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贷风险及防范机制研究
2018-01-06刘瑞娟
刘瑞娟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生校园贷风险及防范机制研究
刘瑞娟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作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新兴产物,“校园贷”是创新理念下资金与技术的融合。在便于大学生消费的同时,也因相关机制的缺失产生了违法违规、信贷风险等问题。本文在全面了解大学生校园贷风险现状的同时,提出了完善立法,填补大学生维权真空等相关防范措施。
大学生;校园贷;风险;防范机制
一、大学生校园贷发展现状
为进一步探明大学生校园贷实际发展情况,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校园贷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调查时间以2017年5月20~24日,四天为准。截止调查结束共收到有效问卷126份,调查对象院系、年级各不相同。本文以财经与非财经类为划分标准,由三个方向即专业群体、大学生收支现状及贷款目的,分析对比调查结果。
1、大学生群体对校园贷的态度
作为校园贷的直接用户,大学生群体的态度对校园贷的生存、发展起决定作用。问卷设计由是否为财经专业角度分析,从大学生专业角度分析是否影响校园贷发展。结果如图1所示表明,针对校园贷态度,大学生专业影响较小,按照所占比重由小到大顺序排列,为支持<反对<中立。
图1 大学生校园贷支持度分析
2、大学生生活费收入水平
大学生一般是按月领取生活费,其生活费的实际额度对其是否使用校园贷影响较大。目前,根据问卷问题:
“问题一,月生活费低于1000元吗?”
“问题二,月生活费在1000~2000元吗?”
“问题三,月生活费高于2000元吗?”
结果显示,大学生生活费在1000到2000元之间的居多,可达到71.43%;同样比例由小及大表现为2000以上<1000~2000<1000以下。但不可忽视学生的消费欲望及攀比心理,生活费仅能满足学生的生活所需,大多数生活都会用于衣食消费,生活费较少的学生仅够用于吃喝消费,而无法满足其旺盛的消费欲望。而校园贷的出现,正好能为学生消费提供一个买单平台,因此,在一定时间内校园贷成处于刚需阶段。
3、校园贷使用目的情况
于校园贷发展方向而言,学生的使用目的极为关键,调查结果如表1。由此可见,购物是当前学生校园贷的主要使用目的。
表1 校园贷使用目的情况
二、大学生校园贷风险问题分析
1、监管力度不足。伴随互联网的普及,校园贷呈现出百花争艳的局面,但相关制度建设却存有滞后性。目前在监管方面存在的风险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针对放贷人要求不够严格,标准不统一;第二,征信体系不健全;第三,无法有效落实各平台的监管内容。不能及时审核跟进平台的实际操作运作情况,导致大量非法、暴力催债问题频发。
2、平台建设不规范。校园贷乱象丛生与其宣传、利益密切相连,虽然由法律角度不能将校园贷列为高利贷行列,但其仍可认为是高利贷的衍生物,特别是一些不法平台,巧立名目,乱收费现象屡禁不止,进而增加了平台的风险性,危害了学生的自身利益及安全性。
3、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因经济不独立,消费欲望过大。导致部分学生过度追求物质消费,进而欠下巨额钱款,无力偿还,酿成悲剧。近年来,最为恶劣的事件就是大学生“裸贷”风波,此类事件层出不穷,根其原因在于学生的虚荣心作祟,非理性消费行为应予以抑制。
三、大学生校园贷风险防范措施
1、完善校园贷平台法律体系
互联网金融因其高效、便捷的特点受到广大群体的亲睐,其发展趋势良好,但必须在监管体系完善的前提下,才能避免各类风险产生。首先,进一步完善金融消费市场详细条例。对所有金融主体市场准入资格、监管机构、对象加以明确,加大审核力度,明确惩处规定,加大违法惩处力度,保护学生消费群体。
2、做好校园贷教育引导工作
通过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自立自强”的品质,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便于学生文明、健康生活习惯地养成。要求积极与家长做好交流沟通,为学生进行消费计划的合理制定及生活支出的合理安排,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勤工俭学活动。
3、做好校园贷风险防范工作
在学生日常教育工作中,应以防范校园不良网贷作为重点内容,加大防范意识。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如校园网站、广播等,将预警提示信息全方位传递给学生,增强警示教育意义。
在个人信息使用方面引导学生提高防范能力,不得随意向他人或网络平台泄露自身的相关信息,特别是网贷产品推销方面,严禁盲目购买。同时需做好信贷知识普及工作,与相关部门共同组织各项活动,加大金融信贷、网络安全知识宣传。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的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校园贷平台在这场互联网竞技中抓住机会蓬勃发展。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校园网贷风险防范集中专项教育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进一步规范校园贷平台,做好校园网贷风险防范专项教育工作。为此,本文依托问卷调查的方法,针对当前大学生校园贷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以此找出症结所在,为规范市场秩序,为更好地服务大学生群体,为推动校园贷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黄志敏,熊纬辉.“校园贷”类P2P平台面临的风险隐患及监管对策[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