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班区域游戏的创设与指导

2018-01-06顾银花

考试周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指导创设

摘 要:区域游戏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它是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摆弄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活动,是幼儿主动探求解决问题的一种独特方式。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目标,创设多种领域的学习区域,并提供活动材料,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摆弄、操作去感知、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

关键词:大班区域游戏;创设;指导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提出,游戏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游戏是幼儿在对现实生活认知、理解的基础上,在自发想象的情景中模仿与再造的实践活动。区域游戏活动有着相对自由宽松的游戏氛围,能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选择权,且能满足幼儿个性化需求。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对区域游戏的需求更上升了一个层次,因此,区域游戏的创设与指导尤为的重要。

一、 优化区域环境,营造自由发展空间

1. 合理划分不干扰

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充分利用好活动室三维空间,如墙面、地面和空间,在活动室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巧妙利用墙面、柜子、屏风等作为区域的隔断划分出合理的空间;同时考虑到动静结合,比如需要安静的语言区游戏旁边就不宜设置热闹的音乐区或者建构区,以免相互干扰。将个别化的学习性区域以游戏化的形式命名,如“小小书吧”“智慧部落”“巧手乐园”“建构天地”等等。大班的孩子喜欢探索,喜欢尝试,在“智慧部落”区域中,教师利用墙面设计了小动物找家板块,提供大块房子的底板和小动物等操作材料,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发现、归纳“分类”的特征。良好的区域环境有助于幼儿投入到学习和游戏。

2. 自制规则乐趣多

区域游戏规则是用来规范孩子的游戏行为,以往基本上都是教师来完成规则的制定,幼儿来遵守。但很多时候幼儿并不会关注这个规则并遵守。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尝试让幼儿自主制定进区游戏规则。将每个区域设定的人数及规则鼓励幼儿以简笔画或者图标的形式表现,如美工区,孩子们通过商量设计了剪刀、衣服、纸、物品等图标,自己制定了“四个人进区活动”“小心使用剪刀”“注意衣服的整洁”“不乱扔垃圾”“物品放回远处”。建构区中,画上小手和问候标记“表示多动手多动脑”,画个小嘴巴打上叉表示活动中保持安静,画上手拉手的小人表示团结合作。有了自己设计制定的童趣形象的进区规则,活动区里没有了以前的吵嚷声,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

二、 发挥材料效能,促进区域有效开展

1. 关注幼儿的兴趣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投放什么样的游戏材料与幼儿兴趣有着密切的关系,且能满足幼儿的个别化需要。如一次谈话活动中幼儿对高铁产生了兴趣,抓住这一契机,建构区中“未来的高铁”这一主题就产生了,在用积木搭建高架时,幼儿不满足于老师提供的实木积木,教师就鼓励幼儿收集各种瓶罐、硬纸板废旧材料。大班的孩子会根据需要选择和制作辅助材料,他们从百宝箱里找来各种材料,运用叠高、围拢、顺接等方法,成功地搭出了别具一格的高铁。“以物代物”的形式满足了他们搭建的需求,幼儿在操作活动中按自己的喜好方式和已有经验去进行探索学习活动,通过动手动脑以及与同伴间的相互启发,在原有的水平上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 与主题活动相融合

主题活动中的学习内容需要在区域活动中延伸,区域活动也能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主题的空间。将两者融为一体,教师要根据主题的深入不断调整区域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帮助幼儿不断的整理、创造再现各种经验和感受,让幼儿更深入的进行学习活动。如大班的美工区结合“秋天”这一主题,师生共同收集各种树叶投放其中,幼儿根据各自的兴趣能力和已有的经验,自由地开展美术创作活动,如做水果娃娃、叶脉书签、剪贴画、拓印画等等,使幼儿的创造潜能得以激发,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同时通过活动也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3. 体现动态性和层次性

《指南》中提出:“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時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我们必须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尊重其在发展上的不同速率,提供多层次的操作材料,如在科学区“好玩的泡泡”活动中我们投放了不同层次的材料,首先是现成的泡泡水、引导幼儿学习吹泡泡,并且能够区分清水和洗涤剂;其次是软铅丝、网、毛根、吸管等,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吹泡泡的工具,比较泡泡的不同,活动中发现幼儿对泡泡水感兴趣,教师可以提供材料让他们探究泡泡水的配制方法。在投放材料时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幼儿发展的水平,一种材料多种玩法,才能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的需求。

三、 深入细致观察,有效提升指导策略

1. 了解需要,关注幼儿的活动

教师要以观察者的身份随时关注幼儿,了解幼儿的学习兴趣、发展水平和活动中的表现等。根据活动的情况,当幼儿出现困难,游戏出现暂停时,教师能够及时地给予指导,让幼儿的活动进行调整、扩展,如在美术区活动中,幼儿对用蜡笔涂画背景渐渐失去了兴趣,当有了颜料,毛笔、印章后幼儿乐意去操作摆弄,绘画出不同的背景。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提出能否有其他的材料可以创作出更有创意的背景,幼儿相互讨论后想出了用吹泡泡的形式画出梦幻背景,用废旧的小轮胎滚出不同的背景,活动向更深一层次开展了,幼儿活动的兴趣也大大提高了。

2. 选择时机,适时介入指导

作为指导者,在区域游戏活动过程中,当活动终止如幼儿遇到困难,同伴之前发生争执,游戏材料出现问题时,这时就需要老师及时的介入,给予指导。且指导时要灵活掌握。教师可以假设问题,激起幼儿的兴趣,鼓励幼儿进一步关注活动,再次操作、探索、去发现。如“为什么会这样呢,到底藏着什么秘密呢,再试一试、找一找,”“动动小脑筋,想想还能搭出什么样的造型”等等,激发幼儿继续学习的欲望。教师指导时要适度,不要直接将答案告诉幼儿,而是尽量让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自主性,使区域活动真正地成为孩子自己的活动。

作者简介:

顾银花,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开发区晨曦幼儿园。endprint

猜你喜欢

指导创设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成为后方:江西小三线的创设及其初步影响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