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去产能取得的成效、问题及对策
2018-01-07王晓萌龙韵丞
王晓萌 龙韵丞
摘 要:在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生态文明的背景下,河北省作为传统工业大省,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近几年,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产能出清工作,河北省去产能工作成效显著,经济结构得到了改善,企业收益显著提高,但同时暴露出一些问题。从钢铁、水泥、玻璃三个主要过剩行业分析河北省去产能工作开展至今取得的成效,以钢铁行业为主指出去产能工作开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结合当前实际提出化解河北省产能过剩的对策。
关键词:河北省;产能过剩;去产能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36.006
去产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重点任务之一,也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河北省作为全国唯一的钢铁煤炭去产能“双先行”省份,其中钢铁行业是关键,煤炭、水泥、玻璃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是重点。如何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积极稳妥推进产能过剩行业优胜劣汰意义重大。
1 河北省主要行业产能过剩情况及去产能成效分析
河北省是传统工业大省,长期以来由于钢铁、水泥、玻璃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比重过大,产能过剩严重,对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进入“新常态”阶段后,河北省主要产业产能过剩矛盾愈加凸显,产能过剩成为制约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和“一带一路”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双战略的机遇下,河北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在坚决去产能的同时,积极扩大优质增量,把产业升级、产业结构调整,作为河北省去产能的重中之重。
1.1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情况及去产能取得的成效
2000-2010年河北省钢铁行业发展迅速,生铁、粗钢、钢材产量增长迅速,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23.1%、25.9%、28.6%(见表1)。
2012年,河北省生铁、粗钢、钢材产量分别为1.64亿吨、1.80亿吨、2.10亿吨,占全国产量的24.85%、25.17%和22.03%,三类产品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一。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大多数钢铁企业更注重规模扩张,最终导致钢铁行业呈现出产能过快增长的趋势。2013年以前,鋼铁行业正处于依靠数量取胜的粗放式发展阶段,行业管理工作已不能充分满足钢铁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需要。2013年,只有45家钢铁企业符合国家公示的《钢铁行业规范条件》,这45家钢铁企业中没有一家是钢铁生产大省——河北省省内的钢铁企业。
2013年河北省开始对钢铁行业进行去产能,到2015年底累计压减4106万吨炼钢、3391万吨炼铁。截至2015年钢铁工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已经由2011年的10.4%降低到7%。
2016年继续加大钢铁行业去产能力度,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深入实施“6643”工程,钢铁行业去产能成效显著。河北省拆除封停转炉24座、高炉33座,压减炼钢产能1624万吨、炼铁产能1761万吨,分别占国家下达任务的198%、169.5%。在去产能的同时,政府已做好部分职工的安置工作,共为102家钢铁企业发放稳岗补贴6.57亿元,惠及职工22.52万人。
2017年河北省对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在重视去产能的数量的同时还严格保证去产能的质量。2017年底,装备制造业可比价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27.0% ,比钢铁工业高22 个百分点,钢铁工业增加值下降0.1%。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生产呈现较快增长态势,并首次超过钢铁工业,成为全省工业第一大行业。
1.2 水泥行业产能过剩情况及去产能取得的成效
2000年-2010年以来,河北省的水泥投资过热,水泥产量增长迅速,平均增长率达到11.2%(见表2),河北省水泥行业存在着产品结构不合理的情况,致使河北省水泥行业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
