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烧结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

2018-01-07刘亮亮

科学与技术 2018年6期
关键词:脱硫脱硝技术研究

刘亮亮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烧结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的特性,同时阐述了烧结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的研究。

关键词:烧结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研究

1 烧结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的特性

在烧结过程中,各类燃料与烧结混合料在烧结反应下,会产生很多的污染物与粉尘、烟气,对生态环境会产生较大的污染。由于烧结过程中较高的漏风率与固体燃料循环,导致空气难以顺利通过烧结料层,进而导致烧结烟气量增加。烧结烟气系统本身阻力较大,会导致烟气量发生变化,其构造如下图1所示。在生产过程中,将矿粉、熔剂和燃料混合燃烧,因燃料中含硫组分和各燃烧组分的比例有波动,造成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存在变化。由于烧结烟气成分较为复杂,其中氮氧化物、多环芳径、氟化氢等污染物较多,烟尘内的重金属含量较多。烧结工况中烟气温度变化幅度较大,一般在120℃-180℃,含氧量与含湿气量较高。

2 烧结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研究

在环保治理的新形势下,烧结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不断完善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使得烧结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实现了绿色发展。

2.1 活性碳纤维烟气脱硫技术

活性碳纤维烟气脱硫技术,借助脱硫活性碳纤维催化剂,脱除烟气内的二氧化硫,回收利用硫资源以生产硫酸与硫酸盐。此工艺的脱硫率约为95.0%,工艺操作与工艺流程均比较简单,需要的设备较少,可实现硫资源的回收与利用,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活性碳纤维烟气脱硫技术,主要运用在电厂锅炉烟气、烧结烟气、工业锅炉烟气脱硫中。

活性碳纤维烟气脱硫技术工艺原理比较复杂,主要利用活性炭具备吸附能力的特点,对二氧化硫的脱除效果显著,同时能有效脱除烟气内的汞、二恶英等污染物。在活性炭催化还原下脱除氧化物,该工艺的脱硫率为60.0%-70.0%。二恶英脱除率高达95.0%,重金属脱除率为90.0%以上。

2.2 循环流化床脱硫技术

循环流化床脱硫工艺中的吸收剂为干消石灰粉,吸收剂并非特定,也可应用一些吸收反应能力较强的干粉与浆液。锅炉排出的烟气会从文丘里装置吸收塔底部进入,且速度较快,在与吸收剂粉末混合后,颗粒与气体会产生剧烈的摩擦。此阶段需要保障水雾喷入的均匀性,全面降低烟雾温度,以此生成硫酸钙。经过脱硫处理之后的烟气,携带的固体颗粒较大,经过塔顶吸收之后,烟气排出到循环除尘器内,经过净化处理之后排放。

循环流化床脱硫本身较为成熟,应用范围较广,污染物的脱除率较高。在当前国家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量的现状下,可推广应用这一技术。目前,我国已经建设了一定规模的烧结球团企业,为循环流化床脱硫技术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于循环流化床脱硫技术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副产物,目前还没有最佳的应用途径与资源回收价值,只能选择当作废物处理,其构造如下图2所示。

2.3 电子束辐照烟气联合脱硫脱硝

电子束辐照烟气联合脱硫脱硝技术,运用阴极发射并经电场加速形成高能电子束,通过电子束照射烟气产生自由基,与SOX、NOX产生反应,并生成硫酸与硝酸。接入氨气后产生化肥硫酸铵、硝酸铵等副产物。

目前电子束辐照烟气联合脱硫脱硝技术已经完成了工业试验,但未能在工业中得到应用,主要原因是电子束辐照烟气联合脱硫脱硝,具有高能耗、副作用大、含水量大的特点,同时电子束运用过程中必须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4 湿法脱硫工艺

湿法脱硫工艺主要有碱液吸收法、还原吸收法、络合吸收法等。湿法脱硫工艺需要采用湿式洗涤方式,也就是干湿合并脱硫脱硝技术,如下图3所示。通过该装置可将烟气内的二氧化硫、NOX脱除。在吸收过程中,NO、二氧化硫、有毒金属在氧化塔中经氧化剂氧化,再经过碱式吸收塔,将残余的酸性气体吸收,NOX和二氧化硫脱除率高达95.0%以上。但就实际情况而言,这类工艺的运用较少,催化剂的价格较高,且多为一次性投资,运行成本较高。

2.5 SCR联合湿法脱硫工艺

SCR联合湿法脱硫工艺技术较为成熟,脱硫效率比较顯著,但在烧结烟气处理内的应用比较少。主要是因为湿法脱硫工艺之后的烟气温度为50℃-80℃,SCR技术在320℃-450℃温度下才可开展反应。如果反应温度较高,催化剂会出现结晶现象;如果反应温度较低,催化剂表面硫酸铵凝结后会堵塞催化剂微孔,进而降低催化剂的活性。在脱硫工艺前应用烟气脱硝装置,需增设烧结烟气加热装置,使烟气温度上升,烟气脱硝后,接着再利用换热装置,对烟气进行降温处理后进入脱硫装置,这样便实现了烟气的净化。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钢铁行业在其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其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能源较多,对周边环境会产生较为恶劣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强化烧结烟气的治理,深入研究并积极创新脱硫脱硝技术,以此推动相关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付俊清.钢铁行业烧结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探析[J].低碳世界,2018,13(06):23-24.

[2]胡彩云.新形势下烧结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10(04):1-9.

猜你喜欢

脱硫脱硝技术研究
火电厂锅炉烟气脱硫脱硝协同控制技术和建议探讨
火电厂脱硫技术探讨及脱硫脱硝一体化发展趋势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有效运用研究
园林水景饰面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海洋工程船舶综合电力推进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大数据挖掘中的数据分类算法技术研究
浅谈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