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及无公害防治策略
2018-01-07郑斌善
郑斌善
摘要 我国林业已进入相对繁荣的发展阶段,对我国生态环境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病虫害的发生严重阻碍了林业快速发展,不仅影响林木健康生长,也对林业经济产生很大影响。本文总结了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林业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策略,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防治策略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20-0122-01
林业是社会经济的基础性资源,但林木短缺问题依然存在,其中对林业发展影响最大的是病虫害。林业病虫害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利用无公害措施实现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才能改变林业现状,使林业更好地发展。
1 林業病虫害发生原因
1.1 天然林破坏严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大量木材被消耗,天然林砍伐破坏情况严重。天然林数量急剧减少,不仅使病虫害发生的机率大大上升,而且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影响,对林业发展非常不利。
1.2 缺乏科学的林业管理制度
现行林业管理制度老旧且不够健全,对林业发展、运行都有极大的负面影响。林业管理人员消极怠工、对工作不够重视,都有可能导致病虫害频发,林木受到严重破坏。
1.3 种植环境复杂多变
林木种植环境中,土壤类型多样,有山地黑钙土、盐土、风沙土等,对病虫害发生有一定影响;水分条件是否满足林木生长,也对病虫害发生有一定影响;地形、成土质量等相关因素均会影响病虫害的发生程度。
1.4 自然灾害
有些林木生长地势较平坦,太阳直射时间较长,林木的生长条件非常优越,病虫害发生程度较轻。但地处干旱地区的林木,生长条件恶劣,生态环境差,经常受到自然灾害等侵害,特别是洪涝、干旱、盐碱及冻伤等会造成病虫害严重发生。自然灾害中,干旱发生频繁(特别是早春和夏季),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对林业生产影响严重。春季容易发生霜冻和沙尘暴,这些灾害的发生往往也伴随病虫害的暴发,会导致林业生产严重受损。此外,干热风、沙尘暴同样会对林业生产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1]。
由表1可知,从2008年开始我国森林病虫害的发生面积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说明林业管理要重视病虫害的预防工作。
2 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策略
2.1 提高相关部门的重视程度
林业相关部门不仅要提高对林业管理的重视程度,还要运用综合管理措施,进一步增强对天然林的保护力度。只有有意识地减少病虫害发生,才能有效提高林业发展效率,提升林业生态效益。因此,必须创建新型林业管理方式,优化资金、制度以及人员配备等方面管理模式,有效降低天然林病虫害的发生机率,减少林木受害面积[2]。在病虫害发生前进行有效预防,还能推动林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使林业综合效益最大化。
2.2 加强林业病虫害预测预报
林业病虫害往往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暴发,但是病虫害发生都会有一定前兆。因此,要提高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就要加强林业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合理安排林业管理人员开展日常巡查和防治检查工作,详细记录、分析所取得的数据。林业管理人员对森林的基本情况要有所了解,并做到及时监测,对森林经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所预测,发现问题后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保证其能够有效控制其蔓延[3]。林业监测相关工作人员也要做到时时关注,掌握树木的基本生长情况,根据其状态制订科学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方案,使林木能够茁壮生长。
2.3 改变传统的林业管理理念
传统的林业管理制度要进行完善和改进,相关管理人员要按规章办事,明确各个环节的具体责任人,使林业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同时,在林业管理上应该具有创新精神,将规章制度严格落实到每个管理人员,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大大提升病虫害防治效果。
2.4 大力提倡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措施
要运用创新思维指导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生物措施是非常好的林木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措施。例如,利用生物间的捕食关系,合理引进害虫的天敌生物(昆虫、鸟类等),能够有效防治林木害虫的发生与蔓延。生物防治有利于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不仅减少维护成本,而且对生态环境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以提高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效益[4]。
3 结语
综上所述,要对林业病虫害可能发生的时期做到充分预警,并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开展防治工作。林业病虫害的及时防治,对林业综合经济效益有极大的提升作用,也为林业未来良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4 参考文献
[1] 滑莎.论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及无公害防治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4):250.
[2] 罗小红.建立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措施[J].现代园艺,2016(4):53-54.
[3] 吴忠强.关于建立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措施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4):269.
[4] 张式伟.浙江省林业病虫害防治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7(13):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