2010-2017年间,河北省累计淘汰落后水泥产能12784.5万吨,其中2012年和2014年淘汰落后产能均超过3100万吨。仅2013年和2014年,河北省累计淘汰和压减水泥产能5634万吨。近几年来,减压量逐年减少,2016年压减水泥产量286万吨,2017年为261.5万吨。河北省提出,到2020年,全省的水泥产能要控制在2亿吨左右。
1.3 玻璃行业产能过剩情况及去产能取得的成效
平板玻璃作为河北省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柱产业,其产能过剩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新世纪以来,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飞速增长的带动下,基础设施建设、汽车生产行业等相关行业突飞猛进,房地产行业也开启了高速发展的新纪元,社会对于钢铁、玻璃等原材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拉动了钢铁与玻璃行业的飞速发展。这些因素都促进了河北省玻璃生产企业不断扩大生产、增加产量。其中2000年-2010年产量的平均增长率达到23.6%(见表3)。河北省平板玻璃行业产能过剩属于典型的结构性过剩,低档产品产量远大于高档产品,产品深加工能力不足导致新增产能利用率低,最终造成产能过剩。
河北省平板玻璃行业和钢铁行业都是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源头。玻璃制造企业的排放物除了粉尘颗粒物以外,还有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自河北省空气质量问题受到重视以来,中央与省政府就开始打出提高企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与缩减玻璃产业产能的“组合拳”。
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2017年前的雾霾治理提出了详细的治理计划。在控制企业排放的同时,要求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缩减玻璃产业产能方面,从2013年起,河北省开始实施“6643”工程。2013-2014年,河北省总共淘汰4021.5万重量箱的平板玻璃产能,2016年,河北省继续深入实施“6643”工程,淘汰平板玻璃产能2189万重量箱。2017年底“6643”工程超额完成,总共削减了平板玻璃产能累计7173万重量箱。
现今,平板玻璃企业效益明显好转,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去产能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使企业实现了转型升级,一些企业从过去简单地生产平板玻璃到生产耐腐蚀、轻质高强的复合材料。平板玻璃在传统行业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在电子信息产业、太阳能产业等新兴技术产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 河北省去产能面临的问题
河北省经历了一系列的产能出清后,供求关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2018年年初以来,煤炭、钢铁等过剩产品价格持续回升,企业效益增加,但在很多方面仍存在着尚待解决的问题。为全面落实国家批复的《河北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方案》,2018年河北省去产能工作依然是以钢铁、煤炭等行业为主基调,处置“僵尸企业”和“去杠杆”依旧是关键。
2.1 少数“僵尸企业”依然存在
2018年3月,国务院公布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坚持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淘汰落后产能。加大‘僵尸企业破产清算和重整力度”再次被提及。自河北省政府颁布《关于处置“僵尸企业”的指导意见》以来,河北省各行各业的“僵尸企业”开始产能出清。通过兼并重组、破产重组、债务和解、破产清算等方式,很多“僵尸企业”都已经实现出清。但是由于兼并激励不足、利益相关方消极对待等因素的存在,使得“僵尸企业”出清的速度缓慢。在经历一系列的出清、去产能工作以后,目前还存在着少数的“僵尸企业”。
在2016年,河北省的摸底调查确立了11家钢铁“僵尸企业”。目前8家“僵尸企业”已经实现产能出清,而在2018年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剩下的3家钢铁企业应在2018年年底实现全部出清。
2.2 产能出清进程的推进带来的职工安置问题
随着钢铁、煤炭、水泥、平板玻璃、焦炭等行业企业的去产能进程的进行,每年都有大约十万的职工失业。失业的职工主要面临着年龄较大、再就业能力不足、家庭生活和就业压力大等问题。这些原因导致由于产能出清失业的职工在就业市场上没有任何优势,成为劳动力市场上的弱势群体。直接关停一家企业可能会造成几千人的失业,意味着短期内有几千人需要再就业,这将加剧劳动力市场的竞争。
根据中央要求,企业主要通过兼并重组实现产能出清,原企业职工也可以就此成为新企业的职工。对于一些无法通过兼并重组的企业,地方政府通常不希望企业直接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合同,而是会让企业先进行内部岗位调剂,实现转岗转产而非失业。随着去产能任务的推进,企业内部的岗位调剂空间越来越小,而有能力再就业或者创业的员工已经离开了企业,选择自主谋生。这时,真正需要被安置的,往往是年龄大、竞争力低的员工。虽然在企业不得不裁员时,政府也会发挥其“兜底”职能:提供相应的经济补偿和社会保障、开展就业培训帮助其再就业、鼓励自主创业。但是由于这些职工年龄偏大,大部分职工整个家庭的主要收入就来源于他们的工资收入,这使得他们承受风险能力低,大多数人的创业热情并不高。因此,随着产能出清的推进,职工的安置也会越来越困难。
