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小学生应用题解答能力培养

2018-01-05李春梅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12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摘 要】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考察学生分析能力、判断推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方式。应用题中包含的不少抽象的文字叙述和复杂的数量关系,对于处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过渡阶段的小学生来说,跨度大,有一定理解难度。应用题解答不仅是小学数学的难点,也是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工具。培养小学生应用题解答能力的提高,既有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技巧,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答应用题;培养策略

在解答应用题教学中,作为数学教师,既要有“登高望远”的整体思路,系统思维,又要有“曲径通幽”的重点个案讲解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系统思维训练、发散思维训练,思维的灵活性训练,从而提高小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个人体会。

一、培养小学生应用题的审题能力

在应用题的解答中,由于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比较抽象,学生在分析数量关系时,常常因审题不细,题意理解不清,對问题无从下手,因此,培养小学生应用题的审题能力,是数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1.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的习惯

读题时应要求学生逐字逐句,反复仔细的读,要做到“三读”。一读知其梗概。即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二读探其表里。弄懂术语,确定解题的思维方向。三读检验思路,在列式解答后,看看计算过程是否符合题意。

2.培养学生善于抓住关键词语

在数学题目中,往往存在关键性词或字。在审题时一是要引导学生挖掘题目的潜在含义及表示数量关系的关键句子。如:“甲乙两车从两地相向开出,3小时相遇……”题中的“3小时”既是“相遇时间”又是相遇路程,甲是3小时,乙也是3小时,这样就了解好数量关系,明确了解题的思路。

二、改革教学方法,熟练地掌握基本概念

经多年研究,人们发现学生只要照搬老师的例题,就能用“底×高”的公式来解决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问题,但并未在头脑中真正形成“平行四边形面积”的科学概念,所以遇到和老师画的平行四边形不同的奇特的非典型的平行四边形时,就束手无策了。这样教师无意之中养成了学生机械模仿与不深人思考的思维习惯,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最根本的措施是改革传统的应用题练习方法,应该用大部分时间练习那些单凭机械模仿不能奏效的习题形式。如:根据题意补充已知条件,删除多余条件,自己提出未知条件自编应用题等等。这样才能适应新课题的需要,不仅使学生科学地理解基本概念,更能使学生的创造力,在新教学法的氛围中闪光。

三、教会学生分析题意,从整体上理解数量关系的技巧

例如,当学生识别出眼前的应用题是:“相遇问题”,就能调用有关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来解决眼前问题。因此,识别问题的类型就成了解题的关键。然而,闲难问题往往“伪装”得很巧妙,让人难以识別其真面目。在分析过程中,学生不能对根本原因形成问题的“整体把握”,只是就单个的句子进行联想或推理。有时画出一个示意图,就能从整体上理解题意,并因此很容易识別出题的类型和相应的解题方法。

由此看来,如何训练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题目的数量关系是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重要任务之一。我认为,在这方面应注意两个问题:

(1)研究学生把握题目整体数量关系的特点,总结出把握题目整体数量关系的思维技巧,并进行专门的训练。

(2)必须使这种方法“条件化”。所谓条件化,就是指知道这种思维方法在什么条件下使用。以“画、画示”的方法为例,一部分学生具备了画图示的能力,却不知道什么时候画图示,结果该画图时,却不去画图,从而难以从整体上把握题意及数量关系。

四、会复述讲解

让学生复述讲解分析的过程、列式的依据,不仅可以巩固某一类型的应用题的分析推理各解答方法,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是检验学生对题意是否理解得是否透彻的有效方法。对于启发学生自觉地把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从具体的事例说明概括为一般的法则或特性,并且进一步加以巩固,同时可以主动地把自已获得知识的有关信息反馈给教师。

(1)会把应用题中的主要内容讲述出来。

(2) 会根据条件和问题叙述解题计划和列式计算的步骤。

(3)会按照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复述选择算法的依据。

(4)会正确地读出算式、讲出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5)会从应用题的问题出发,叙述推理和列式。

指导学生复述讲解,开始可以采用问答式进行,以后应该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连贯地讲述题目的结构特征,计算方法和选择算法的依据。到了教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阶段,在讲解列式过程和列式方法的依据时,开始可以根据分析表(线段图)来复述。以后要求学生根据算式来复述。最后逐渐放开分析表和算式而直接根据题目来复述。开始可以列式步骤、验算方法、列式依据分别进行复述,以后则要求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复述。

五、解题策略开放,把解题模式抽象成为一种思维策略

开放式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中应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真正做到主动地、自主地、创造地学习方法。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往往集中于寻找习题的正确答案,一旦找到正确答案,思索便停止了。这样的做法,很不利于思路的反思和概括,更不利于解决应用题能力的提高。

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类型和模式,而且要在基本模式熟练化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逐步进行思路上的抽象,发展为思维策略。我们提倡教给学生反思技巧:在遇到新的困难时,解题之后要反思该题和过去见过的题有什么不同之处,在解法上有什么特点,这种解法还可以用于其他什么场合?这样做就能确保学生头脑中积累的“思路”越来越多,概括程度越来越高,真正作到练习效率高,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不断得以提高。

综合所述,通过解答应用题,既形成开放而活跃的课堂,又提高了教学质量。促使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同实际生活和一些简单的科学技术知识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既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又初步培养了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新田.应用题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学周刊,2011(2)

【作者简介】

李春梅,小学高级教师,省级科研骨干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重要荣誉】

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