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是个允许出错的地方

2018-01-06潘璋荣

广东教育·综合 2017年12期
关键词:犯错误差生错误

潘璋荣

课堂是个允许出错的地方,这个观点在我国的教育界宣传和倡导,有十多个年头了。但是,当我们教研员走进教师的课堂的时候,我们还是经常看到教师视课堂出错为大忌的情形。

教师视课堂出错为大忌的主要表现是:他们不太敢提问学生,因为担心学生回答不出来,或者回答错误,所以教师就常常“一言堂”“满堂灌”;即使提问学生,也是尽量提十分简单的问题,防止学生答不出,或答错;而提问时,往往是只盯着最优秀的几个学生提问,因为优秀的学生出错的可能性最小。概括起来,就是采取“少提问、简单问、问优生”的提问战略。

为何很多教师至今依然视课堂出错为大忌呢?因为他们担心听课的领导认为课堂出错就是这节课的污点,就是这节课学习效果不好的证据。当然,这个情况是就各种公开课而言的。但是,即使没有任何人来听课,很多教师其实也是尽力回避学生在课堂出错的,他们依然会坚持“少提问、简单问、问优生”的提问战略。因为,他们还有一个重要考量是担心教学时间不足。在很多教师看来,提问越多,越耗费时间。而提问有难度的问题,以及提问中、差生都特别耗费时间。所以在课堂上,他们一般不愿意提问学生,或尽量少提问学生,尽量不提难问题,不问中差生。

显然,教师如此着意回避课堂出错,实质是一种掩耳盗铃的做法。因为只要学生课堂有问题且得不到暴露和解决,一般就意味着教师的课堂教学没能充分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教师明智的做法是要将学生的错误消灭在课堂,而不是防止它在课堂上暴露与表现。

当然,十分卓越的课堂教学,加之学生素质普遍比较好,也是會有课堂不会产生错误的可能性的。如果是这个情况,我们当然不能认为这样没有出现错误的课堂,就是“失败的课堂”,相反我们要高度肯定这样的课堂。我们说“课堂是个允许出错的地方”,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也就是蓄意地去制造错误。也就是说,对“课堂是个允许出错的地方”,我们也不能做极端的片面的理解。

在理解和支持“课堂是个允许出错的地方”的教育观点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坚持另外一个看起来相反的观点——课堂是个提高学生少犯错误的能力的地方。因为,教师在课堂上,要全力地为提高学生少犯错误的能力而努力奋斗。而且一个教师的优劣,恰恰也正是表现在一个教师在提升学生少犯错误的能力的高低上。一个优秀的教师,他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少犯错误的能力;而一个拙劣的教师,他则只能极少地甚至根本不能提升学生少犯错误的能力。

换个说法,虽然课堂是允许出错的,但是课堂却并不是一个收获错误的地方。或者说,并不是学生在课堂犯错越多,就表明这节课越出色。对于课堂的错误,是需要做深入细致的具体的分析的,不能对课堂的出错做简单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

课堂要允许出错,有时甚至要鼓励出错,但是这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这些错误往往是出自教学本身的需要的,或者是符合学生本身成长的需要的。可是,我们要特别注意,我们的课堂上还有大量的另类性质的错误,它们不是出自教学本身的需要的错误,不是符合学生本身成长需要的错误。前者是受到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制约的合理的错误,后者是因为教师的教学不当或教师的教学水平低劣而造成的不合理的错误。因此,当我们倡导和推崇“课堂是个允许出错的地方”的教育观念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教师课堂里的错误的性质。不要一见到学生出错,就为之叫好;或者见到学生在一堂课上暴露出无数错误,就一概断定是一堂好课。

所谓课堂是个允许出错的地方,它的基本含义应该是建立在教师本身的教学已经做得相当圆满的前提下的。如一个教师的教学素养极差,课堂教学问题很多,对课堂的知识没有吃透,表达不清楚,教学技巧无从谈起,或者干脆就是照本宣科……如此这般,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效果基本接近为零,学生内心的问题多,做起题目来自然错误百出。这般的错误暴露出来,自然不能说是课堂的亮点。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在备课的时候,实际上是要尽量设法避免学生发生各种常见的错误和问题的。而由于学生人数众多,且个性多样,使得教师总是难以完全预料到可能引发错误的全部情况。而所谓的“课堂是个允许出错的地方”,正是指课堂出现教师难以完全预料的“意外”的错误的情形。

事实上,有很多教师的课堂教学,我根本不用去看学生的答问和做题,就可以肯定的预见到学生多数或一般会犯哪些错误。而如果有少数或个别的学生没有犯那些错误倒是侥幸和不可思议的事情了。

譬如,我们有很多教师课堂教学基本都是照本宣科。照本宣科,学生一般是不可能真正理解和接受教材知识的。多数学生,不管受了多少年的教育,他们本质上都是死记硬背地记住了很多僵死的教材的知识教条。当然,其中有极少数人,在教师的这种低劣的教学方式下,竟然还理解了不少知识,于是他们就成为比较出色的学生。而这样的学生,往往已经超越了他们的教师。而这个本质上已经不是教师教学的成果了,而是教师教学的“意外事件”或意外收获。

对于照本宣科的课堂教学,课堂上学生普遍存在问题,答问和做题往往就会出现普遍的错误。这个是可以逻辑遇见的,除非那个课是没有什么知识含量和学术含量的课。因此,如果我们片面的不加分析的认为,课堂就是一个随便出错的地方,是一个出错越多越好的地方,那么我们就与“课堂是个允许出错的地方”这个观点南辕北辙了。

概括起来,课堂虽然是个允许出错的地方,但是只有当这些错误是超出一般的教学预设时,只有当它们不是教师自身教学低劣的结晶和反映时,这样的出错才是课堂中的应然事件,也才是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同时,对于这样的错误,教师还应能表现出足够出色的解决能力。如果学生出现了错误,教师却完全束手无策,这一般也是课堂的不足与失败之处。

每一个优秀的教师,都应该在课堂采取与“少提问、简单问、问优生”相反的提问战略,即“多提问、复杂问、问差生”。要通过“多提问”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活跃度,要通过一些复杂的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来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力度,要通过“多问差生”来抓住班级教学短板。因为,只要差生都没问题、没错误了,或者他们的问题和错误都能在课堂上被解决了,那么课堂教学质量自然就不在话下了。

猜你喜欢

犯错误差生错误
在错误中成长
吸取教育 少犯错误
犯错误找家长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
让“差生”在你眼里美起来
可爱的错误等
第一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