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常见病虫害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2018-01-07张建民王石磊刘超
张建民 王石磊 刘超
摘要 介绍渑池县花椒主要病虫害如花椒锈病、干腐病、木腐病、蚜虫、花椒跳甲、花椒吉丁虫、花椒天牛等的危害症状及相应防治对策,以期为花椒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借鉴。
关键词 花椒;病虫害;症状;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5.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20-0120-01
花椒属芸香科花椒属植物,是重要的调料、香料经济树种。近年来,渑池县大力发展花椒种植产业,在渑池县北部山区及南部丘陵区大面积栽培,栽种的主要品种为韩城大红袍。随着花椒价格的逐年上涨和扶贫产业政策的带动,渑池县花椒栽植范围进一步扩大,栽植面积进一步增加。由于种植花椒投入成本较低,且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花椒已成为渑池县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主栽树种及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受花椒栽培面积增加、管理粗放等因素影响,花椒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给花椒生产造成了较大损失。本文对花椒栽培过程中发生普遍、危害性较大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危害特点、防治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
1 主要病害
1.1 锈病
1.1.1 症状。主要危害花椒的叶部,发病多见于夏、秋季。发病初期,在叶片正面出现水渍状褪绿斑,与病斑相对应的叶背面出现圆形黄褐色的疱状物。发病严重时,叶柄上也出现夏孢子堆及冬孢子堆。花椒锈病导致花椒叶片提前脱落,刺激花椒新叶提前萌发,使其因营养积累不足,导致次年花椒产量及品质下降,严重的会导致花椒树死亡。
1.1.2 防治措施。花椒锈病防治主要采取冬季清除菌源和发病季节化学防治的方式。冬季及时清理落叶及杂草,集中运出园地烧毁处理,彻底清除和消灭越冬菌源[1]。6月初至7月下旬,用25%丙环唑乳油1 000~1 50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0~1 200倍液,每隔15~20 d喷施1次,连喷2次,多雨年份要补喷1次。
1.2 干腐病
1.2.1 症状。干腐病又称流胶病,是花椒常见的真菌性病害。花椒干腐病是伴随吉丁虫危害而发生的枝干病害,主要发生于树干基部,能迅速导致病部树皮坏死腐烂、叶片变黄,甚至整个枝条或树冠干枯死亡。发病初期,病部树皮呈湿腐状,略有凹陷,伴有流胶现象,病斑黑色、长椭圆形,剥开烂皮布满白色菌丝;发病后期,病斑干缩、开裂,同时出现很多橘红色小点;病斑环绕一周时,植株快速干枯死亡。
1.2.2 防治措施。一是加强花椒树肥水管理,增强树势;二是及时防治吉丁虫,在早春喷洒3~5 °Bé石硫合剂进行预防,对树干涂白消毒,还可用快刀刮去病斑树皮,在伤口涂抹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腐植酸铜消毒。
1.3 木腐病
1.3.1 症状。主要危害花椒树干和大枝,发病初期在枝条上出现大型长条状溃疡斑,后期在病部产生白色或灰白色的覆瓦状子实体[2],往往使受害部腐朽脱落,最终花椒树死亡。病菌可从机械伤口入侵,引起发病;管理粗放的花椒园发病严重;树势衰弱,特别是衰弱的老树,抗病能力差,易感病。
1.3.2 防治措施。加强花椒园管理,增强树势;发病初期对病斑部位涂抹石硫合剂消毒;后期及时拔除病枝、病株,消灭菌源。
2 主要虫害
2.1 花椒蚜虫
2.1.1 症状。主要以刺吸式口器吸食叶片、花、幼果及幼嫩枝梢的汁液,导致叶片向背面弯曲,最终皱缩为一团,引起落花落果,同时排泄物覆盖叶表面易诱发煤污病。花椒蚜虫每年发生20~30代,是重点防控对象。
2.1.2 防治措施。预防为主,发病前期可以喷洒3~5 °Bé石硫合剂减少越冬虫源;萌芽时,喷施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2 5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1 500倍液,可以减少前3代蚜虫的基数;现蕾期,喷洒10%氯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防治蚜虫。
2.2 花椒跳甲
2.2.1 症状。为害渑池县花椒的跳甲主要是枸橘跳甲,其成虫主要取食花椒嫩叶,一般先从叶缘取食,造成叶片缺刻,也有的从叶片中间取食,使叶片形成孔洞[3]。幼虫孵化后大多钻入叶内取食叶肉,仅留上下表皮,远远望去花椒树一片枯焦,引致花椒树二次发芽,耗尽营养,造成减产甚至绝收。幼虫可多次转移危害,老熟后跌落地面,潜入土内化蛹。成虫羽化后在花椒树冠下5~10 cm的土层内越冬。
2.2.2 防治措施。防治花椒跳甲要土壤用药和叶面喷药相结合。一是土壤用药。根据成虫在土壤内越冬的习性,在成虫出土盛期前,刨松树冠下的土壤,用2%辛硫磷颗粒剂15 kg/hm2均匀撒施在树体周围1.0~1.5 m范围内的地面上,然后纵横交叉耙数遍,使药剂均匀混入土内,可有效阻止越冬成虫出土[4]。二是叶面喷药。在越冬成虫出蛰盛期(5月上旬),喷施90%晶体敌百虫1 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2 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2 500倍液等药剂消灭成虫。
2.3 花椒吉丁虫
2.3.1 症状。又称花椒窄吉丁、串皮虫等,专一为害花椒,一般蛀食树干的中下部,以主干基部30 mm范围内受害最重。花椒吉丁虫以幼虫蛀食枝干皮层,形成不规则蛀道,随着龄期增大,逐渐向皮层深处蛀食,受害部皮层下陷,呈环状死虫疤,内部充满褐色虫粪和木屑,枝干形成层被破坏[5]。
2.3.2 防治措施。利用花椒吉丁虫在危害部位有胶点形成的特点,生长季用锤击打危害部位,或主干涂白、涂药等。
2.4 花椒天牛
2.4.1 症状。为害渑池县花椒的天牛包括星天牛、虎天牛、红颈天牛和黑绒天牛。天牛的幼虫会对花椒树枝干造成严重危害,蛀食枝干导致中空,使皮层与木质层脱离,导致植株生长势衰退,最终可能造成植株死亡[5]。
2.4.2 防治措施。一是清除虫源,及时收集当年枯萎死亡植株,集中烧毁;二是夏季在主干上有虫粪处,用棉球蘸1∶10敌敌畏乳油塞到蛀孔内用泥封口;三是人工捕杀,在7月的晴天早晨和下午人工捕捉成虫。
3 参考文献
[1] 张炳炎.花椒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原色图谱[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6.
[2] 林培录,王晨冰,张辉元.文县花椒主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3):221-222.
[3] 刘会霞.花椒树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J].园林园艺,2017(16):79-80.
[4] 費小娟,沈平,朱惠英.花椒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症状及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5(18):137.
[5] 吕瑞娥,张晓军,杨建雷,等.花椒天牛幼虫和干腐病综合防治试验[J].甘肃科技,2014(24):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