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牙移植术后牙槽骨改建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8-01-06高丽何权敏通讯作者张丹丹黄容丽邹雪563003遵义医学院口腔学院
高丽 何权敏(通讯作者) 张丹丹 黄容丽 邹雪563003遵义医学院口腔学院
自体牙移植术后牙槽骨改建的临床疗效观察
高丽 何权敏(通讯作者) 张丹丹 黄容丽 邹雪563003遵义医学院口腔学院
目的:观察自体牙移植术后的牙齿松动度及牙槽骨改建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自体牙移植患者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患者就诊到术后3年内,要求患者在牙移植术后2周、术后2个月后以及术后6个月按时复诊,之后每年进行1次复诊,检查患者牙移植术后的松动度并拍摄根尖片观察牙根是否吸收及牙槽骨改建情况。结果:移植术后2个月松动度在生理范围以内,能正常行使咀嚼功能,X线片显示移植牙牙槽骨改建活动在复诊后2周~2个月最活跃。结论:自体牙移植术后2个月牙齿松动度在生理范围以内,移植牙可以正常行使咀嚼功能,在牙移植术后2周~2个月内牙槽骨改建活动最为活跃,术后6个月根尖片显示移植牙形成正常的牙周膜间隙及骨硬板。
自体牙移植;牙槽骨;牙齿松动度
自体牙移植术最早的概念是指拔除严重龋坏、牙纵折及无法修复的磨牙后,将阻生的未完全发育的第三磨牙拔出,移植到拔除磨牙后的缺牙区。自体牙移植首先需要完整拔出自体牙,然后移植到同一个体的缺牙位置。供牙包含牙胚、牙根未发育或者已发育完成的牙以及恒牙早失等,牙自体移植成功后,可诱导牙槽骨的重建,保持其完整性。20世纪60~70年代,随着种植牙的出现和快速发展,种植牙便超越移植牙而成为一种方便且易于培训的治疗方法[1]。使得在此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自体牙移植的方法逐渐消失。目前,种植牙技术已成为风靡全球的缺牙修复方式。近年来,随着现代口腔医学技术和材料的发展,自体牙移植术重新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其原因主要在于自体牙移植后可以牙周膜愈合的方式进行牙周组织的重建[2]。而且大量患者的治疗结果证明,在牙齿脱落的患者中,自体牙移植术是一项可以代替种植牙的经济、有效的方法,所以,对于存在合适解剖条件的供牙、处于生长发育的青少年等不宜采用种植牙修复的患者,则可考虑自体牙移植术。
资料与方法
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接受牙移植术治疗的所有自体牙移植手术患者10例,对其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20~60岁,平均(31.61±0.12)岁。要求患者严格按照以下时间进行复诊:初诊、2周后、术后1周以及术后2个月按时复诊,之后每年进行1次复诊,而且每次复诊时须行影像学检查。复诊内容为检测移植牙的松动度、牙周愈合情况、牙髓活力情况、牙根吸收情况及牙槽骨愈合情况。本研究所选取的患者,均为获得本人以及家属同意,并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研究获得所有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所有临床操作和放射学影像分析均由本文第一作者完成。
纳入标准:①研究对象不限男女,随机选择。②研究对象全身状况良好,对患有严重全身性疾病的患者予以排除。③能够良好地进行口腔卫生的维护。④研究对象存在可以用来作为供体的第三颗磨牙。⑤患者牙周情况良好,均为因龋或非龋性牙体组织疾病导致患牙不能保留。
方法:术前准备:依据适应证筛选标准,对接受自体牙移植手术的患者需要进行术前检查拍摄根尖片、临床照相、牙周及软组织评估;分析供牙形态、拔牙是否适宜;分析受牙区牙槽嵴的近远中和颊舌向的宽度以及与下颌神经管或上颌窦的位置关系。患者常规进行龈上洁治术并进行口腔卫生指导,根据移植牙周围的软组织情况是否能初期关闭伤口酌情考虑分期拔牙和移植及即刻移植,分期拔牙和移植一般在拔牙2~4周内完成牙移植术。手术方法:①器械准备:游标卡尺、咬骨钳、微创拔牙刀、骨膜剥离器、骨凿、减速反角手机、牙周敷料、钢丝、自凝复合树脂等。②消毒和麻醉:调整患者的体位,进行常规颌面部消毒及口腔消毒,局部麻醉使用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浸润麻醉使用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麻醉供牙、移植牙和受牙区。③拔除受牙区患牙:在拔除受区的残冠或者残根时,尽量微创,保护牙槽骨,尤其是颊侧骨板,同期移植时,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去除拔牙窝内的牙周膜,但如果有根尖病变,则需彻底搔刮牙槽窝。④拔除供牙:在拔除供牙之前,需要用刀沿牙颈部环形切开牙龈组织并深至牙周膜,尽可能保留牙根上附着的牙周膜,将供牙放于庆大霉素溶液或者生理盐水中储备。复位供牙区软组织瓣并缝合伤口。⑤测量供牙:并评估牙冠宽度并试,用卡尺或探针测量牙冠近远中和颊舌径宽度以及牙根长度,测量受牙区邻牙之间距离,并与供牙的近远中径比较,如果供牙太宽,可以去除邻牙和供牙邻接面的少量釉质。