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邹平水杏保护地栽培关键技术

2018-01-07董富俊于春霞颜岩

山西果树 2018年6期
关键词:技术

董富俊 于春霞 颜岩

摘要:邹平水杏是邹平县当地优良的早熟杏品种,具有个大、味甜、早实、丰产等特点。邹平水杏在邹平县南部山区发展规模较大,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一项主要产业。针对近年来晚霜危害对邹平水杏造成冻害的情况,于2013年进行了邹平水杏保护地栽培试验,并获得了丰产、高效的良好效果。从温室内建造与建园、温湿度及光照调控管理、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等7个方面详细介绍了邹平水杏保护地栽培关键技术。

关键词:邹平水杏;保护地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1005345X(2018)06005203中图分类号:S662.2文献标识码:A邹平水杏是山东省优良杏树品种,具有个大、早熟、味甜香浓、色泽橘红美观、早实丰产等特点。露天栽培6月初即可成熟上市;平均单果重98 g,最大果重135 g。邹平水杏原名“张高水杏”(因其原产区张高村而命名),在当地已有400余年的栽培历史,久负盛名;因1987年在山东省杏鉴评会上被评为早熟优质水杏第一名,并自此正式命名为“邹平水杏”至今。目前,邹平水杏在山东省邹平县南部山区发展规模已达到1 760 hm2,年总产2.3万t,年总销售收入1.38亿元,水杏产业已成为当地山区农民致富的一项主导产业。但多年来由于早春气候变化无常,常有晚霜来袭引起气温骤降,对早花的邹平水杏造成冻害,导致杏大幅减产。针对这个情况,我们于2013年春开始进行了邹平水杏保护地栽培试验,获得了丰产、稳产、高效的良好效果。现将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试验园情况

在邹平县黄山街道办事处贺家村建立试验园,建设冬暖式大棚4个,面积2 400 m2。试验园位于邹平县南部山区,属丘陵砂石山区,海拔30~80 m,年日照时数2 619.3 h,年平均气温13.1 ℃,≥10℃的年活动积温4 285.4℃,无霜期193 d,初霜日平均在10月23 日,终霜日平均在4月9日。土壤为褐土,pH值7.2,有机质含量0.65%。平均年降水量633.5mm,而杏果发育的4-6月份平均降水只有10 mm余,容易造成干旱、落果严重,品质下降。通过水杏保护地栽培试验,避免了晚霜危害,改善了生长发育环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现了杏果4月中旬提前成熟上市,建园第3年开始每年冬季扣棚,连续扣棚第2年每棚产杏果683 kg,折算平均每667 m2产量760 kg、产值4.56万元(按市场价60元/ kg计算),比露天栽培提前成熟上市40 d左右,效益是露天栽培同龄园的9倍以上。

2保护地栽培技术

2.1温室建造与建园

按棚内东西长度75 m、南北跨度9 m建棚,矢高3.5 m,每棚净栽培用地面積600 m2,棚体为砖石结构,棚架为水泥柱与镀锌钢管连接。选择邹平水杏为主栽品种,选用二花槽为授粉品种,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的比例为81,点状配置,株行距2 m×3 m,南北行向栽植。前期进行养根壮树扩冠、促花栽培管理,第3年冬季开始,于每年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中旬扣棚,进行促成栽培管理。

2.2温、湿度及光照调控管理

在杏树树体满足低温累积时数(休眠期气温达0~7 ℃下)800~900 h后进行扣棚管理,薄膜采用防滴水透光膜。扣棚覆膜后,关键要抓好棚内温、湿度及光照的管理。

2.2.1温度管理前期采取棚内逐步升温的方式,以保证树体逐渐适应小环境条件;具体操作要求:白天拉起部分草苫,第1阶段维持时间4 d左右,只拉起草苫的2/5左右,棚内温度保持在8~12 ℃;第2阶段维持时间5 d左右,只拉起草苫的2/3左右,棚内温度保持在10~15 ℃;第3阶段维持时间6d左右,拉起草苫的4/5左右,棚内温度保持在10~18 ℃;经15 d左右前期处理后再将草苫全部拉起,促使棚内快速升温;整个过程夜晚要全部盖好草苫进行保温。花前,棚内白天温度要控制在20~25 ℃,夜间温度控制在7~10 ℃为宜。注意严格掌握好花期温度,要求白天温度控制在20~22 ℃,夜间温度控制在10 ℃左右;花后4周,白天温度保持在25~26 ℃,夜间温度保持在10~20 ℃。杏果采收前,棚内白天温度保持在26~29℃,夜间温度15 ℃左右,昼夜温差大可以促使杏果内成分转化,有利于提高果实品质;但此阶段白天温度不应超过32 ℃,否则容易引起落果,造成果实品质下降。

