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曹刿论战》为例,探析古诗文教学模式

2018-01-06郭小兰

广东教育·综合 2017年12期
关键词:鲁庄公论战忠义

郭小兰

《曹刿论战》是一篇经典文言文,选自《左传》,被多次选编入语文教材。该文记的是齐鲁长勺之战,齐强鲁弱,结果鲁国大获全胜,成为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曹刿对战前、战中、战后都作了很好的论述,指出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全文叙述着墨也凸显了曹刿的正义、忠义情怀。以下,以此文为例,具体阐释古诗文“历史情境再现→诵读感知文本→品悟人物形象→探析人文情怀→拓展迁移转化→ 学生冥思内化”这一教学模式。

一、历史情境再现

春秋时代,齐国是个大国,鲁国是个中等国,齐强鲁弱,齐大鲁小。齐鲁两国都在现在的山东省境内,齐在北,鲁在南。在齐鲁两国之间,靠近黄海,还有一个小国叫做莒国。

齐国有个国君叫齐襄公,荒淫无道。他的两个弟弟逃到国外避难,公子小白逃到莒国,公子纠逃到鲁国。

鲁庄公八年和九年,齐国两个国君齐襄公和公孙毋知相继被杀,国内无君。这时鲁国派兵护送公子纠,莒国也派兵护送公子小白赶回齐国。

结果是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做了国君,他就是齐桓公(春秋时有名的五霸之长)。他立即出兵打败鲁军,并迫使鲁国杀死同他争夺君位的公子纠。

但齐桓公还不甘心,第二年,即鲁庄公十年,又出兵攻打鲁国。鲁军在曹刿的参谋指点下,在长勺把强大的齐军打得大败,赶出了鲁国的国境。这就是《曹刿论战》所记叙的齐鲁长勺之战。

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我在教学中,运用贴近学生心理的讲故事法,再现了发生长勺之战的历史情境,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兴趣,学生听完这段历史,也对这场战争有了初步的情感判断:齐国攻打鲁国,是以大欺小的报复行为,而鲁国迎战齐国是正义行为,学生们的情感天平自然倾向了鲁国一边,自然就会在内心里为曹刿喝彩,为鲁国胜利欢呼,学生们的情绪紧随课文故事情节而起伏跌宕。

二、诵读感知文本

第一步,学生齐读课文。纠正“刿”“孚”“徧”“靡”等读音。

第二步,学生自由读课文。看注释解释词义,自由读几分钟后让学生解释加下划线的词义。诵读既纠正学生的误读,又让学生理解关键词,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第三步,学生品读课文。教师提问:题目《曹刿论战》可否改为《长勺之战》?引导学生明白文章重点写曹刿评论战争,而不是战争的过程,因此题目用《曹刿论战》更好,通过品读提问学生理解了文章的结构特点,也知道了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接着教师提问:曹刿如何评论战争的呢?学生找到战前曹刿评论的内容和战后曹刿评论的内容,战前战后的评论是全篇文章的详写部分。作战指挥,全程曹刿只评论了两次“未可”,两次“可以”,这是略写,因此本文堪称文言文详略得当写法的典范。

三、品悟人物形象

《曹刿论战》整篇课文222个字,清清楚楚描述了春秋时期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而文中的曹刿和鲁庄公也塑造得个性突出,形象鲜明。

当曹刿问鲁庄公凭什么去打赢这场战争,庄公首先想到的是凭借衣食分人(大臣的支持) 、祭神弗加(神灵的保佑)就可以打赢战争,这里凸显其政治上无能,战中鲁庄公的“鄙” 表现在“将鼓”“将驰”……急躁冒进;而战后“既克,问其故……”写出其军事上无知。教师追问:难道鲁庄公身上没有优点吗?引导学生全面评价一个人,学生合作探究后认为鲁庄公作为国君,国难当头,能保持清醒头脑,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并且不耻下问,虚心听取曹刿的建议,并且庄公治理国政时也做到了“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所以也是有为之君。

