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眼泪的多重意蕴探析
2018-01-06王利军
王利军
摘要:诸葛亮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重点塑造的人物形象,是集“忠贞”与“智慧”于一身的经典艺术形象。在小说中作者安排了大量的“哭戏”,可以从情义之泪、忠君之泪、天命难违的无奈以及抱负未实现的悲叹三个方面进行归纳,他的眼泪不仅是人物“人性”的回归,还具有更深刻的美学及哲学内涵。
关键词:诸葛亮;眼泪;多重意蕴;探析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其战争描写艺术为人惊叹,三国英雄展现出的坚强的硬汉魅力令人为之动容,然而翻开书却有大篇幅的眼泪描写。据不完全统计,《三国演义》全书写了九百多个人物,落泪的男性有一百多个,上至汉献帝下至平民百姓,凡是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有泪沾衣襟的经历,刘备的眼泪尤为令人注目。诸葛亮流泪的次数不及刘备之多之丰富,但他的眼泪有更深刻价值内涵。
一、诸葛亮流泪的情节梳理及形象分析
诸葛亮在小说中哭的情节出现在小说中共12回,达18次之多,主要集中在小说的后半部分。梳理情节可以发现,愈是接近大限,诸葛亮哭的次数就越多,哭的形态也愈真切。可以从三个层面分析。
一是忠君之泪。第五十六回“情辞恳切”哭周瑜,六十六回“深切感人”哭荆州,两次都是做戏,尤其是哭自己的政敌,历来是争议最大,但是都是为了君主的利益。第八十三回,面对刘备白帝城托孤举动,先是“涕泣”,接着“泣拜于地”。对于刘备的“自为成都之主”的说辞,他“汗流遍体,手足无措”。一百零二回六出祁山,“命有司设太牢祭于昭烈之庙”,泣涕拜告,将国家功业未成之罪归咎于自己。这一层面眼泪描写对于塑造诸葛亮忠臣形象有不可磨灭之功,同时也体现出其性格中的悲剧。他将自己的忠和刘备的知遇之恩转变成了一种负担,为六出祁山最终失败埋下伏笔。
二是情义之泪。着重表现在第六十三回哭庞统、第九十六回斩马谡、第九十七回哭张苞、一百零二回哭关兴。哭周瑜是实时的需要,但为兄弟、人才而哭则是情义的表达。从庞统开始到关兴,骁勇善战的将领一个一个的去世,孔明哭得一次比一次深切,也越来越力不从心。中原什么时候才能统一,先主的遗愿如何才能完成?他没有了刚出山时的自信,悲凄之情愈发深刻。
三是天命难违的无奈以及抱负未实现的悲叹。第九十回,哭战后之惨状;第九十一回哭因战事造成的亡魂,这两回孔明的眼泪耐人寻味。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征战天下,运筹帷幄,万古之人亦不能及,此番却为战事祸及之人而落泪,有人之將死的悲悯。为死人、亡魂伤感,何尝不是为自己伤感。第一百三回,主簿杨颙劝孔明不要事必躬亲,孔明泣而答曰:“吾非不知,但受先帝托孤之重,唯恐他人不似我尽心也”。眼泪有对新主的担忧之意,更多的是对自己力不从心的无奈。第一百四回,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了,放不下的依然是国家的统一大业,他“流涕曰:‘吾不幸中道丧亡,虚废国家大事,得罪于天下”。这样一位通晓天文地理谋略道术的“智绝”的人物,多次借天势为己所用,却中道丧亡,抱恨而死。
其实,孔明的眼泪又寄托着多少理想无法实现的文人士大夫的哀叹!这就是人生的残酷与无常,“生死人常理,蜉蝣一样空”。生命的弱小与命运的强大形成巨大的反差,带来的幻灭感,虚无感,让人不得不俯首于命运的沉沦。
二、诸葛亮眼泪的意蕴探析
诸葛亮的眼泪描写不仅仅是作者创作手段的使用,而是含有更丰富的意蕴内涵,值得读者去体会、探析。
(一)神性的收敛,人性的张扬
诸葛亮是作者倾注大量热情和心血塑造的人物形象,在罗贯中笔下恰若鲁迅先生所言,“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展现出的是一个对主上忠贞不渝,充满无穷智慧、能料事如神、能克敌制胜的完美英雄形象。这样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而是经过作者提炼与再造的典型形象。正因为罗贯中有意识的引导,人们更多的关注他的“神性”,而他的“人性”被遮蔽。从人物塑造角度而言,近乎神的诸葛形象扁平单一,而文中这几次少有的几次眼泪使得他人的气息回归,更加丰满,有血有肉,敢于表现其七情六欲,展现其错误及不足。就读者接受层面而言,这也是诸葛亮的形象流传自今仍然具有吸引力的重要原因。
(二)叩问生命的哲学思考