2.2.2湿度管理湿度管理要注意区分棚内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的要求。一般要求空气相对湿度花前控制在80%左右,花期保持在50%~60%,其他栽培管理阶段可控制在60%左右。土壤湿度一般在灌足防冻水、浇透花前水措施下即可满足树体要求。如需地面灌水,水要利用预先建设的预温水池经过预温后在早晨灌入,傍晚灌水易引起裂果。避免大水漫灌,可采用滴灌、揭膜通风、行内覆盖地膜来降低土壤湿度,从而达到控制空气相对湿度的目的。

2.2.3光照管理邹平水杏是喜光性树种,栽培中注意强化光照管理。在温度允许范围内,尽量早揭草苫,晚盖草苫,适当延长光照时间,阴天如无雨雪也可揭苫充分利用散射光。夜间可进行人工补光,每棚间距3 m在棚脊上安装60 W白炽灯泡1个,高度2 m,照射时间从日落盖草苫后至夜间22点。要及时清扫棚膜,以利于光照充分。

2.3肥水管理

加强肥水管理是增加树体营养积累,提高花芽质量,保障杏树坐果率的有效措施。秋季9月下旬施足基肥。基肥以腐熟的厩肥、堆肥、人粪尿为主,一般每667 m2以有机肥3 000 kg混合磷酸二铵50 kg、硫酸钾复合肥50 kg施入。扣棚后至硬核前要避免施用尿素,以防枝叶徒长。花期尽量少浇水,如因干旱确需浇水以滴灌为好。在果实着色后控制用水,以促进上色和成熟。为及时补充杏树树体的营养消耗需进行根外追肥:花前用0.5%的尿素液喷干枝;盛花期喷0.3%的硼砂+0.3%尿素液,以提高坐果率;谢花后喷0.3%的尿素+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果实成熟前15 d喷0.3%的磷酸二氢钾液,促进果实着色。

2.4整形修剪

幼树期疏剪过密的枝条和徒长枝,多保留小枝、辅养枝,以加速成形,促进早果丰产。盛果期随树龄增大,结果渐多,适当疏剪细密枝和过密的花束状果枝,合理疏花疏果,减少因结果枝衰弱而使花器退化的现象。要注意控制棚室南部的杏树高度,保持树体低于棚膜20~40 cm为宜。

2.5花果管理

保护地条件下形成的小环境不利于授粉受精,因此要采用人工授粉、花期放蜂等方法提高坐果率。人工辅助授粉以点授法为最好。盛花期采用能抗低温的壁蜂授粉,一般每667 m2释放壁蜂50~100头即可。在蕾期疏去弱花及发育不良的晚开花蕾。疏果要根据“留优去劣”的原则,疏除畸形果、小果、病虫果,长果枝留4~6个果,中果枝留3~4个果,短果枝留1~2个果。

2.6病虫害防治

杏树保护地栽培的主要病虫害为褐腐病、疮痂病、蚜虫、螨类等。要坚持以预防为主,不用或少用农药,配合应用生物防治等综合技术措施。扣棚后用5°Be的石硫合剂喷洒全棚1次,落花后每隔10~15 d喷1次80%大生M-45药液600~8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800~1 000倍液,连喷3~5次。发生蚜虫和螨类时,可分别选用10%吡虫啉4 000倍液、15%达螨酮17 500倍液喷雾防治。要注意农药使用的安全间隔期,在杏果上市前安全用药。

2.7采收及揭膜后管理

4月中下旬进入杏果采收期。采收完毕要经过8 d左右的昼夜放风锻炼后,使树体抗逆性得到提高,当外界日平均气温达到15 ℃以上时方可揭膜。揭膜后要加强对杏树的夏季管理,对结果枝和棚内梢以疏剪长放为主,不宜多短截,以利于形成短果枝和花束状枝,疏除结果后的过细衰弱枝,中度回缩骨干枝,疏除过密枝、交叉枝、下垂枝,以摘心为主控制棚外梢旺长,促发短枝。对过高过大的树体进行限高疏枝处理,解决光照问题。

杨晓华等:山西晋中地区杏树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山西果树SHANXIFRUITS 2018(6)山西果树2018(6):5456

猜你喜欢

技术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