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党员干部要养成相互提醒相互督促的良好习惯

2018-01-08李海臣

当代矿工 2017年12期
关键词:督促检查良好习惯违纪

文/李海臣

国有企业党员干部要养成相互提醒相互督促的良好习惯

文/李海臣

习惯是人的行为倾向,是稳定的甚至是自动化的行为。良好的习惯是国有企业党员、干部做好工作的前提、干好事业的保证。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月6日在十八届中纪委七次全体会议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让党员、干部习惯在相互提醒和督促中进步。我们国企的党员、干部应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指示,努力养成相互提醒、相互督促的良好习惯,使相互提醒、相互督促在国企党员、干部中成为常态,使广大国企党员、干部在相互提醒和相互督促中修正错误、共同进步。

一、存在问题

目前,我们国企绝大多数党员、干部能够相互提醒和相互督促,能够正确对待监督,并自觉接受监督,但在个别党员、干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有少数党员、干部不愿接受提醒、督促,一提到提醒、督促就反感,甚至逃避提醒、督促,置监督于不顾。

2.有的党员、干部对同志的提醒、督促不当回事,口头上说接受,也记在本子上,但不放在心上。

3.有的党员、干部对身边的同志不管不问,明知其有些问题也不提醒,更不去进行有效监督催促。结果使其小错酿成了大错甚至大祸。

4.有的领导干部对所管辖下的个别党员、干部的缺点错误不但不进行批评教育反而捂着、盖着、宠着,结果使其错误越犯越大,最后受到处理。

二、主要原因

1.怕得罪人,不愿对别人提醒、督促。国企党员、干部队伍中的个别人私心严重,怕得罪了别人,对自己不利,不愿对别人进行提醒、督促。

2.自身有问题,不敢对别人提醒、督促。个别人自身就有问题,或有严重问题,怕引火烧身,不敢对别人进行提醒、督促。

3.不能正确对待提醒、督促。有的党员、干部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六次全会及七次全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不学习、不理解、不重视,不能正确对待提醒和督促。

4.党的意识、党员意识不强。身为一名党组织中的党员、干部,接受同志间的提醒、督促,天经地义。不愿接受提醒、督促实质上是党的意识、党员意识不强,缺乏组织观念、组织纪律的具体表现。

三、主要措施

针对我们国企的党员、干部在相互提醒、相互督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问题的主要原因,要养成相互提醒、相互督促的良好习惯,使相互提醒、相互督促在国企党员、干部中成为常态:

1.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相互提醒督促思想认识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要养成相互提醒、相互督促的良好习惯,使相互提醒、相互督促在国企党员、干部中成为常态,必须增强国企党员、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思想认识。我们国企的党员、干部并非都是圣贤之人,不可能没有缺点、错误。作为国企党组织中的一员,接受党员、干部间的相互提醒、敲打、督促天经地义。不愿接受相互提醒、相互督促之人,不习惯相互提醒、相互督促之人,实质是党的意识、党员意识不强,组织观念、组织纪律缺乏的表现。习近平总书记于2016年1月12日在十八届中纪委六次全会议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发现问题就要提提领子、扯扯袖子,使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只要把相互“咬耳、扯袖、提领”养成良好习惯,把相互监督催促长期坚持,持之以恒并形成常态,我们国企的党员、干部才能不断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共同进步,为干好各项工作、成就良好事业提供保证。国企广大党员、干部只有真正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养成相互提醒、相互督促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才有开展相互提醒、相互督促活动的积极性,才能自愿、自觉地养成相互提醒、相互督促良好习惯,才能使党组织内部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成为习惯,才能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2.党组织重视,创新相互提醒督促常态化机制

创新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要想使国企党员、干部养成相互提醒、相互督促的良好习惯,必须创新其务实、科学、有效的常态化机制。