罗贯中在写作的过程中对生命进行了探索,小说也赋有哲学意味。第一百四回,诸葛亮强支病体,“出寨遍观各营,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感叹命不久矣的同时叩问上天,“悠悠苍天,曷此其极”。“面对死亡,人们产生的是对无情的生命法则的痛苦思考和对生命有限存在的悲剧性体验。”[1]生存的意义与价值也正是在感受生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体现了对历史主体之“人”的终极关怀。但对生命的关怀却终究是抵不过天命。作者写孔明临终前的哀叹:“吾本欲竭忠尽力,恢复中原,重兴汉室,奈天意如此,吾旦夕将亡矣”,最后也以“天数茫茫不可逃”做结。孔明通晓天文地理谋略道术,能精确到风起星落,然而将死生乃至成败归为天命,究竟何为天意、天数,诸葛亮乃至罗贯中都不清楚,面对命运的强大力量,他开始怀疑,压抑,困惑,无法反抗,只是觉得人的命运自有数。人物的主体意识显现,却觉醒得不够彻底。诸葛亮的眼泪表达出的悲叹和无奈同时也是罗贯中的。古语有言,“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罗贯中让一大批有志人物来帮助众归所望的蜀汉集团,最后却还是以失败收场,甚至是“智慧”化身的诸葛亮也难逃所谓的命运,最后借用诸葛亮的结局将历史的悲剧归咎于天意,置身其中的迷惘让他流露出“对于理想的幻灭,道德的失落,价值的颠倒所感到的一种困惑与痛苦”[2]。
一个朝代只能算作历史的一环,为这个朝代而付出一生的人在这历史的潮流中更是可以忽略不计,正如苏轼所写的那样,“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罗贯中借诸葛亮的眼泪传达了这种幻灭感。
(三)崇高形象的毁灭彰显出的美学意蕴
“《三国演义》堪称中国古典悲剧的典范,其中所蕴涵的悲剧美学思想既是中国古代悲剧艺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而后中国悲剧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3]。恩格斯曾经说悲剧乃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的不可能实现之间的冲突”[4]。鲁迅说“悲剧,就是将最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三国演义》描绘的历史事件及塑造的人物形象很好的诠释了恩格斯和鲁迅的悲剧原理。诸葛亮可谓是完成忠臣的人伦典范,寄托着中国主流价值观的核心部分,所做之事是符合当时主流价值观的。正义战胜邪恶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但是当时汉家气数已尽,要求和现实之间的不匹配形成巨大冲突。
在美学讨论范畴中,悲剧和崇高有着密切联系。車尔尼雪夫斯基指出,“人们通常都承认悲剧是崇高的最高和最深刻的一种”[5]。朱光潜在讨论亚里士多德《诗学》中关于悲剧的理论时提出,“能激起我们崇高的……是非凡人物超乎寻常的悲剧”[6]。诸葛亮的形象的特征之一就是崇高性,首先是人物形象创设的完美性,他是智慧的化身,有非常人所能及的能力;其次是他本身代表着的正能量,拥有坚定、奉献、伟大、忠贞等品质。回顾前文,诸葛亮的眼泪有三层含义都将诸葛亮的形象置于高尚的地位,人物创设的非凡性激起读者心中的崇敬和赞美,为他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忠贞与悲壮产生悲悯和感动。他的失败与痛苦更能引起读者的关注与惋惜、赞美与讴歌。秋风五丈原大星陨落之际,人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军国重臣的逝世或一个重要人物的退场,而且是一种政治理想的破灭、一个道德楷模的消失、一种真善美的失落。这时,战场上的胜负已被置之度外,读者沉浸在无尽的感叹与追怀之中,体验着无比悲壮与崇高的产生的落差带来的震撼。
诸葛亮的眼泪是读者理解其作为“人”的形象的重要视角。罗贯中塑造这一崇高的形象,再借助其如大厦般的倾塌表达出了人生的幻灭感,也表达出他一生的辛酸与无奈。恰如明代杨慎所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多少英雄都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留下的是后人无限的感叹。
参考文献:
[1]刘召明.论《三国演义》的悲剧精神[J].中文自学指导,2006(04):57.
[2]许晓云.略论《三国演义》中眼泪的内涵[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03):7.
[3]杨云,杨绍华.从《三国演义》的人物类型看罗贯中的悲剧美学思想[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59.
[4]吕德申主编.马克思主义文论选(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75.
[5](俄)车尔尼雪夫斯基著.生活与美学[M].周场,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22.
[6]朱光潜.悲剧心理学[A].朱光潜全集:第2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297.
[7]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原文皆引于此书.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