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一碗面(上)
2018-01-07小p
小p
中国地大物博,面条种类繁多。走进一座城,爱上一种味道,或许只因一碗面。中国有名的面条,你吃过几种?
山西刀削面
山西——面食之乡,以山西大同的刀削面最为有名,人称“面食之王”。
刀削面,用刀削面,听起来有些“小李飞刀”的风范。大厨将面粉和成团块状,左手举面,右手握刀,将面一片一片地削入锅中,“一根落汤锅,一根空中飘,一根刚出刀,根根鱼儿跃”——这是对刀工的最高评价。刀削面中厚边薄,棱角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人们欢迎。
如果说面是灵魂,那么卤就是精髓。山西刀削面的“浇头”品种繁多,有西红柿鸡蛋、肉炸酱、茄子肉丁卤等,配上黄瓜丝、绿豆芽等应时鲜菜,再滴上几滴山西老陈醋,口味绝对一级棒。
武汉热干面
武汉的美食,以小吃居多,如豆皮、汤包、烧麦、牛肉豆丝等。可说起武汉的代表面,毫无疑问是热干面!
在武汉人的“过早”(武汉人称吃早餐为“过早”)里,热干面是必不可少的!早餐来一碗,吸溜吸溜地吃完,一抹嘴,再去上班上学,那叫一个有劲!
一碗地道的热干面,对面条和酱料的要求极其严格。面条须是碱面,且事先煮到七八分熟。酱料则以麻油调和纯黑芝麻酱最佳,其次是食用油调和白芝麻酱,再次就是用花生酱。吃热干面一定要趁热拌开,在麻酱和汤汁没有干涩之前,用筷子不停地搅拌。搅拌均匀的热干面才是真正的美味。
在武汉人的眼里,热干面不仅是一种小吃,更是一种情怀,未食而乡情浓浓,食之则香气喷喷。对于外地人来说,第一口热干面并不容易让他们上瘾,但吃着吃着,很有可能连碗都想舔干净。这就是热干面的魅力。
武汉人吃热干面,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喜欢边走边吃。是因为武汉人特别赶时间吗?
广州云吞面
云吞——流行于香港和广东一带的面食,后来逐渐流传到其他地方。其做法并不复杂,将猪肉剁碎,与虾仁拌在一起,辅以调料,包成馄饨,最后放入高汤中煮熟即可,味道鮮美醇厚。
但你千万不要以为几颗馄饨、一把面加点汤就是云吞面。正牌的云吞面需要“三讲”。一讲汤:用鱼、虾、猪筒骨熬出来的汤既要有鲜味还要清透;二讲面:最地道的面是竹升面,和面不加水,以鸭蛋和面,面条韧度适中,且非常爽脆;三讲云吞:云吞皮要爽滑,馅料需有新鲜的虾肉、猪肉、韭黄。
一碗上等的云吞面,须高汤、云吞和竹升面三者高度结合,才算是完美。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碗面,一座城的记忆,或许就是一碗面的味道。碗里装的可能是情结,可能是味道,不变的都是对食物的美好向往。
四川担担面
担担面,已有百年历史。传说,它的发明者是一个绰号叫陈包包的小贩。由于早年用扁担担在肩膀上沿街叫卖,故得名担担面。
过去,走街串巷的小贩兜售担担面,常挑着一口铜锅。铜锅分两格,一格煮面,一格炖蹄髈,边走边卖。如今,担担面登入店铺,其做法依旧保持传统特色——用湿面粉擀成面条,经高汤煮熟,捞起,拌上炒好的臊子以及各家秘制的卤料,即可食用。
担担面,面条细薄,臊子肉质香酥,调料以葱花、芽菜为主,略有汤汁,鲜美爽口,又带有四川人爱吃的鲜香麻辣特色,味道独树一帜。
在诸多川味美食中,一碗担担面,总占有一席之地。
北京炸酱面
亦饭亦菜的北京炸酱面,经过百年发展,已风靡大江南北。
炸酱面,制作过程并不复杂。黄瓜、豆芽等沥水后作配菜,用热锅炒熟肉丁,再把黄豆酱和甜面酱放进锅里炸得喷香,便是炸酱。面条煮熟后,捞出,浇上炸酱,拌以配菜,即成炸酱面。
一碗炸酱面,决定其味道的是酱料的好坏。最正宗的北京炸酱面,制作颇有讲究。北京民间也有一句俗语——北京炸酱面,炸酱两小时,菜码十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