⑥预备受牙区:依据术前X线片获得的信息以及供牙牙根的形态,使用慢速涡轮机进行牙槽窝的制备。如果是多根牙的牙槽窝,需要对牙槽间隔进行磨除,制备时需要使用大量生理盐水对牙槽窝进行冲洗。⑦试合并植入供牙:寻找合适位置,将供牙植入受牙区,在移植过程中注意不能将供牙挤压入受牙区,以免牙周膜受到机械损伤。⑧修整并缝合软组织瓣,固定供牙并调整咬合,缝合时必须保证供牙周围牙龈组织能行关闭手术,采用钢丝和树脂固定或纤维带进行固定,检查咬合情况并调整咬合。⑨医护工作人员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尤其注意口腔卫生,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区如果出现疼痛,使用冰袋冰敷或者服用止痛片。1周拆线,2周后拆除固定装置,患者在1个月内不能使用患侧咀嚼食物,2个月可以适量咀嚼较软的食物,同时进行牙髓活力测定,及时进行移植牙的根管治疗;3个月内可以增加咬合负荷量。⑩复诊时检查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进行影像学检查,记录检查结果。
影像学检查成功依据:①自体移植牙周围有正常宽度的牙周膜间隙;②没有进展性牙根吸收的迹象;③牙槽骨边缘有X线阻射线(硬骨板)。
临床治疗成功的依据:①牙齿松动在正常范围内;②没有附着丧失的迹象;③没有炎症的迹象;④没有不适感;⑤能正常行使咀嚼功能。
统计学方法:牙移植术后2周、2个月、6个月测量牙齿松动度;通过X线测量移植牙牙槽骨骨硬板,测量3次,算出平均值。使用SPSS 19.0处理数据。比较复诊期间牙槽骨的变化,对于人工读片获得的结果采用McNemar检验。
图1 患牙纵折(箭头所示)
图2 患牙拔除
图3 牙移植术后即刻
图4 牙移植术后2个月
图5 移植术后2个月
图6 移植术后6个月
结 果
10例移植牙患者中,无1例失败患者。术后2个月拆除钢丝及自凝复合树脂,牙齿松动度在生理动度以内,均无松动及脱落;牙齿移植前后,见图1~4。
统计、分析移植牙术后2个月牙齿松动度明显好于术后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与术后6个月牙齿松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术后2个月移植牙牙周组织初步形成,可以行使咀嚼功能。
在移植牙10例中,术后2个月所有移植牙牙周均有骨组织生长,但密度稍低;6个月时复查,移植牙周围牙槽骨骨密度正常,根尖片显示:移植牙有正常的牙周膜间隙和硬骨板,牙移植术后牙槽骨变化明显,统计分析移植牙术后6个月牙槽骨形成情况好于术后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5、图6。
讨 论
近年来,对牙移植术后愈合认识的提高已经显著提高了牙移植术的成功率。牙移植术术后愈合主要通过再附着和新附着的发生共同完成的。再附着指再植后结缔组织和牙根表面分开之后的再融合,并形成活性牙周膜附着并包绕牙根;牙周膜愈合初期再附着大概需要1~2个月,而在牙龈区和牙根的颈部区域,再附着的发生仅需要1~3周[3]。新附着指失去牙周膜的牙根表面有新牙周膜的再生和附着,其机制在于通过牙根表面牙周膜来源的细胞增殖、牙根表面牙骨质沉积及Sharpey纤维穿入牙骨质等过程,于暴露的牙根表面和周围组织之间形成新的结缔组织。在牙移植术过程中,由于无法确保牙移植术中取出供牙后所有的牙周膜都是存活的或是未损伤的,因此,移植牙术后可能发生牙根吸收,对发生炎性吸收的牙齿进行根管治疗可以促使新附着修复因吸收所致的空隙,并阻止牙根进一步吸收。
牙移植术后牙槽骨的愈合,牙槽骨由固有牙槽骨和牙槽突组成,固有牙槽骨是牙槽窝内表面层层叠加的致密骨组织,由牙周膜来源的成骨细胞形成。大多数临床牙移植患者在移植术后几个月内都可以观察到硬骨板,这充分表明供牙的牙周膜具有形成固有牙槽骨的能力。同时移植牙的牙周膜参与牙槽骨高度及宽度的维持[4],使牙槽嵴得以保存。对本院10例牙移植患者的临床观察发现牙移植术后2个月牙齿松动度在生理范围以内,并能行使咀嚼功能[5],说明从牙移植术后开始,牙周组织逐渐形成,在2周~2个月时移植牙牙槽骨改建活动最活跃。牙移植术后6个月根尖片显示移植牙周围骨硬板形成,并存在牙周膜间隙。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提示选择合适的患者进行牙移植术,能为患者提供经济、实惠及微创的修复方法,减轻患者经济压力,并以最小的创伤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但因本研究患者数较少,对于牙移植术中可能出现的牙根吸收、进行性附着丧失等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1]Tsukiboshi M,Andreasen JO,Asai Y,et al.Autotransplantation of teeth[M].Chicago:Quintessence Pub Co,2001.
[2]Kim E,Jung JY,Cha IH,et al.Evaluation of the prognosis and causes of failure in 182 cases of autogenous tooth transplantation[J].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Endod,2005,100(1):112-119.
