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图书漂流及其对高校图书馆的启示

2018-01-08严传莉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发展模式图书馆

严传莉

【摘要】介绍了图书漂流活动的阅读方式以及它在世界和中国的发展状况,分析影响图书漂流的内外因素。阐明高校图书馆开展图书漂流活动的重要意义并对图书漂流的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图书漂流 图书馆 发展模式

如果有一天,你在公园中的长椅上,咖啡厅的角落里拾取到了一本贴有标签的书,标签上注有:“我是一本漂流四海的书,既不属于你也不属于他。希望我与你相伴,期待你帮助我继续我的美好旅程”等文字的图书后,希望你在欣喜之余,阅读完这本书后,别忘了以同样的方式,把这本幸运的书继续投入茫茫人海中。如果你愿意,可以随书附赠你的阅读收获。这就是风靡欧美各国,在我国也日益发展壮大的“图书漂流”活动。

一、“图书漂流活动”的现状

图书漂流活动起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洲,人们将自己读完的书,贴上特定的标签,随意放置在公共场所,无偿提供给拾取到的人阅读,拾取的人阅读之后,再以同样的方式,将该书投放回公共场所。没有借书证件,不需要支付押金,这种自觉自愿的阅读共享方式,直到互联网的出现才得以广泛普及。

2001年4月17日,美国人Ron由儿时的“漂流瓶”游戏得到灵感启发,建立了第一个图书漂流网站(www.BookCrossing.com)。这是一个以图书为载体的社交网站。管理者号召读书人将自己喜爱的图书连同阅读体会一起投入到茫茫人海中,整个过程就像是“漂流瓶”游戏一样,充满了浪漫和神秘的色彩。管理者为每一本投漂的图书都赋予了特殊的身份和意义,通过图书可以跟踪和连接每一位读者的信息,从而达到阅读和社交的双重目的。

中国的图书漂流起步较晚,2004年春风文艺出版社把三本畅销书——《遍地鬼子》《革命,革命了》和《受活》进行漂流,拉开了我国图书漂流的序幕。中国图书漂流网(www.tspl.cn)的创建者Laow和Jane在瑞士旅行过程中第一次拾获了一本漂流书,有感而发创建了该网站。借助互联网,这一活动迅速推广开来。很多图书馆、出版社和文化机构相继策划举行了图书漂流活动。其中,2005年11月2日,首个国内高校福州大学开展图书漂流活动,福州大学图书漂流协会正式成立,随着图书漂流活动影响力的不断加深,很多高校图书馆也陆续建立自己的图书漂流站。由于高校以年轻人群体为主,对新思想和新事物的接受力都比较强,图书漂流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在校园内蓬勃发展起来,其势头和效果遠远高于社会上的图书漂流活动。

二、影响高校图书漂流活动的因素分析

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图书阅览和图书漂流活动中的图书阅览虽然都是以图书为载体,但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

1.读者的诚信问题

高校图书馆馆藏图书的借阅是建立在严格的制度约束基础上的,图书借阅需要读者办理借阅证件,图书不及时返还超期借阅要罚款,甚至影响到无法顺利拿到毕业证,图书借阅过程中的诚信问题由于严格的外在监督与控制,所以失信的现象并不严重。但是同时,馆藏图书的借阅,由于服务对象在时空上和形式上的单一,不同读者对同一本书的阅读体会缺乏彼此间的交流沟通。

图书漂流活动传递知识,传承文化,传递公德和诚信,对每一位参与者提出的是“诚信悦读”的期望。图书漂流活动中图书的阅读是建立在信息共享,彼此信任的基础之上的,完全是读者自发的,依靠个人道德维系图书的传递。活动组织者的初衷是心怀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开展这一活动的,但是对于阅读者来说,获取知识的同时,也是对阅读者自身素质的严格考验。图书漂流的传递过程是随意和无法人为控制的,活动对参与者没有硬性的制度约束,缺少外部的监督与控制,更多的是依赖于参与者的自觉自愿和彼此间潜移默化的影响。漂流的图书就像是一张人性试纸,全程都在检验着每一位参与者的诚信度。如果有其中任何一位参与者将投漂的图书据为己有或者不幸被拾荒者拿走,那漂流活动就此中断。事实上,据不完全统计,很多漂流网站的图书都出现过断漂的现象。所以如果要保持图书漂流活动长久的生命力,参与者的诚实守信是至关重要的。

