持谷堆温度30~35 ℃,促进齐根。三是保湿促芽。齐根后要控根促芽,使根齐芽壮。根据“干长根、湿长芽”的原理,适当淋浇25 ℃左右温水,保持谷堆湿润,促进幼芽生长。同时仍要注意翻堆散热保持适温,可把大堆分小,厚堆摊薄。四是摊晾锻炼。根芽长度达到预期要求,催芽即结束。播种前把芽谷在室内摊薄炼芽24 h左右,以增强芽谷播后对环境的适应性。遇低温寒潮不能播种时,可延长将芽谷摊薄时间,结合洒水,防止芽、根失水干枯,待天气转好时,抓住冷尾暖头,抢晴天播种[2]。

4 适时播种育秧

要求适期早播。应根据气温变化、育秧方式等确定播期。无论早晚播种都要求下种均匀。

4.1 薄膜育秧

移栽大田播种量75~90 kg/hm2,秧田与大田比为1∶10,泡秧田前施入优质腐熟农家肥30 t/hm2,然后耕捂,做秧田的同时,施普钙450 kg/hm2、硫酸锌30 kg/hm2、硫酸钾120 kg/hm2,播种前1~2 d按1.2~1.4 m开沟理墒待播,沟的规格为30 cm×40 cm,以水面校平墒面,控水1~2 d后,墒面干燥至谷粒可以入半或1/3时播种,不能太干燥或过湿。播种时芽谷称量到墒,分2~3次均匀撒播。播种后,用细粪土盖种,用50%杀草丹2 250~3 000 mL/hm2兑水750 kg/hm2均匀喷雾除草后盖打孔膜,防高温烧苗,从播种至1叶1心为密封期,这期间一般不浇水,只在沟中灌水,水不上墒面。从1叶1心至2叶1心为炼苗期,这期间膜内最适温度为25~30 ℃,晴天接近适温时要揭膜通风,遇低温仍要密封,炼苗要日揭夜盖,逐渐进行,最后达到全揭,此时墒面可以上浅水,盖膜时排掉。从2叶1心至3叶1心为揭膜期,炼苗5 d以上,秧苗高7~10 cm,基本没有7 ℃以下低温时,选择晴天上午揭膜,在揭膜时可上水护苗,2~3 d后,第1次追肥,用尿素75 kg/hm2撒施,防虫1次,隔7 d后再撒尿素75~120 kg/hm2,秧龄55~60 d可移栽大田,移栽前7 d施尿素30~45 kg/hm2作送嫁肥,喷施稻虱净和三环唑防治苗瘟、飞虱1次[3-4]。

4.2 旱育秧

水稻旱育秧较水稻薄膜育秧省工省时,增产增收,特别是在育秧阶段能节约大量的生产用水。据多年的测产实收表明:旱育秧较薄膜育秧增产3%~10%。秧田与大田比为1∶30~35,移栽大田需准备秧床300 m2/hm2,用种量30~45 kg/hm2,育秧地块最好选用肥力充足的菜地,墒宽1.4~1.5 m,墒长控制在10 m左右,墒面过长要进行分段,秧床间留30~40 cm地埂,整地时,一般施腐熟细碎农家肥10 kg/m2、壮秧剂75 g/m2、硫酸锌3 g/m2、敌克松3 g/m2拌细土均匀撒在墒面上,浇透水待播。床面应整细整平,做成高埂低墒,利于保水保肥,播种前墒面浇透水达到饱和状态,播种时分2~3次均匀撒播,做到稀播匀播,播种后轻压种子入土并盖上细碎农家肥或细土,厚度以不露种子为宜,浇透水,然后用50%杀草丹0.6 g/m2兑水2~3 kg/m2均匀喷雾后盖打孔膜,最好搭拱架盖打孔膜,也可先盖平膜,3 d后盖拱膜。苗床地管理方面,播种至出苗以保温保湿为主,出苗现针后要及时通风散热,傍晚关闭,水分管理上要坚持旱育旱管,早上视表土干白或育苗卷叶情况浇水,浇水要浇透,但切忌大水淹灌,秧苗现针后要及时通风散热,中午揭膜,傍晚盖膜,防受冻和鼠害,二叶一心期炼苗2~3 d后即可揭膜,进入露地管理,晴天中午揭,阴天下午揭,雨天雨后揭,所盖稻草分2~3次拣出,揭膜后2~3 d和移栽前7~10 d各防苗瘟和飞虱1次,揭膜后结合追肥防治立枯病,视苗情在秧苗二叶一心期和五至六叶期用尿素15~20 g/m2兑水浇施或用清粪水浇施,移栽前3~5 d停止浇水,做到干土拔秧[5-6]。