[3]Schwartz O,Bergmann P,Klausen B.Resorption of autotr ansplanted human teeth: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291 transplantations over a period of 25 years[J].IntEndod J,1985,18(2):119-131.
[4]Andreasen JO,Paulsen HU,Yu Z,et al.A long-term study of 370 Autotransplanted premolars.PartⅡ.Tooth survival and pulp healing subsequent to transplantation[J].Eur J Orthod,1990,12(1):14-24.
[5]Andreasen JO,Paulsen HU,Yu Z,et al.A time-related study of periodontal healing and root resorption activity afte rreplantation of mature permanent incisors in Monkeys[J].Swed Dent J,1980,4(3):101-110.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alveolar bone remodeling after autogenous tooth transplantation
Gao Li,He Quanmin(Corresponding author),Zhang Dandan,Huang Rongli,Zou Xue School of Stomatology,Zunyi Medical College 563003
Fund projectGuizhou province health development planning commiss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und project,project number:D-412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ooth mobility and alveolar bone remodeling after autogenous tooth transplantation.Methods:10 cases of autogenous teeth transplantation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From the patient visit to the 3 year after the operation,the patient was required to visit the hospital at 2 weeks,2 months after the operation and 6 months after the operation.After that,the patient visit 1 time a year.We checked the loosening of the patient after tooth transplantation and observed the root tip to observe whether the root absorption and alveolar bone remodeling.Results:After 2 months of grafting,the masticatory function was normal within the physiological range.X-ray showed that the alveolar bone graft was the most active in 2 weeks to 2 months after the referral.Conclusion:The mating function of the graft can be performed within 2 months after autologous tooth transplantation.The alveolar bone remodeling activity is the most active in the two weeks to two months after tooth transplantation.After 6 months the cuffs show that the graft teeth form a normal periodontal ligament and bone hard plate.
Autogenous tooth transplantation;Alveolar bone;Tooth mobility
10.3969/j.issn.1007-614x.2017.34.24
贵州省卫计委科学技术基金项目,项目编号:D-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