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年固原市原州区精准造林实施方案

2018-01-07沈原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20期
关键词:大苗原州区灌木

沈原红

摘要 本文阐述了固原市原州区以“建設绿色原州、创建生态宜居家园”为目标,以全面提升原州区造林绿化水平为主线,以切实提高原州区森林覆盖率为核心,针对不同区域、不同降雨量、不同立地条件的未成林和宜林地,按照精准造林的要求,建立从造林开始一直到转化成林的管理机制。通过推行精准造林体系,切实提高造林成效和未成林转化率,为构建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美丽原州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 精准造林;实施方案;宁夏固原;原州区;2016年

中图分类号 F32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20-0141-01

1 造林基本原则

1.1 坚持创新原则

坚持用创新思维冲破传统观念,对林业建设中存在的未成林转化率低、新造林成效不高、营林管理措施未跟进等主要问题,谋划推进精准造林的一系列技术和措施,在营造林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出实招。

1.2 坚持适地适树原则

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总结林业建设中的经验教训,按照全区不同区域自然条件及立地类型,将适地适树、多树种搭配造林原则贯穿精准造林全过程。

1.3 坚持科学规划原则

坚持以《自治区林业厅关于做好精准造林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为指导,结合原州区“十三五”林业发展规划,建立规划思路清晰、建设目标明确、技木精措施得力、保障措施有力、功能互补、相互协调、统一衔接的精准造林规划体系。

2 造林技术

2.1 种苗选择

树种选择要根据造林地的立地类型及树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进行。在此基础上优先选择乡土树种,适当引进适生树种,推广应用容器苗。

2.2 树种配置

选用以上造林树种,采用鱼鳞坑整地方式,进行块状、带状、组团式近自然林配置。其中,针叶树、阔叶树、灌木栽植面积分别占造林总面积的42.6%、21.5%、35.9%。

2.2.1 六盘山外围土石质山区。主要选用云杉、油松、落叶松、樟子松等针叶树,国槐、柳树、火炬树等阔叶树及山桃、丁香等灌木树种,采用鱼鳞坑整地方式,进行块状、带状、组团式近自然林配置。其中,针叶树栽植面积占造林面积的49.5%,阔叶树栽植面积占造林面积的16.5%,灌木栽植面积占造林面积的34%。

2.2.2 东部黄土丘陵区。主要选用云杉、油松、樟子松、柳树、刺槐、火炬树、山桃、丁香等造林树种,采用鱼鳞坑、栽植穴等整地方式,进行块状、带状配置。其中,针叶树、阔叶树、灌木栽植面积分别占造林面积的28.6%、31.6%、39.8%。

2.3 整地

①整地方式:鱼鳞坑整地。②整地时间:2016年春、夏、秋季整地,以汇集雨水,增加地墒,提高造林成活率。③整地规格:大苗栽植时,要求鱼鳞坑口径为120 cm×100 cm,在鱼鳞坑中间挖宽50 cm、深50 cm的坑,将挖出的死土培埂,活土回填入沟内,反坡15°,坑间密度3 m×3 m,即1 110穴/hm2,沿水平线呈“品”字形排列;小苗栽植时,要求鱼鳞坑口径为80 cm×60 cm,在鱼鳞坑中间挖宽30 cm、深30 cm的坑,将挖出的死土培埂,活土回填入沟内,反坡15°,坑间密度2 m×2 m,即2 505穴/hm2,沿水平线呈“品”字形排列。

2.4 造林

①造林方式:植苗造林。②造林密度:大苗造林株行距为3 m×3 m,密度为1 110穴/hm2;小苗造林株行距2 m×2 m,密度为2 505株/hm2。③混交比例:针叶树、阔叶树、灌木比例为4∶2∶4,其中:六盘山外围区针叶树、阔叶树、灌木比例为5∶2∶3,东部黄土丘陵区针叶树、阔叶树、灌木比例为3∶3∶4。④造林时间:2016年春、秋2季。⑤造林技术:苗木栽植深度比苗木原根颈深20 cm以上,栽植时将苗木置于穴内,确保根系舒展、树体直立、排列齐整自然,且要做到“一提二踩三覆土”,栽植后要及时浇透水,并进行覆膜、定干,用膜护顶,刷漆、涂白,或在造林中推广应用ABT生根粉、泥浆蘸根、截干深栽,栽后在苗木根颈处围土堆防止鼠兔危害。特别是在油松大苗栽植时,采用埋设网片的方式将苗木根部进行物理空间隔离,达到防治鼢鼠的效果[1-2]。

2.5 抚育管理

2.5.1 补植补造。当造林成活率不足85%时,或虽达到85%以上而呈块状死亡的,规划在造林后的1年内进行全面补植。补植时要经过局部整地,选用同龄、同级大苗精心栽植。

2.5.2 幼林抚育。针对不同造林地的实际情况,加强造林地松土、锄草、补灌等幼林抚育,所有造林地设计连续抚育3年,每年抚育2次,抚育措施为松土、除草及水毁工程修缮。栽植的大苗要根据土壤墒情及时进行补灌,每年至少补灌2次,连续补灌3年[3]。

2.5.3 林木有害生物防治。对新造林地要本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和安全、有效、经济、实用的原则,合理利用生物、农业、化学、物理的方法及其他有效的生态学方法,加强林木有害生物的防治,特别是要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办法加强鼢鼠的防治。

2.6 护林防火

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利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技术,加强新造林地护林防火工作,建立健全森林防火体系,提高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的综合能力[4]。

3 项目效益

项目的实施,将明显增加造林面积,全面提升造林绿化水平,切实提高造林成效及成林转化率,有力地推动原州区森林覆盖率的提高,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高林地碳汇能力,减轻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退化,减少地质灾害,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质量,增强原州区林地水源涵养和防风固沙的生态功能。

4 参考文献

[1] 杜爱林,魏梅.互助县森林病虫鼠害防治工作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16):165-167

[2] 李继奋,王秀琴.湟源县森林病虫鼠害的发生现状与防治对策[J].青海农林科技,2005(2):16

[3] 郑三军.高台县林木种苗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09(6):78-80.

[4] 陈冲,李显东.谈谈林木种苗发展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科技财富,2010(4):179.

猜你喜欢

大苗原州区灌木
母亲“送礼”
灌木丛
做最好的自己
苹果树大苗移栽要“十改”
与世隔绝的人世
原州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
固原市原州区“十三五”林业生态建设发展探讨
爱是世间始终你好
对固原市原州区林木种苗产业发展的思考
浅析杨树造林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