而曹刿的形象刻画更是饱满,呼之欲出,从战前与乡人、庄公的对话及战后的评论,看出曹刿是一个个性鲜明、以国事为重(爱国)、 深谋远虑(有政治远见)、 有卓越的军事才能的人。

四、探析人文情怀

文中的曹刿不仅仅是一个有政治远见、 有卓越的军事才能的人物形象,从字里行间及后续发生的事情,更能探析到曹刿高尚的心境和胸怀。

课文第一段: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的身份只是乡人(布衣之士)、平民百姓,当鲁国遭受齐国攻打时,主动去请见鲁庄公,分析作战条件甚至不顾个人安危亲自参与战争,最后大获全胜。

在曹刿的帮助下,公元前684年长勺之战,鲁国赶走齐国;然而齐国并没就此罢休,公元前681年冬季,齐国第三次侵入鲁国,一直打到了距鲁国国都只有五十里的地方。求和谈判时,齐桓公不肯把占领的土地吐出来。关键时刻,曹刿又出现了,他一个箭步冲上去,从兜里掏出了小匕首,胁迫齐桓公,全部归还鲁国被侵占的土地。齐桓公被迫答应了,签了盟约。在鲁国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曹刿再一次捍卫了鲁国领土!曹刿身上闪现的是“位卑不可以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了正义、忠義挺身而出的情怀、胸怀。

五、拓展迁移转化

“义”是中国传统思想观念的核心之一,有着重要的德育意义。“义”是文人士子始终如一的政治理想和终身不倦的人格追求。曹刿面对齐国的不义之战,为了正义、忠义挺身而出,即使自己只是一个乡下人,也能处江湖之远而忧庙堂之事。

什么是正义?正义就是公正的、正当的;就是公道的,有利于人民的;就是心存善念,有爱心、责任心,对一些不好的事或行为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努力制止 。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之意;韩愈“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为国家挺身而出,仗义执言而被贬南蛮的无悔;颜真卿为了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坚决反对藩镇割据而被杀的刚正。

什么是忠义? 忠义就是忠诚、讲义气。中国最具忠义的代表人物是关羽,桃园结义、千里走单骑等故事脍炙人口,死后被封“忠义侯”;诸葛亮对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拳拳之心;荆轲为燕太子丹刺秦王,“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坚定决绝等。

正义偏重于对社会的公平、大义,忠义可以是对社会上的人与事,也可能是对个人的忠与义。

六、学生冥思内化

学完《曹刿论战》,我布置了一篇作文《读曹刿而想到的正义、忠义》。学生们写道:

“‘当须徇忠义,身死报国恩。这是我学完《曹刿论战》所想到的第一句话。”

“曹刿此人,本是乡野村夫,但在国家危难之际却挺身而出,就定然是他具有超乎想象的忠义之心。”

“我们中学生是家庭与国家的希望,万万不可成为无义之人。我们可以通过主动承担家务与班级管理工作来培养我们有义的意识。其主要表现就是有责任心,有强烈责任心的人定会是有义之人。”

“曹刿的故事让我想了许多,最多的自然是对处事的做法。为人要忠义。忠于国家,忠于学业,为人有义。它们作为这个时代的行为标杆,会永远竖立在人生之路的前方,将你带到成功的彼岸。”

……

学生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并能用正义、忠义情怀迁移到对社会现象的评判,又能运用到自己的学业中去。由此,《曹刿论战》的教学做到了文言和文化的统一,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审美品位,引领学生走进宏大、开阔、高尚的精神世界。

责任编辑 黄日暖

猜你喜欢

鲁庄公论战忠义
觉醒年代的一次公开论战
东野稷驾马车
鲁庄公之“鄙”和曹刿之“远谋”
这条忠义街
曹刿论战
肉食者“非”鄙
《〈曹刿论战〉句读解惑》商榷
忠义救国军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