一是要充分发挥国企党委要履行主体责任作用的体制机制。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0月10日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国有企业党委(党组)要履行主体责任。在国企党员、干部中开展相互提醒、相互督促活动中国企党委也要履行主体责任,国企党委应根据本企业实际及党员、干部思想状况,制定创新相互提醒、相互督促常态化机制的工作规划及具体目标。根据规划及目标要求,细化措施,狠抓落实,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一级抓一级,确保活动的长期性和实效性。

二是要形成上级为下级正确指导、下级对上级真正负责的工作机制。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的指导,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各个单位的实际情况及党员、干部的思想状况进行灵活、有效的正确指导,下级党组织一定要树立根据上级精神及规划、目标要求,创新切实、可行、有效措施,积极开展相互提醒、相互督促各项有效活动,使党员、干部真正养成相互提醒、相互督促的良好习惯,并长期坚持。

三是要创建多种管用、有效的协调机制。国企党组织为使在党员、干部中开展的相互提醒、相互督促活动收到实效,应结合实际同纪检、监察、组织、人事、财务、审计、信访、公安、社区创建互通党员、干部信息的协调机制,以便及时了解、掌握其不良信息,尽早对其进行提醒、督促,防止小错酿成大错甚至大祸。要充分发挥各种机制的积极作用,确保在国企党员、干部中开展的相互提醒、相互督促活动收到良好实效。

3.加强督促检查,确保相互提醒督促习惯养成

强有力的督促检查是确保在国企党员、干部中开展的相互提醒、相互督促活动获得良好成效的重要保证。国企党组织一定要重视督促检查工作。为使督促检查取得良好成效应建立以下机构机制:一是成立强有力的督促检查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督促检查领导小组组长应由党委书记担任,成员应由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组织人事部长、纪委副书记及有关党委委员组成。工作小组组长应由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担任,成员应由组织人事部长、纪委副书记及有关人员组成;二是制定督促检查实施方案。此方案要明确督促检查具体内容,如:是否制定开展相互提醒、相互督促活动规划及目标,此活动开展以来实际效果如何,有否一提到提醒、督促就反感的党员、干部,有否热衷于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 党员、干部,有否大错误不犯小错误不断的党员、干部等等;三是进行恰如其分的正确评估。按照督促检查实施方案要求,检查完毕后必须对被检查单位进行认真的、恰如其分的正确评估,要坚持成绩说够,差距找准,让被检查单位的党组织及党员、干部信服;四是建立赏罚严明的激励机制。通过督促检查,对在党员、干部开展相互提醒、相互督促活动中的优秀党组织及优秀党员、干部进行表彰,并列为年终评先选优的重要条件。对表现较差的党组织及党员、干部要进行批评教育,限期整改。对在开展此活动中,出现严重违规违纪,犯严重错误,甚至腐败犯罪者,除对本人进行严肃处理外,对责任领导也要进行问责。以此警示大家,确保相互提醒相互督促活动的有效开展,并养成相互提醒相互督促的良好习惯。

4.严肃纪律处理,严格进行违规违纪责任追究

在国企党员、干部中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严格进行违规违纪责任追究,是警示党员、干部不敢违规违纪的重大举措,也是激励党员、干部积极养成不断相互提醒、相互督促良好习惯的有效措施。在开展相互提醒、相互督促活动中,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在个别单位、个别党员、干部中,不想、不愿、不去接受提醒、督促者仍然存在,甚至刻意逃避监督,置监督于不顾违规、违纪。因此,我们必须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严格进行违规违纪责任追究。要畅通举报途径,高度重视通过督促检查及各类举报发现的顶风违纪线索及重要问题,要组织强有力人员,进行快速核查、及时处理,要加大对此类案件的查处力度。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督促检查良好习惯违纪
浅谈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幼儿午睡良好习惯培养之我见
用好“督促检查”利器
用好“督促检查”利器
《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的督促检查工作的意见》印发
高中体育专业生的违纪心理分析
官员三类形式办喜酒算违纪
加强违纪大学生心理关怀的途径探析
强化履职尽责能力 提升督促检查成效
小学生学习英语良好习惯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