4.3 塑盘育秧及湿润育秧

优点是省种(移栽大田需种子45~60 kg/hm2)、省工(移栽时一个劳动力1 d可抛666.7 m2大田,可省3个工)、低位分蘖,增产潜力大,抗病耐旱,育秧简便,移栽大田需育秧600盘(561孔)/hm2,整地理墒时做到墒平沟直垡细,墒宽1.2 m(横摆2盘)或1.5 m(横摆2盘,直摆1盘),地埂宽30~40 cm,摆盘时要求摆平摆实,用过筛细土装满80%孔穴,然后播种,分3~4次均匀播种,以每穴3~4粒种子为宜,然后用细土填满孔穴,盖上1层无病稻草,除草,搭拱盖膜,盖膜期间要适时放风,避免高温烧苗,秧苗2叶1心时于早晨或傍晚揭膜,揭膜前先炼苗,揭膜后浇1次透水,其他肥水管理与旱育秧相同;湿润育秧取沟泥,用沟泥填满孔穴并用泥掌把种子压入孔穴,用细土填满孔穴,盖上一层无病稻草,除草,搭拱盖膜,湿润育秧盖膜后清理墒沟,避免水上墒面,沟宽30~40 cm,盖膜期间要适时放风,避免高温烧苗,秧苗2叶1心时于早晨或傍晚揭膜,揭膜前先炼苗,揭膜后浇1次透水,其他肥水管理与旱育秧相同[7-8]。

5 秧苗病虫害防治

揭膜后2~3 d用7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或浇施防青枯病、立枯病及烂秧;用25%扑虱灵1 500~2 000倍液喷雾秧苗和田埂、沟边杂草防稻飞虱;用75%三环唑1 500倍液或40%硫环唑悬浮剂300~500倍液喷雾防苗瘟[9-10]。移栽前7~10 d,用尿素10~25 g/m2兑水浇施作“送嫁肥”,再用药防治1次苗瘟和飞虱,带药、带肥移栽。

6 参考文献

[1] 刘宏新,张明俊,权龙哲,等.基于植物工厂技术的水稻育秧技术[J].农机化研究,2018,40(1):257-263.

[2] 孔午圆,郑华斌,刘建霞,等.水稻机插秧及育秧技术研究进展[J].作物研究,2014,28(6):766-770.

[3] 沈超,徐敬洪,張帆,等.成都平原杂交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4(10):216-217.

[4] 左永梅,吴新海,张启星.河北省稻区水稻机插育秧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17):79-80.

[5] 王成科,陆文元,王新新,等.机插水稻基质育秧技术初探[J].上海农业科技,2011(3):48.

[6] 朱从海,李德山,刘文广.机插水稻基质育秧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10(2):54.

[7] 顾建清,戴鼎,顾菊根,等.机插水稻大棚育秧技术试验与研究[J].中国农机化,2011(3):97-100.

[8] 李可懿.黄土高原旱地与豆科绿肥轮作和施氮对小麦产量及籽粒养分的影响[C].//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2010:10.

[9] 周海波.水稻秧盘育秧精密播种机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长春:吉林大学,2009.

[10] 王康军.水稻插秧机的改进及配套育秧技术[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培育技术水稻
中国水稻栽培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水稻种子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核桃优质育苗技术初探
樟子松种植培育技术探讨
千屈菜的特征特性与培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