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红楼梦》看家庭环艺设计对学生诗情的涵养功能

2018-01-05刘闰双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8年11期
关键词:林黛玉家庭教育红楼梦

刘闰双

【摘要】《红楼梦》虽是文学作品,但渗透的教育学思想,同样显示着曹雪芹的高超智慧。大观园作为宝、黛等少年少女们自由学习生活的青春栖息地,是虚构的文学园林。但其家庭环境设计的艺术,既是诗、画和自然的融合,又是孩子们写诗灵感的源泉,这为我们现代家庭创设室内外布景以培养孩子的诗歌情怀提供了模本和启示。以大观园中最具诗意和才情的少女——黛玉的栖居地潇湘馆为研究对象,从其布景和环艺设计理念来分析现代家庭怎样更好的给孩子创设适宜的家居布景,从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塑造孩子的诗歌情怀。

【关键词】《红楼梦》 潇湘馆 家庭环艺设计 家庭教育 诗情培养 林黛玉

一、家环设计与学生诗情培养结合的原因

诗歌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诗歌教学在学校中的开展实施固然重要,但诗性的锤炼和诗歌创作的灵感却融汇在平常中,学生在学校、在语文课上学诗的时间有限,离开学校后,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家庭中度过,所以,创设一个诗化而充满人文气息的家居环境,对于学生陶冶人文性灵,追求诗意的生活状态,在都市中找到自己精神家园,保护其饱满的激情和想象力,进而升华出爱诗、写诗的情怀都大有裨益。

而在《红楼梦》中,孩子们十三四岁住进大观园,相当于现代生活中的初中生,多思多梦、情感丰富,正是学习和创作能力突飞猛进的关键期。故事人物住所的设计,虽有文学虚构成分,但也在一定程度还原了明清贵族孩子的家居状况,只是与现代家庭不同的是,少男少女居住的大观园是与贾母等大人分开独立的纯自由住所,但现代都市家庭,孩子一般成人前都是与父母同房不同室,虽然也有独立空间,可与父母日常联系更为紧密。黛玉在这些同龄人间,诗情和才情是公认第一,虽然这与她的天分悟性以及对诗歌的浓厚兴趣很有关系,但入住潇湘馆后,大观园充满雅趣、如诗如画的理想成长环境,潇湘馆内外宁静别致、清新脱俗的环艺布景,都为其诗情的抒发、诗心的凝练、诗艺的精进营造了良好的家居氛围,这也就为家环设计和学生诗情培养提供了范例。

二、以诗作园,以园入诗——潇湘馆环艺理念与“诗”的联系

潇湘馆外围环境:整个潇湘馆的外部大环境是宏大的“文学园林”——大观园,类似与现代一般都市家庭所在的小区。园内设计遵循“天人合一”“君子比德”的传统哲学思想和崇尚自然、外适内和、象归于朴和意境幽远的创作原则,各色奇花异草、岸芝汀兰、亭台楼阁、珍禽美宠、活水流泉、层叠山嶂、田园风光交织其间,均堪称凝聚中国传统园林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园子里居住的红楼少男少女,类似现代社区中的邻居伙伴。

黛玉寄在美好而自然的自由园林中,借助园林中的花木和伙伴,聊以慰藉心中旅居的愁情别绪,感悟青春的美丽与生命的本真,还能以园中的四季变化,草木荣衰之景入诗,以真实的景观为意象,用诗歌的形式,对具象的事物进行抽象塑造,写出文质兼美的诗歌。这才有了春末《葬花吟》“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的千古名句;深秋凭三首《咏菊》《问菊》《菊梦》魁夺诗社;冬日芦雪庭上香梅入酒、雪花烹茶,争联即景诗。因景生情、借景抒情,大观园的园艺设计,取自于诗与画的灵感,也让生活在这里的孩子们在自然景观中找到现成的诗歌的创作意象,让他们身上那种诗的天分和灵性得以迸发出来。

