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固定技术在小儿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2018-01-07熊名副付绍燕万春虎朱浩亮

当代医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夹板小儿骨折

熊名副,付绍燕,万春虎,朱浩亮

(江西省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小儿骨科,江西 南昌 330008)

外固定技术在小儿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熊名副,付绍燕,万春虎,朱浩亮

(江西省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小儿骨科,江西 南昌 330008)

目的 对小儿骨折治疗中外固定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 选择61例骨折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分析的对象,并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随机分设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儿的总例数为31例,给予该组实施小夹板外固定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的总例数为30例,给予该组实施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比实验组低(P<0.05),对照组的住院时间及骨愈合的时间均显著比实验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骨折患儿实施外固定技术进行治疗,可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建议推广。

骨折;小儿;外固定技术;总有效率;并发症

由于儿童机体尚未发育完全,骨骼较为脆弱,故容易发生骨折[1]。而小儿成骨的恢复能力及自身的内塑力均较强,且骨折断端的血液循环较好,因此根据患儿骨折的实际情况选择正确、有效、科学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有助于患儿在短期内快速恢复[2]。有相关医学研究显示,给予骨折患儿实施小夹板外固定技术,不仅能改善患儿的病情,促进患儿的骨愈合,还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因此,为了进一步确认该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本文给予患儿实施了外固定手术,现作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在2015年9月~2016年10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1例骨折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分析的对象,并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随机分设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全部患儿给予CT及X线检查后均已确诊。其中,实验组患儿31例,包括女16例,男15例,平均年龄(8.34±2.12)岁,骨折类型:4例为孟氏骨折,7例为胫骨骨折,3例为克雷氏骨折,9例为尺桡骨远端双骨折,8例为股骨干骨折;对照组患儿30例,男女各为15例,平均年龄(8.87±2.46)岁,骨折类型:3例为孟氏骨折,5例为胫骨骨折,5例为克雷氏骨折,7例为尺桡骨远端双骨折,10例为股骨干骨折。全部患儿及其家属均知情并自愿签署相关知情同意文件。将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作对比,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则实施外固定技术,方法:给予患儿麻醉并实施小夹板外固定法;其中,根据患儿骨折的部位与类型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①胫骨骨折的手术方法:跟骨牵引后,用小夹板(5块左右)进行固定;②股骨干骨折的手术方法:牵引复位患儿骨折的部位,然后借助小夹板进行合理固定,再给予持续性的牵引治疗;③尺桡骨远端双骨折、克雷氏骨折:牵引骨折部位,并在骨折部位较为稳定之后利用小夹板进行固定,然后根据患儿骨折的类型指导患儿选择背侧屈曲或者掌尺屈曲的姿势,随后固定患儿的手掌;④孟氏骨折:牵引桡骨并进行复位,然后向背侧的方向推进桡骨头进行复位,再用小夹板(3块左右)进行外固定,促使背侧超过肘部且前臂旋后位,再用三脚架进行固定并悬吊于胸前。

1.3 观察指标、疗效评价标准 对比分析两组于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发生并发症的情况以及住院的时间、骨愈合的时间等。其中,疗效判定标准:如患者于治疗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骨折部位愈合且无畸形,则为显效;如患者于治疗后的临床症状、体征有所好转,骨折部位愈合延迟,无畸形,生活可自理,则为显效;如患者于治疗后骨折部位愈合延迟,甚至存在畸形的现象,则为无效。有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所得的相关数据均使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以“x±s”格式进行表示,并用t对其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来表示,并用χ2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对照组于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比实验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的相关指标对比 对照组于治疗后的住院时间及骨愈合的时间显著比实验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相关指标的比较(x±s,d)

2.3 两组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对比 对照组于治疗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显著比实验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5,P<0.05),见表3。

表3 两组凝血功能的比较(n)

3 讨论

骨折属于儿童时期较为常见的外伤,容易给患儿的心理及生理造成较为强烈的应激反应[3]。因此,为了改善患儿的病情,必须针对患儿不同的骨折情况给予合理、科学的治疗方法,以促进患儿的康复。本文给予实验组实施了小夹板外固定手术,并给予对照组实施了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同时还将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73.33%)、并发症的发生率(23.33%)均显著比实验组(93.55%)、(6.45%)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住院时间(17.64±3.93)d及骨愈合的时间(78.97±11.75)d显著比实验组(8.43±1.35)d、(60.24±11.43)d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是临床治疗骨折较为常用的手段,但该手术不仅创伤性较大、并发症较多,还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延迟骨愈合的时间,进而容易降低患儿的整体临床效果[4]。但小夹板外固定技术却不同,该手术方法不仅操作较为简便,适应范围较广,固定效果更佳,安全可靠,稳定性较好,还能有效消除影响骨折愈合的剪式应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患儿术后早期活动的需求[5];此外,外固定的手术疗法属于微创操作,不仅能对外固定架进行拆除时避免二次手术带来的创伤,还能同时对骨折周围软组织的开放性损伤进行处理,再加上在手术操作的过程中尽可能地避免了对切口或易感部位造成的直接干扰,从而有效缩短了患儿骨愈合的时间,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综上所述,给予骨折患儿实施外固定技术进行治疗,可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建议推广。

[1] 罗学辉.小夹板外固定在小儿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7):3781-3782.

[2] 谢祎,程富礼.比较手法复位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小儿前臂闭合骨折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9):128-129.

[3] 董秀珍.分析比较手法复位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小儿前臂闭合骨折的临床疗效[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6):3-5.

[4] 张国平,谢青卿,高杰,等.闭合或切开复位外固定架术治疗小儿前臂远端骨折的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7):1234-1235.

[5] 邱书清.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小儿前臂闭合骨折的疗效比较[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6,22(4):83.

[6] 吴荣光,向贤桃.小儿骨折应用小夹板外固定的治疗效果研究[J].医学信息,2015(30):242.

[7] 胡国红.小儿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两种不同固定方式的临床研究[J].外科研究与新技术,2015,4(3):172-175.

[8] 王广伟,霍力为,庾伟中,等.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前臂骨折[J].中医正骨,2016,28(12):52-54.

[9] 支乐,李家玲.妥布霉素不同途径给药对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的疗效评价[J].抗感染药学,2015(6):853-855.

[10]管玉华,赵镭,郭良玉.骨盆前外固定术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当代医学,2016,22(26):65-66.

[11]赵海鹰.复方骨肽注射液用于开放性胫骨骨折外固定架术后临床评价[J].中国药业,2016,25(16):37-39.

[12]王来喜.锁定钢板作外固定架治疗小儿胫骨开放性骨折的效果评价[J].中国急救医学,2016,36(1):256-258.

10.3969/j.issn.1009-4393.2018.01.062

猜你喜欢

夹板小儿骨折
专利名称:一种钼丝夹持电磁退火炉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钛夹板应用于美学区引导骨组织再生1例
边条翼夹板结构强度设计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一例犬骨盆骨骨折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