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市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8-01-07周良海
周良海
摘要 本文結合崇州市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现状,重点分析了崇州市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发展对策,以期为“三农”工作开展提供基础保障。
关键词 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现状;发展对策;四川崇州
中图分类号 S1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20-0197-01
崇州市地处美丽富饶的川西平原,有“天府粮仓”之美誉,主栽作物包括水稻、玉米、马铃薯、番薯等,特产有川芎、郁金、乌梅、枇杷茶、黑香糯米、燎原宝石梨等。崇州市主要灾害性天气有连续性阴雨、洪涝、干旱、大风、冰雹、霜冻,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农村社会稳定。因此,如何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气象服务在农业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崇州市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现状
1.1 针对性开展直通式服务
每年年初,崇州市气象局业务人员都要与各农业生产部门联合开展农业调查。目前,全市养殖大户、农业大户、职业经理人等信息被列入崇州市短信服务系统,通过建立气象“直通车”服务机制,制作每日气象服务材料并及时发送到各农业部门和农户手中。尤其在重大灾害性天气发生过程中、关键农时季节和部分地区开展农业特色活动时,加强与农业生产部门沟通,根据不同用户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各种短、中、长期预报信息及各类灾害天气预警信息,指导农业生产趋利避害[1]。
1.2 深化特色农业气象服务
针对崇州市特色农业和规模农业,在组织人员进行农业调查后,及时撰写相关材料,第一时间将气象服务材料送到农户手中,为农户趋利避害进行农业生产提供依据[2]。以桤泉镇每年10月开展的“红提采摘节”为例,崇州市气象局联合崇州市农村发展局和活动举办方负责人,制作专题气象预报,并开展气象保障服务工作,为此类活动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1.3 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全面覆盖
近年来,崇州市气象局不断完善和创新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发布手段主要有电话、QQ、微博、微信、政府网站、党政网、短信、乡镇显示屏、大喇叭、客运中心显示屏和出租车顶灯等。实现移动、联通和电信全网覆盖,降低气象灾害损失,在全市气象防灾减灾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1.4 健全涉农部门联合会商机制
近年来,崇州市气象局与崇州市农村发展局植保站建立健全联合会商机制,加强对崇州市农作物产量、特色农作物生产趋势预测及重大农业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等联合会商,成立农业气象灾害联合会商调查组,当农业气象灾害发生以后,立即组织调查组人员开展相关调查,每年2—3月和7—8月组织会商当年是否会发生春旱,并制定农业气象灾害会商与调查计划,双方达成共识后,联合上报市政府与有关部门,并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
2 发展对策
2.1 完善气象信息发布渠道
崇州市政府部门应将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纳入当地公共服务体系中来,发挥其在农业增产丰收中的作用。在崇州市农村建立电子显示系统和高音大喇叭,确保气象预警信息自动化发布,提升气象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对崇州市乡镇两要素气象站升级完善,并对监测网络加密处理。借助现代化多媒体传播平台,如手机、电话、短信、网络、微博等及时传递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确保农民有充足时间防御,降低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危害[3]。
2.2 树立正确的农业气象服务理念
基层气象部门是为农服务主体,崇州市气象部门应始终秉承“走出去”方针,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应从解放思想、改变自身观念角度出发,增强气象服务主动性,根据农民需求提供针对性气象服务产品。农业气象人员通过分析规划,使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制订针对性强和精确度高的气象服务方案。对气象服务产品评价方法加强研究,建立用户反馈互动机制,确保其具有常态化特征,根据反馈情况完善气象服务产品内容和方式,充分发挥气象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2.3 开展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评估
在农业气象灾害频发区域和关键农事季节,增强农业对气象灾害的应对能力。通过水稻和冬油菜示范田服务试点,崇州市气象局、农村发展局和社会化服务公司共同探索出一套针对崇州市主要粮食作物全生育期精细化气象为农服务模式,形成了农气专家、农技专家和基层信息员面向种植大户的有效服务机制,政府部门紧密合作、服务资源有效结合,让气象为农服务更接地气,更能发挥实效[4]。
2.4 加强农村气象科普知识宣传
借助农村不同形式宣传阵地,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活泼生动的形式,积极在崇州市农村地区开展气象为农服务科普培训活动,增强农民对气象服务的认知程度。通过座谈会、新闻发布会等加大农村气象科普知识宣传,推动崇州市气象为农服务工作。
2.5 加强政府组织领导
为确保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工作顺利开展,不能单纯依靠地方气象部门的力量,应引起政府部门高度关注,积极寻求政府部门支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在目标体系实现和考核任务中引入气象专项建设工作。通过公共财政资金保证,坚持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加强农业、林业、国土等部门沟通协作,在崇州市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部门协调配合的气象为农服务机制,并推动该机制持续、健康发展。
3 结语
崇州市作为农业大市,气象和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崇州市气象部门应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完善气象信息发布渠道、树立正确的农业气象服务理念、增强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评估等方法,提高气象为农服务工作质量。
4 参考文献
[1] 王舒琪.延津县气象为农服务发展现状与思考[J].河南科技,2014(21):215-216.
[2] 罗剑飞.广汉市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6(6):289.
[3] 周成功.巴塘县气象为“三农”服务的思考[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14):66-67.
[4] 伍小红,陈伟明.新兴县气象为农服务现状及改进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8(6):18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