瀟湘馆近围环境:《红楼梦》中直接出现潇湘馆近围设计在第十七回和第二十六回中都有体现。主要特点可以总结为遍布绿竹和花草、曲径通幽,且空间明暗搭配。幽静的环境和雅致清新的风格,正适合读书修身、培养诗性。具体而言,潇湘馆附近种植的竹子、芭蕉、梨花等,其实都是中国古代诗人经常用以入诗的典型意象。竹刚正、芭蕉孤独忧愁、梨花纯洁,黛玉生活在这种诗意的栖居环境中,才写出了能表现自我孤高清标、幽静纯洁之品格的诗句。

潇湘馆内部布景设计:在第四十回中,刘姥姥曾感叹潇湘馆内布景的另一大特色——书多。香菱找黛玉学诗时,黛玉给了她许多诗作大家的典籍,我们也可看出,黛玉的才情,去除天分,更多来自于从经典中找寻灵感,不断揣摩写诗技巧,经年累月积淀,才最终造就了诗意的魂灵。“熟读诗歌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房中设书架,书架上有诗有书,每天耳濡目染,培养出一个爱诗,会品诗写诗的孩子,不是难事。

文化精神、主人品格、雅致韵味、自然美趣和诗书底蕴在潇湘馆的环艺设计中情景相融,交相呼应,与主人黛玉的诗情才情浑然天成,也让黛玉的诗歌情怀在这里插上翅膀。

三、潇湘馆环艺设计理念对现代家庭诗意氛围营造的启示

(一)外环选择:安静清幽,植被丰富

在父母选择家庭住址时,选择小区和周围环境清幽静雅、有丰富植被的地方,避开市中区和车辆密集,鸣笛声较多的场合。远离尘嚣,为孩子避开住处周围不必要的噪音和喧闹声,在浮躁都市中打造一片孩子能安静思考、安静阅读和学习的净土以独立自由的成长。最好靠近公园、湿地、湖泊等,让孩子在拟态的自然环境中,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解放自由天性,只有自由和自然的成长环境才能滋养自由的灵魂,自由的灵魂才能滋生自由的情感,自由的情感融进笔触,才能流淌出动人而真实的诗作。

(二)内环设计:营造文艺气息,注重家居布景的高雅情趣

花卉种植和插花增添生活情趣。根据房间面积种植一些适宜家居生活的植物。多肉、吊兰、绿萝、、常春藤、巴西木、幸福树包括近年比较流行的空气凤梨等,都是不只能净化室内空气,也可愉悦孩心情,给孩子明朗积极心理暗示的花卉。还可以通过插花艺术,营造文艺气息,仿真花、枯木干枝盆景、鲜花花插、尤加利叶等,都是很好的花艺选材。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变换时,可以选择一些应季的花朵,四季常开的花卉也有月季等。总体保证房间天天有绿意,月月有花开,让房间因为“诗情花艺,花言巧语”而充满诗意氛围。家长还可以带领孩子参与插花活动,模仿大观园少年少女们在海棠花开时,写诗咏海棠,在桃花开时写桃花诗,引导孩子以花入诗,借花抒情,因为诗歌学习与插花作品创新性存在一定的渗透关系,花的花语,诗的意象和寓意,二者都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插花是创造美的过程,借助古典诗歌,创设插花情境,渲染氛围,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构思诗歌作品。

营造曲径通幽的氛围,打造独立空间。借助屏风、空间隔断墙式的书架等打造独立而幽静的空间,彰显含蓄之美,在家中摆放书架,可以采用古朴典雅的复古风格,隔断空间为孩子打造学习读书的小天地。家长负责为孩子选购优秀读本置于家中,以涵养孩子文学性灵,陶冶孩子的诗情诗性,可以有重点的筛选古今中西名家的诗歌作品和诗评佳作。古诗词典籍如《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诗三百》《古诗今选》以及《纳兰词》等;优秀古典诗词诗评赏析作品如《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思无邪——诗三百》《人间词话》《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蒋勋品唐诗宋词》等;介绍古诗词格律的工具书籍,如《诗词格律》《诗词写作常识》《怎样用韵》《怎样赏诗》等;现代诗歌文集可以选择海子、顾城、徐志摩、郑愁予、舒婷、冯至、木心、艾青、北岛等优秀诗人的诗歌选集。

