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文学理论教材与西方文论关系研究
2018-01-06王鹏斌
王鹏斌
摘要:新时期文学理论教材在中国高校文学专业中占据主导地位,也决定着中国高校文学专业教育的整体走向。本文通过对新时期文学理论教材与西方文论关系的分析和研究,希望可以对中国高校教育中的作用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文学理论;西方文论;研究分析
高校的中文学科目是汉语专业的主要课程,所以文学理论教材的选定可以影响学生毕业就业情况。新时期中国高校的文学理论教材有着很大变化,而且受到西方文论的冲击,这使我国高校的文学理论教材不得不进行改革和创新,以便于为学生创造出更利于学习、易懂的文学理论教材。
一、与西方文论的关系
新时期为了适应中国高校的改革与发展,文学理论教材在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其中最有效的步骤就是与西方文论的结合,有效的吸收西方文论的优点,这有助于新时期文学理论教材的多元化发展,使学生在学习中文系文学专业课程的同时,也对西方的文化产生了一定的了解,对今后大学生的就业和生活都有着一定的帮助和好处。新时期文学理论教材中吸收大量的西方文论,使中国高校的学生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西方文化的学习兴趣都有很大的帮助[1]。例如:其中俄国著名文学家高尔基的文学作品引入文学理论教材的较多。如高尔基的《海燕》,这部文学巨著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之一,《海燕》是一篇有着巨大影响的散文诗,作者通过对大海中海燕的生动描写,传达了作者要表达的勇敢欢乐的思想意境,深刻的写出了俄国革命前夕背景下革命时代的发展趋势。作者在简单的散文诗中热烈的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无畏战斗精神,预示着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前景,这也是我国高校文学理论教材中学生重点学习的课节之一。通过对高尔基《海燕》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文学的同时,了解了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进程,也进一步引导学生感悟到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巨大付出,理解了取得最后胜利的自豪,体会到了当今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通过对西方文论知识的引用,有效巩固了学生现实主义及文学阶级的学习成果。
二、对西方文论的评价
新时期文学理论教材与西方文论关系中,对西方文论的引入有好处也有坏处。在西方文论进入中国高校文学理论教材中发现,所谓的西方文论都是在马克思主义文学体系中进行吸收的,所以相对中国的文论理论来说,西方的文学理论太过于注重思想的教育,从而忽略了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不利于其情操的陶冶。导致高校的学生认为教材内容相对死板,激发不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也相对降低。对于西方文论的评价主要是以‘艺术的起源和‘思想主义为主。艺术起源是西方文学理论教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西方文化的知识,学生主要以了解为主,不需要更加实际的去学习[2]。这类艺术的起源思想不是以创造艺术为特征,而是用艺术的眼光观察外界事物。这种思想把发现美作为主要目的,可以发现生活中的美。例如,对某一常见的的事物,要用艺术的眼光去观察和发掘,进而发现其中的美。而思想主义理论知识,学生要结合中国的历史知识进行学习,其中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意义有很大的区别,从本质上讲属于不同的领域,不适合让学生进行深入学习,但却是中国高校文学理论知识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3]。
三、中西方文学的不同
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较大,所以文学理论中的中西思想也大为不同。中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所延伸出的中国文学理论更是独具特色。中国文学受到中国古代诗词的影响,使中国文学中对学生的感悟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对于鉴赏能力也需要提高,相对来说西方的文学理论更加简单易懂,但是其中的思想理念和含义比较薄弱,学生不能很好地进行思想理念的学习。中国的文学理念更重对学生思想感情的抒发,把对文学审美能力的培养作为主要教学目的。而西方的文学理论是推动中国文学理論发展的重要因素,西方文论作为中国文学理论的建设资源,有效解决了我国对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的研究问题,所以向西方文论学习是中国高校文学理论教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4]。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时期文学理论教材中与西方文论相关的研究有很多,从中可以总结出新时期文学理论教材在不断的改革与创新,西方文论的融入使中国高校的文学理论教材不在过于单一,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兴趣,还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了西方的文化知识,新时期的文学理论教材也在西方文论的影响下更加优化,深入到了学生的学习当中,使中国高校的文学教育工作发展越来越顺利,高校学生的发展就业前景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陈凯.新时期中国西方文论关系探析[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5):19-19.
[2]张颖.新时期之初的文学理论教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3):154-156.
[3]胡涛.“文学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4]岳婷婷.西方文论中身体理论的演变[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3(6):266-266.
(作者单位:琼台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