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代儒学及影响探微

2018-01-06王贺仁青扎西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35期
关键词:辽代儒学

王贺 仁青扎西

摘要:辽代儒学自太祖耶律阿保机时已经传入到太宗以后儒学渐盛。儒学在辽代的历史地位和影响是极大的,对辽朝国家制度的建立影响深远,特别是它对辽代汉族统治具有极大的稳定作用,也为辽代培养了大批统治人才。

关键词:辽代;儒学;尚儒

一、辽代儒学的传入

儒学是以孔子及其学说为主的文化体系。儒学从汉代确立统治地位后为封建统治阶级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统治人才。契丹族在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时就注重引进儒学,吸收尊奉儒学的汉族地主阶级及知识分子,利用他们帮助自己稳定统治,管理汉民族。

“时太祖问侍臣曰:‘受命之君,当事天敬神。有大功德者,朕欲祀之,何先?皆以佛对。太祖曰:‘佛非中国教。倍曰:‘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太祖大悦,即建孔子庙,诏皇太子春秋释奠。”[1]太祖认为儒学是宗教性质的,因此契丹贵族引进中原儒学是按照宗教形式引入的。他们奉孔子为神,把儒学看做类似佛教的一种中国本土宗教。辽朝把孔子庙与佛寺、道观一视同仁。

儒学的传入:

第一,辽太祖及其子孙十分注重吸收汉族地主阶级中的知识分子。康默记,“太祖侵蓟州得之,爱其才,隶麾下。一切蕃、汉相涉事,康默记折衷中。悉和上意。时诸部新附,文法未备,默记推析律意,…….佐命功臣其一也”[2]。韩延徽,“攻党项、室韦,服诸部落,延徽之筹居多。乃请树城郭,分市里,以居汉人之降者。又为定配偶,教垦艺,以生养之。以故逃亡者少”[3]。汉族知识分子在辽朝建言献策,帮助统治者治理国家,稳定政局。

第二,创建契丹文字。辽太祖神册五年(公元920年)正月,下诏“始之契丹大字”[4]。契丹大字是参照汉字创制的,说明中原文化对契丹文化影响深远。后太祖又命其弟迭剌制契丹小字。契丹大小字的出现对辽朝文化传播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提高了契丹族的整体素质,强化了辽朝的文化实力。尤其是一些儒学经典被译为契丹文字流行于辽朝统治地区,使儒学影响范围扩大,契丹中下层人民开始接受儒学、信仰儒学。

第三,辽朝在太祖时期推行科举制。儒学在辽朝的科举考试中占主要地位。通过科举制不仅培养了人才也加强了对儒学的宣传。辽朝统治时期,各族士人将获得进士及第视为殊荣,他们潜心学习儒学经典,使儒学得以发扬光大。儒家经典在辽朝被定为太学、州学教材,令博士、助教教之。

第四,辽朝皇帝推崇儒学文化。圣宗好读儒家政治学说为主的《贞观政要》,“好读唐《贞观事要》,至太宗、明皇实录则钦伏,故御名连明皇讳上一字;又亲以契丹字譯白居易《讽谏集》”[5]。除喜欢《贞观政要》外,道宗还召权翰林学士赵孝严、知制诰王师儒等讲《五经大义》。统治者对儒学的推崇使整个辽朝社会重视儒学的发展,促进了儒学的传播。

第五,“澶渊之盟”后宋辽出现和平发展的局面,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辽朝社会在进行封建化的同时,全面接受汉文化,并在契丹社会形成一种尚文尚儒的风气,辽圣宗时期儒学地位更为突出。

上述的主要措施加速了儒学在辽朝的传播,提高了辽朝社会的整体素质。会同元年(公元938年),后晋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献给辽。燕云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远高于辽朝,特别是文化方面,因此“燕云十六州”并入辽朝版图后为辽朝文化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使儒学被契丹人进一步接受、了解。

二、儒学在辽代的地位及的影响

儒学在辽朝的广泛传播不仅给儒学本身带来积极影响,也给辽朝社会带来显著影响。

儒学的传入为辽朝社会造就一批自己的知识分子和统治人才。他们治国有道,为契丹族的昌盛奉献了自己的知识和力量。

儒学在辽朝社会下层的广泛传播使辽朝下层民众的思想更加趋向于中原的三纲五常等伦理思想,这样方便辽朝统治者控制下层民众,有利于稳定统治,维护统一。

辽朝统治者重视儒学,珍惜汉族儒士,这样为辽朝引入了很多汉族的有识之士,为统治者建言献策。有一些汉族儒士在辽朝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韩氏家族的韩德让,被赐姓耶律,拥有宫卫,韩德让可以随便打死一个契丹族贵族。这样的殊荣是许多契丹贵族都得不到的。

儒家是以孝道贯穿整个社会的而依契丹的习俗,人死后是不能哭的。据《旧唐书·契丹传》记载:契丹人子孙死父母晨夕哭之,父母死,子孙不哭。父母死而悲哭者,以为不壮。不仅不哭,反而酌酒歌唱。但是,圣宗之母萧太后死后,圣宗哀毁骨立,哭必呕血,不顾大臣反对,按照儒家传统为太后守孝三年,以报母恩。

儒学在辽朝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辽朝统治者大多极力推崇儒学,为了让儒学更广泛更深入的传播和发展,他们将儒学神化、大众化,让它更容易被百姓接受,这样儒学不仅起到传播知识、宣扬礼教的作用,神学化的儒学更有利于辽朝统治和江山的稳固。

辽中期以后,在儒学“礼治思想”、“仁政思想”的指导下,逐步完成封建化改革,建成一个长达二百多年的强大王朝,创造了灿烂的辽文化。

参考文献:

[1]脱脱.《辽史》卷72《耶律倍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4:1209.

[2]《辽史》卷74《康默记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4:1230.

[3]《辽史》卷74《韩延徽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4:1231.

[4]《辽史》卷2《太祖下》[M].北京:中华书局,1974:11.

[5]叶隆礼《契丹国志 》卷7[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71.

(作者单位:王贺 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仁青扎西 西北民族大学藏语言文化学院)

猜你喜欢

辽代儒学
儒学视阈下刍议箪食瓢饮的颜回之乐与现实意义
2020年儒学研究关键词:阐释、应用与地域化
壁画“刘三取钱”漫谈兼论辽代戏剧题材
中国古代琥珀艺术
辽代中京道城市群发展特点评析
2015 年新儒学“一体两翼”发展格局
山东省曲阜市为每村配一名儒学讲师
谈儒学的“复兴”
儒学研究的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