充满文化气息的家庭摆件彰显质感。正如黛玉在第三十七回创作海棠诗时,曾写道:“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可见,玉器晶莹剔透的外形已然被人们寓以冰清玉洁的象征,作为诗歌意象融进了诗里。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家庭中摆放一些玉器、陶器、青花瓷、竹根或木根碉楼工艺品、泥塑、茶器、文玩等摆件,由家长负责带领向孩子查询资料,了解这些摆件和文玩中所蕴含的文学知识,并鼓励孩子在了解了摆件所象征的寓意后,以此为主题,用简短的小诗来表达自己由此产生的感想和体悟。

在房间墙壁悬挂书画作品,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传统书法和绘画作品一般集诗、书、画、印为一体,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相互融合,共通并蓄,将有品味和审美价值的书画作品加入家居环艺设计中,可以让孩子在每天耳濡目染的诗书画作的熏陶中,怡心养性、塑造诗味儿诗情。

装饰阳台空间,为孩子的想象力和灵感找个出口。诗歌创作中的灵感思维就是诗人在思维中的一个“缩影”,这个“缩影”,是审美对象、形象或者意象“原生态”下,经过主体复杂的心理、情感、大脑活动而“摹仿”(重复或对比)生成创作欲望、表达的,它是主体和和外部的高度统一。“缩影”的生成是灵感思维作用,也可以称为“胚胎”,是审美活动、创作活动的一个开始。现代都市家庭不比《红楼梦》中人,上百户家庭挤在一栋楼上,一个小区一般有上千户家庭,关上门,就少了与外界的联系。阳台作为门窗以外,家庭密闭空间与外界联系的门户,可以方便孩子在这里眺望远方,与世界产生联系。春嗅微风拂面,夏看灯火霓虹,秋看银霜皎月,冬赏雪花纷飞,白天可以在阳台上读书看白云,夜晚可以看星空,在这些美好的自然景观里,孩子可以放飞思绪和想象力,让自己的人生与时空,与自然界产生联想和感思,进而激发出这种诗意的灵感,生成创作的欲望。

灵感思维其实是一种审美活动,当主体在不经意间与所见之事物如花朵、园林、树木、天空,流水等产生联系,也就是存在被感知时,就发生了审美体验。体验者在体验过程中,会伴随着产生强烈的情绪,这种直接从体验对象那里获得某种真实的创造性直觉,会孕育一种美的东西,而这种审美和灵感的东西,恰恰就是我们引导孩子诗歌学习和写作中最重要的东西。为孩子在家庭中创建诗意氛围,开辟出一片诗意的成长天地,就能为孩子弥补课堂教学中诗歌课堂的不足,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互为补充,达到滋养孩子灵魂和人文情怀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文艳.画意诗情景无尽,春风秋月趣常园——浅析中国古典诗词与古典园林的相融相通[J].包装世界,2016,(05) :71.

[2]曹雪芹.红楼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25.

[3]袁圓.从《红楼梦》大观园看中国古代园林的文学书写[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7,(02) :247.

[4]陈锦海.诗以花入境花借诗出彩——诗歌教学在园林艺术插花中的渗透[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4,(07) :4.

[5]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1

猜你喜欢

林黛玉家庭教育红楼梦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林黛玉该不该吃五香大头菜
别样解读《红楼梦》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林黛玉眼中的“大”和“小”——《林黛玉进贾府》建筑居室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