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2018-01-05李长敏
李长敏
摘 要:数学知识的学习对于小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其中抽象概念的认识对于学生而言更是难以理解,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数学公式,定理和定律的理解,使学生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思考能够形成体系。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原则和策略加以分析,希望不断强化数学思想方法教育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思想 渗透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2-0157-0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完善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首先就想要遵循一定的渗透原则,使学生更易于接收知识,笔者通过实践中的教学情况加以分析,并提出了完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建议。
1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应遵循的原则
1.1 以素质教育为目的,激发兴趣
正如我们常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于一件事情有很大的学习兴趣,那么他也就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在这件事情上。虽然数学本身是门比较枯燥和乏味的学科,同时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具备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学生有足够的兴趣,也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数学中的乐趣。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原因,以兴趣以根基,打造坚实的数学思维模式。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对于数学课堂的热情,是教师应该仔细考虑的问题。
例如“圆的认识”这节课,教师可以根据生活常识提出有趣的问题:“你们能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说明自行车的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而不是方形的吗?”当学生刚听到这一问题时会觉得很新颖很有趣,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到的自行车轮都是圆形的,怎么可能会是方形的呢。于是,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向老师说出自己的看法。不论这些看法是对的还是错的,教师都应该予以引导。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个小视频,来区别方形车轮和圆形车轮,然后让学生来对比圆形车轮可以便捷地前进的原因。在視频播放完后,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圆形的相关概念,以及怎么去数形结合来学习关于“圆”的知识。这一连串的问题都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运用之前学习到的数学思维来解释这些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既能够丰富课堂教学模式,也能够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
1.2 以问题为基础,引导讨论
小学生正处于爱动爱玩的年龄阶段,对于很多事情都具备了好奇心,由此,教师可以根据所教授的数学内容设计一些有趣的生活情境,因为贴近生活,学生能够更好地加以联想。这样的教学模式会更有助于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同时,设计的问题情境需要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从横向纵向多角度加强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不仅在课堂上养成数学思考思维,并且在课后也能够自主地开动脑筋进行问题的思考。
例如,我们在教学“长方形”时,可以启发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寻找长方形的物体,让他们比较长方形的不同,进而启发他们进行深一步思考,当我们去描述一个物体是长方形时,我们需要提供哪些多媒体,人们才会了解你所说的物体是长方形呢,同时我们可以采用动画的模式,比如运用一个简短的动画“泰迪小熊新建了一座木屋,屋内装饰非常漂亮,但是它现在唯一差的是制作一扇窗户,它现在有一些长短不一的木条,它想做一个长方形的窗子,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大约要做多大的窗子,进而引出长方形长和宽的概念以及他们数量的关系对于整个形状的影响,然后还可从大窗上开小窗的角度,让学生理解长方形大小的概念等等。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片入手,进而引入数学问题,激发小朋友探究问题的欲望,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是我们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数学教学的有益方法。
1.3 以团队为整体,强化合作
由于现在小学生身心的特殊性,再加上从小就依赖于父母,难免养成娇生惯养的行为,而这种行为在学校中是行不通的。班级作为一个学习的整体,是需要所有的学生都团结一致,为学习和培养的共同目标而努力。这也是当下小学生所欠缺的能力之一,与人合作沟通交流不顺畅,较以自我为中心。因此,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多引导学生之间加强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引入数学的概念或规律让学生自己发现,主动获取知识,以达到动手又动脑的目的。
比如,我们在教授“圆柱体的体积”时,可以利用现在普遍使用的网上聊天功能,开设一个专门的讨论组,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每个组安排任务先用纸、剪刀、胶水等工具制作不同大小的圆柱体,然后组内成员之间进行归纳,找出决定圆柱体体积的关键参数,总结出一定规律,然后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发现与全班其他同学进行讨论,这样的方式,顺应学生现在的沟通特点,容易拉近与学生距离,所教授的知识也易于被学生接受,而且这样产生的效果将是长久的,会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
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策略
2.1 数形结合,理解概念
数学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基础,概念包括定理、性质,它让我们知到一些原理,也就是解题坚持的“原则”。对于每个定义、定理,必须在牢记的基础上,知道它是怎样来的,又是如何运用的,只有这样,才能灵活用来解决问题。
2.2 重视类比,多看例题
同学们会发现,老师在讲完基础内容后,总是补充一些课外练习题,就是想让我们把学的概念和定理运用在习题中,在看例题的过程中,将头脑中已有的概念具体化,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更透彻,便于更加牢固地掌握。
2.3 完善归纳,做好错题分析
做习题是检验新知识掌握如何一个方法,我们要认真对待。如果学生自己的作业家长检查批示不了,要请求老师和同学帮忙,然后将自己做错的那些错题标记出来,然后利用课余时间分析错题原因。如果属于粗心大意的,那就提醒自己做题时要细心。如果属于定义、定理没有掌握牢固的,就要找出课本来再背诵理解,做到熟练、理解,能够灵活运用来解题。这种方法也是很多家长、很多老师都推崇的一种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 林红霞.小学数学教学中思想方法渗透的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
[2] 陈祥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10,07:37-41+36.