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冲突探讨
2018-01-05刘田田
【摘要】英汉翻译是英语与汉语两者语言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桥梁,同样是不一样的种族与文化之间进行交融的必要方式。英汉翻译的准确性,对于汉语和英语这两门语言自身的发展也具有极大的推动性。然而,英汉翻译的过程中,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冲突不可避免,笔者针对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冲突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英汉翻译;文化冲突;探讨
【作者简介】刘田田,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
前言
在英汉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虽然翻译是将一种语言呈现成为另一种语言,但追根溯源, 则是信息在两种不同语言介质下的恰当表达。否则,只是语言的单纯转换。而且,在翻译中,被翻译成的语言必定要承载出原语信息要表达出来的文化信息。文化的民族特征非常独特,是不同民族在特殊历史地理环境下的独特创造。因此, 翻译时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应对和处理文化冲突的影响,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英汉翻译中出现的文化冲突
1.因地理环境等自然差异因素带来的文化冲突。历史背景下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造就了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冲突。气候特点、环境因素、地理方位等不同造成了人们对于同一事物的不同看法。这种认知的不同是造成语言表达差异的重要原因,在翻译中则表现为文化冲突。比如,中国东临大海,西部为高山,所以在中国,“东风”代表着“春天的风”,“西风”却是凛冽萧瑟的。而英国的地理环境与中国恰恰相反,英国西临大西洋,恰恰是“西风”送来了春天的消息。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温暖西风的讴歌:“Its a warm wind”(是那温暖的风)。长期以来的生活习惯和思想习惯的不同成为了不同地域背景下的产物。
2.因社会和地域等不同特色差异因素带来的英汉文化冲突。不同的社会风俗习惯和地域特色也造成了不小的英汉文化冲突。不同国家的人们存在思想方式、认知能力的差异,加上社会环境的影响,导致他们在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上有很大的分歧。在表示颜色的词语方面,汉语词汇很多,而相对英语来说可用的词汇却较少。比如盈利翻译成black figure、新手翻译成“green hand”等。又如,汉语的“不眠之夜”英语翻译为 white night、“名门望族”翻译为blue blood。
3.宗教文化背景下的英汉文化冲突。宗教文化背景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英汉文化的差异性。宗教文化是当地人们的精神寄托,在宗教文化的作用下,很多人的思想和情感都产生了与其本身相契合的变化,这是宗教信仰的巨大价值所在。如中国人将可以庇护的神灵称为“菩萨”,西方人则说 God (上帝);中国人喜欢说“天啊”,西方人说oh my God( 啊我的上帝) 。这些表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文化冲突的出现。
二、在文化差异制约下英汉翻译策略的应用
1.英汉翻译中直译法策略的应用。所谓直译法是保持原文内容和形式不变的翻译方法,指在既符合译文语言规范性,又避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有英语谚语的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例如,“Love my house,love my dog.”意译:爱屋及乌。直译:爱我的房子,也要爱我的狗。汉语意译表达通俗易懂,但直译也可以顺利传达相同的含义,而且这种较为新鲜的表达方式会带给读者耳目一新的印象,从而领略到某些异域文化的风格特色。因此,翻译不仅要对比不同文化的共性,还要充分显示出不同文化的个性。
2.英汉翻译中意译法策略的应用。所谓意译是指用目的語中的常用语言和熟悉形象代替原语来翻译,也称为自由翻译。不同民族在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必然反映到语言运用中。有时,直译很难使读者明白其含义,从而影响交际,所以只能选择意译。例如,“It rains cats and dogs.”汉语翻译则是滂沱大雨、倾盆大雨,如果望文生义地直译,目的语读者一定感到一头雾水。这个表达包含着文化典故,挪威神话中认为猫能影响天气;据说女巫驾风暴而来则化身为猫,风暴神欧丁的随从是狼和狗,风的象征也是狗。西方神话中,猫和狗相当于中国神话中的雷公电母。
3.英汉翻译中音译法策略的应用。音译法是在翻译专有名词、商标和特殊文化现象时常用的翻译策略,指用发音近似的汉字将外来语翻译过来,这种用于译音的汉字已经失去其自身原意,只剩下其语音和书写形式。汉语可以接受能引起相应联想的音译。汉字是表意文字,所以中国人有“望文生义”的语言心理,即尽可能地使语音外壳有所指,把目标词翻译成一个地道的汉语词。因此,表示同音的汉字时,优秀的译者会尽最大努力按汉语的语言心理去“循音赋义”,使音译形象贴切且易于接受并理解。例如,Mercedes-Benz奔驰,看到这两个字,中国人就会自然地联想到飞奔驰骋的汽车,运行平稳、无故障,就是奔驰汽车。还有很多成功的译例,如cool酷,vitamin维他命,sofa沙发,coffee咖啡,Co-ca-Cola可口可乐等。
三、结语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和文化的交际活动和方式。在英汉翻译时译者应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分析对比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心理,做到熟悉原语中的文化典故、文化要点等,在举一反三的同时,还能潜意识地再造适当的译文。另外,需要做到博览群书,全面了解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风俗、民族等背景知识。依据情境的不同,采用较为灵活的翻译方法,攻克因中西方文化差异产生的障碍和冲突,在尊重别国文化的基础上,也尊重本国文化,使译文尽可能传神达意,以此达到跨文化交际为主要目的的要求,以求英汉翻译的文化“传真”全方面实现。
参考文献:
[1]王珍.浅谈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J].课程教育研究,2018(4).
[2]陈宏薇,李亚丹.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庄绛传.英汉翻译简明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