2.3 河北省产能过剩企业负债率居高不下
企业的负债率过高,与产能过剩有着很大的关系。企业产能过剩、产品滞销、资金周转困难,直接导致了企业的流动性资金需求增大,迫使企业增加融资,使得杠杆率越来越大,企业的财务支出越来越多,偿债能力也就越差。近几年,随着去产能的进行,一些承担去产能任务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不仅没有下降,还有所上升,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在未能及时处理其债务的同时进行去产能,最终导致企业新债务产生。
河北省钢铁企业的负债率普遍高达70%,而煤炭企业的负债率也在70%左右,远高于全国整体工业55.8%的负债率。虽然河北省自2014年开始推行企业“去杠杆”政策,但在钢铁行业和煤炭行业里,其效果并不显著。随着“去产能”政策的推行,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来实现产能出清,在这个过程中兼并方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然而政府提供的资金有限,此时只有对外融资,提高自身的负债率,才能够维持项目顺利进行。
2.4 产能集中度过低
产能集中度过低是当下钢铁与煤炭等产能过剩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据估计,位列发达国家产能前列的钢铁企业产能集中度普遍为60%以上,而河北省四大钢铁企业的集中度仍在40%以下,目前河北钢铁企业总共有109家,企业数量过多、产能分散、管理不便的同时,还会导致市场供求关系不稳定的问题出现。小的企业只能通过扩大生产、增加产量维持企业正常运转。在不注重产品结构调整的情况下,过度增产最终导致了产能过剩情况大量出现。
3 推进河北省去产能的政策建议
3.1 严防新的产能过剩出现
企业在重组过后仍具有很大生产能力。在兼并重组后,如果只是解决了效率问题而没有解决产能产量问题,那么在未来,企业仍有可能盲目地扩大生产。在行业形式向好发展的大环境下,一些企业有意向提升产能、增加产量。2018年的贸易摩擦不断、基建投资放缓,因此下游需求呈现一种不确定的状态,在此时如果盲目提升产能、增加产量,很有可能会再次出现产能过剩。政府作为监管者,应该正确地引导企业,提高行业的自律性,保证生产工作平稳运行,保持供需基本稳定。建立公开透明的市场规则,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尊重企业主体地位,优化政策环境,以市场化、法制化手段为主,行政化手段为辅的方式扎实有效地化解和淘汰过剩落后产能。
3.2 继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增加就业岗位和化解产能过剩的根本出路是创新,政府应引导企业提高其创新能力。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来促进企業增加产品研发投入,推动产品工艺和产品品质的升级,增加产品附加值,减少低端产品的生产,调整产品结构。在钢铁行业中,应减少粗钢的生产产量,增加特种钢和品种钢的生产比重。优化产品生产工艺,注重环境保护,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生产效率。
3.3 加大环保力度
河北省大气污染的根本原因是产业能源结构偏重。钢铁、煤炭、水泥等行业是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源头。当前,河北公布了2018年度全省重点污染企业名录,在2183家企业当中,与钢铁行业有关的企业占了10%左右。应当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政策。政府部门在加强现在环保执法监管的同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污染物排放和行业准入标准,达到环境保护和减少产能的目的。
3.4 适度提高产能集中度
继续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政府在此应当扮演引导者的角色。通过完善金融、职工安置等相关政策和适当优惠调动企业积极性,鼓励效益好、管理体制完善的大企业兼并僵尸企业和小企业。同时简化审批程序,提高企业兼并重组的审批效率。政府也应当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拿出一部分财力,承担在兼并过程中企业面临的风险,并帮助兼并重组后的企业解决转型转产和职工安置等问题,加强企业兼并后的整合。在企业兼并重组的过程中,政府也要扮演监管者的角色,督促企业的兼并应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保护职工、投资者、债权人的合法利益,防止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出现。
参考文献
[1]张云,河北“6643”工程全面收官压减炼钢、炼铁产能合计13700万吨[EB/OL].http://www.hebnews.cn/.
[2]河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2017年河北省国民经济形势新闻发布稿[J].统计与管理,2018,(2).
[3]张鹏.2017年去产能的深化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J].领导科学论坛,2017,(5).
[4]王艳霞,邢明强.河北省产能过剩行业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与对策[J].公共政策,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