2.现实的阅读环境

2015年4月23日,第12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阅读率为58%,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6本。(以色列人人均每年读书64本,俄罗斯人55本)。统计显示的结果非常令人汗颜,国内民众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加大以及娱乐形式的多样化,让国内很多民众逐渐放弃了纸质图书的阅读,在青年群体中产生了很多的“手机控”。在这样苍白的阅读现实面前,极具理想主义色彩的图书漂流活动虽然形式新颖独特,但是想要广泛普及开展似乎也是一种奢望。国内最早建立的“图书漂流网站”发展到现在,注册会员才3000多人,在漂图书不足万本。反观国外,截至2015年,BookCrossing已遍及132个国家,有1017709位“Bookcrossers”参与活动,在漂图书9041949本。如此庞大的参与群体和图书数量是国内目前的图书网站很难实现的。

3.传统观念的影响

国外图书漂流活动开展红火的国家一般都是信仰基督教的国家,他们信奉与人交流共享自己的书籍是对他人对自己有益的事情。只有这种乐于分享彼此信任的开放性态度,才能使得图书漂流活动如火如荼地成长壮大起来。

反观国内,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人的学识水平是可以用藏书来衡量的,读书人喜欢藏书,甚至有“读书人窃书不为贼也”的说法。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藏书情结一时半会很难被打开。而要实现图书漂流,前提必须是读书者愿意拿出自己的藏书与人共享。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基于各种担心,不情愿投漂自己心爱的图书,担心会被截留。所以,在高校中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如果想要保持长久的生命力,改变学生读者的思想观念,培养与人共享彼此信任的思想是关键。

三、高校图书馆开展图书漂流活动的意义

1.创新阅读方式,促进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endprint

吉林大学社会学教授田毅鹏认为,“图书漂流是一种资源共享,它为个人的私有资源赋予了公共性的特征,使人们在传递图书的过程中发生互动关系,为丰富现代的公共生活提供了借鉴”。图书在读者手中被重复利用的次数越高,图书的使用价值实现度也越大。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内传递知识信息的场所,通过开展图书漂流活动,为读者搭建好书共分享的交流平台,让馆藏资源得以最大化的传播和使用,这也是图书馆的职责所在。

2.培养诚实守信的美德,促进高校道德风尚建设

图书漂流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分享,同时也是对读者诚信的挑战和个人素质的检阅。由于缺乏硬性的制度约束和外在监督,所以阅读者的道德素质在活动过程中面临严峻的考验。从最初的不愿将个人图书投漂不自觉产生的防范心理,甚至认为自己不讲诚信也猜疑别人会失信,到漂流过程中因为个人的喜好而将图书据为己有导致图书断流,或者阅读过程中对图书的爱护不佳导致图书的破损无法漂流,这都是当今社会一些人的诚信缺失。开展图书漂流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树立严格的自律意识。

3.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促进高校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广大师生共同创造了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具有强大凝聚力的事物,校园文化体现了高校师生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与情感追求。高校图书馆引导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将阅读理念和道德观念的提升作为一种无形强大的力量,逐渐渗透到高校由内到外的方方面面,长此以往,让每一位师生将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认为读书是一种丰富的精神享受。潜移默化中凝结了校园内大多数师生的积极思想和行为习惯,会深刻地影响后来者,并使之很快融入校园文化氛围中,进一步形成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并代代相传,形成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激励和鼓舞着每一位在校生。

四、高校图书馆开展图书漂流的策略

1.图书漂流和图书捐赠相结合

高校中的教师和学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图书借阅群体。教师因为教学科研的需要,学生因为各种考试的需要,都会带来大量的文献资源的更新和淘汰,在高校中这些被淘汰掉的图书具有很高的再利用价值,利用这些资源开展图书漂流活动有很好的前景。图书漂流提高图书阅读率的同时,更为喜欢读书的人节约了大笔的购书费用。

