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少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建构与开发
2018-01-06叶莉洁徐艳贞
叶莉洁+徐艳贞
自2015年3月起,广州市少年宫通过整合专业的教育资源和岭南传统“非遗”资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少儿教育体系。广州市少年宫着力开展岭南传统“非遗”为主题的校外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推出“时光机·少儿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课程”(如图所示),课程以少年儿童为对象,以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学习内容,开创性地将岭南传统“非遗”项目运用到课堂上,让少年儿童了解“非遗”项目的历史沿革、民俗特色、生活运用等。
一、岭南传统“非遗”文化与校外素养教育基地的融合
广州市少年宫“少儿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课程”既是培养少年儿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对《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探索性实践。
通过“‘非遗大师进课堂”的免费公开课、工作坊、演出、户外活动等多种形式打造课程,精选富有岭南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广彩、广绣、木雕、灰塑、粤剧),邀请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亲自授课,进行技艺传授。这些课程涵盖了少年儿童成长中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主题,让青少年儿童在体验传统文化、生活美学、人文关怀的过程中,得到其成长所必需的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进一步丰富了孩童的内心体验和感受。
通过寻找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与提高发展学生素养的 “结合点”,既很好地传承了民间“非遗”艺术,使得少年儿童在汲取传统文化丰富的营养,又带动了广州市少年宫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提升。
二、开展少儿“非遗”综合实践课程,探索岭南“非遗”的多元发展
岭南文化历史传统悠久,地方文化深厚。“岭南建筑艺术宅库”的陈家祠,富有特色的岭南建筑满载着民间工艺美术价值,“灰塑”装饰的吉祥图案如祥禽瑞兽、花卉果木、吉祥文字等可谓饱含深意,多为民间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戏曲人物等,从“会呼吸的砖墙”出发,结合嶺南传统建筑特色,广州市少年宫推出“灰塑彩画大世界课程”,通过少年儿童向“非遗”大师学习实践,参与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让孩子们理解岭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粤剧被誉为“南国红豆”,是岭南广府人感到骄傲的文化代表,还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少儿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课程”也推出了粤剧课程,邀请国家一级粤剧演员来授课,小朋友们不仅用耳朵欣赏经典粤剧,还能在游戏中学习粤剧基础动作,在欢声笑语中学唱粤剧经典桥段,更多的小朋友接触到粤剧这一宝贵的传统文化后,以实践活动的形式增加了对传统戏剧的多维度体验。
近年来,广州市少年宫积极打造岭南“非遗”课程,如“广彩——瓷上绘画的艺术”“广绣——针尖上的丝线艺术”“听古曲,唱弦歌:古琴体验工作坊”“广东剪纸——剪刀手让红纸妙趣横生”“唱歌学粤语,粤韵珠水传”“舌尖上的岭南‘非遗醉在酒香的‘九江双蒸”“寻觅‘年味的木板年画”等。这些课程也使得岭南传统“非遗”以立体、互动、体验的姿态走近少年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中,为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更多的可能性。
三、搭建平台、指引方向,博采众长开发课程资源
为了便于丰富多元的岭南“非遗”课程资源的推广,我们对资源建设成果进行了优化整合,为教师的继续学习、分享互动提供了支持,为校企合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少年儿童得以汲取岭南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提供了方向指引。
责任编辑 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