2.图书漂流和阅读活动相结合

图书馆作为高校中的文化和信息中心,是传播知识提供服务的场所,是培养高校学生信息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学术性、非盈利的公益性机构。基于图书馆所具有的自身优势和自身所承担的任务,理应成为在高校中开展“图书漂流”的活动主体。图书馆应在更高层面上思考如何构建文化校园,提升广大读者的阅读理念和阅读兴趣,促进和谐校园的发展,以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水平,提高文明素养。高校图书馆可以联合学生社團在图书馆、教学楼、宿舍、餐厅或者自习室开展图书漂流活动。由图书馆统一制作漂流标识对漂流图书予以登记,同时为了让每个参与图书漂流的读者能了解所选图书的漂流信息,获取图书并参与阅读的人需要尽义务在每本阅读过的书上添加上图书漂流号码,同时撰写关于这本书的阅读经历或者心得体会。目的是让下一位接受传递的人能更好地了解这本书的内容,促进读者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成立读者俱乐部,让读者间的交流更为直接畅通。

比如,2011年12月,清华大学图书馆与清华大学“好读书”协会联合举办“书香漂流,诚信悦读”图书漂流启动仪式。设置漂流岛,设计漂流Logo和漂流签,制定漂流的具体方法和规则,以直观的方式为读者详细解读“书香漂流,诚信悦读”图书漂流的涵义。同时,呼吁各位同学要爱护漂流书籍,希望每一位持漂人都可以将书籍转漂出去,并与同学们共同分享书籍,通过“读者在书中旅行,书在人群中旅行”这一理念,放漂图书,分享读书的快乐,分享诚信带来的文明风气。

3.图书漂流和宣传报道相结合

“酒香也怕巷子深”,图书漂流作为共建共享的新生事物,图书馆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图书漂流的阅读方式,在校园内营造“漂书、读书、爱书”的文化氛围。图书馆网站可设置图书漂流信息港,建立以读者为核心的围绕资源自主参与建设的交流平台,改变过去图书馆只负责向读者推荐书目的单向服务,调动读者的积极性,开展互动性和参与性强的活动,向读者推广图书漂流的相关信息,积极鼓励广大师生参与图书漂流,分享阅读体验;拓宽投漂图书来源的渠道,广泛联系出版社、书店,动员每一位读书人积极参与图书漂流;利用院报、网站、宣传栏和广播台加大对图书漂流活动的宣传报道,扩大影响力。图书馆作为推广阅读的服务部门可以扮演牵线搭桥的角色,通过筹划相关的活动,加强与外部的联系沟通,使得图书漂流活动更具规模化和常规化。

4.图书漂流与长效管理机制相结合

图书漂流是具有浓厚理想色彩的新鲜事物,更多的是依赖道德呵护维护其正常运转。由于每一位读者的道德水平和认知水平参差不齐,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在图书漂流活动开展初期,给予必要的制度化约束,才能保证其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通过制度的约束逐渐形成良性循环机制。比如,建立读者自治,由图书馆牵头,成立专门的管理委员会,制定相关的活动细则,由图书馆志愿者组织负责活动的开展,确立读者参与管理的地位;加强舆论的监督,呼吁大家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互相监督诚实守信,倡导文明读书的阅读理念;不定期开展“漂友”读书心得交流会、“漂友”读书报告会、阅读心得评选等。

五、结语

图书漂流,漂流的是知识,留驻的是文明。图书馆积极倡导广大师生参与图书漂流,广大师生共同努力创造良好的漂流环境和阅读氛围,让知识流动成为和谐校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杨祖逵.图书漂流活动对公众阅读行为的影响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6,(05):63-64.

[2]马志杰.高校图书馆“图书漂流”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J].科学管理,2011,(11):72-73.

[3]王舒,陆霞.高校图书馆开展图书漂流活动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06):65-66.

[4]刘颖,董红霞.图书漂流再思考[J].图书馆学刊,2012,(03):76-78.

[5]罗爱静,崔巧灵.另辟蹊径的阅读方式--图书漂流浅述[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1,(02):70-71.

[6]王士卿.试论和谐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8,(01):91-92.

[7]曾苏.图书漂流在我国的发展[J].情报资料工作,2007,(05):60-62.

[8]谢子娟,彭明抱.浅谈高校“图书漂流”的育人功能及其完善建议[J].科技信息,2008,(10):25-27.endprint

猜你喜欢

发展模式图书馆
图书馆
时间重叠的图书馆
图书馆
中国社区银行发展模式探析
我国微型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路
基于山东生态农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赣南生态旅游竞争力及发展模式研究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